1924年,溥仪被赶出紫禁城时,突然命人在私密处缝了一个“秘袋”,然后偷偷塞进一样东西出逃北京。26年后上交国家,专家惊叹:顶级国宝!

1924年10月,在第二次直奉战争关键时刻,冯玉祥突然临阵倒戈率军回京,包围曹琨坐镇的总统府,成为北洋军阀的风云人物。大权独揽后,冯玉祥立刻命令手下大将鹿钟麟办了一件大事,即割除封建帝制的尾巴,将溥仪赶出紫禁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溥仪虽然已经逊位多年,但是在紫禁城,他依然过着皇帝般的生活,享受着祖辈留下的巨大财产,尤其是紫禁城内的奇珍异宝更是数不胜数。

得知要被赶出紫禁城的消息后,以溥仪为首的逊清小朝廷,立刻乱成一锅粥,一些眼尖的太监宫女甚至买通库房的看守,偷偷地将宫内的宝物偷走卖钱,为后半生留后路。

而溥仪也自知无力回天,便命人清点家当,为撤出皇宫做准备。这天,当宫女太监们,正在打包大大小小的行李包裹时,溥仪突然把一名宫女叫到房间内,命令她在自己的衣服私密处缝制一个“秘袋”。这名宫女听到溥仪的这个要求后,虽然感觉很奇怪,但是也不敢多问,便认真地缝制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溥仪为何命人要在衣服私密处缝制口袋呢?原因很简单,他要往秘袋里偷偷塞一样东西,以便躲过冯玉祥部队的搜捕。

这样东西名叫:田黄三联玺。

熟悉玉石的朋友都知道,田黄石产于福建寿山,色泽温润,肌理细密,非常珍贵,被誉为“石中之王”。清朝初期皇帝举行祭祀大典时,往往要在神案上放一块上品田黄石,以求“福(福建)、寿(寿山)、皇(田黄)”吉祥之意。到了清朝中期,乾隆对田黄石的喜爱更是到了几乎痴迷的程度。

为了投其所好,臣子们绞尽脑汁,从福建运来珍贵的田黄石献给乾隆。乾隆帝得到后龙颜大悦,立刻命令能工巧匠制成了由三条田黄石链所连接而成的“田黄三联玺”。

田黄三联玺,由三块印玺组成,上面分别刻着印文:“乾隆宸翰”、“乐天”“惟精惟一”,这三块印玺的篆刻方式与玺文布局各有差异。

先说“乾隆宸翰”印玺,该印玺呈正方形,高1厘米,边长2.6厘米,采用阳文篆刻的技法,印文布局较为传统。

然后是“乐天”印玺,这款印玺的印文,取自《周易·系辞》中的“乐天知命,故不忧”,表达了乾隆皇帝知天达命、笑对人生的睿智。

而最后的“惟精惟一”印玺,印文也是取自儒家经典《尚书》中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主要的意思是,向外界传递乾隆励精图治的施政思想,寓意是提醒自己治国时,要居安思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众做周知,乾隆皇帝号称“十全老人”,他不但能武,而且能文,曾写下四万余首诗,而每次写到兴头之时,他都要盖上自己的私人印章,因此又有“盖章狂魔”的美誉。而乾隆帝最喜爱的印章,就是这款田黄三联玺,据说睡觉的时候,乾隆帝都要将其放在枕头旁,足间乾隆对此印玺的喜爱程度之深。

由于这款三连印玺,工艺高超,非常珍贵,再加上又传递了先祖乾隆帝的施政思想,因此溥仪对该珍宝非常喜爱,甚至将其视为日后复兴大清王朝的图腾。在即将被赶出紫禁城时,为了保护好这个珍宝,溥仪这才想出了将其藏于衣服私密处的办法。

由于该印玺体积小,又藏的隐蔽,所以躲过了一次次搜查。在此后的几十年,无论是在哪里,溥仪都将这块珍宝贴身携带,一刻也不离身。

26年后的1950年,经过改造的溥仪认识到自己曾经的错误,下决心回到人民的怀抱。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他毅然将珍藏的田黄三联玺,上交给国家。

当专家看到这件稀世珍宝时,不仅发出感叹:这是顶级国宝!国宝中的国宝。目前田黄三联玺,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是该院的镇馆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