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微微笑了
重温《少年维特之烦恼》,百感交集。
作为世界经典名著之一,《少年维特之烦恼》以书信体展现少年维特的心理历程与人生故事,环环相扣、富有哲思,令人拍案叫绝。
也正因为这本书,曾一度让25岁的作家歌德名声大噪,震撼了德国乃至欧洲整整一代青年的心。
故事很简单,一个名叫维特的少年,他向往自然和自由。在懵懂的年纪,他爱上了有婚约的女孩绿蒂,但因爱而不得以及与当时社会格格不入,而备受煎熬,最终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好的作品都是有血有肉的,从维特身上我们看到爱情的纯粹与遗憾,以及对人性、人生、社会的深刻洞察,令人在感慨不已的同时,又深深被震撼。
1、爱情,对一个人最彻底、最高的承认
维特对绿蒂一见钟情。
在维特心目中,绿蒂就是一个完美的天使化身,她单纯又聪慧,善良又坚毅,心灵那么平静,为人处世却那么富有活力。按维特的话来说,“总之,她已完全俘虏了我的心。”
但,很显然这段爱情注定无疾而终,因为绿蒂有未婚夫。在三个人的暗流涌动与拉扯中,维特难过得强迫自己离开后,又回来。而再次回来,情况更糟糕,绿蒂结婚了,他们俩之间就更加不可能了。
因为爱情,维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敢问情为何物?维特说:“世上唯有爱情才会使人成为不可或缺者。”
因为爱情,人变得不可或缺,至少对某人而言。
想起刘擎老师曾说,“爱情,就是你在世界上有一个人那里,得到了彻底的,无限的,最高的承认。”
因为爱情,再普通的人,也可以获得某个人极致的爱,得到最彻底、最高的接纳与承认。在这个角度看来,绿蒂对维特而言,是比任何人、任何事物都重要得多得多,希望能成为彼此独一无二的存在。
2、歌德活下来了,维特却自杀了。
维特的烦恼,源于一见钟情且爱而不得,就像是爱情之花灿烂盛开时却突然枯萎,让人痛得撕心裂肺。
面对同样的事情,作者歌德活下来了,而维特却自杀了。
一方面,作为一部文学作品,素材都是始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戏剧类的情节安排可以更加吸引人也更令人深思。另一方面,当笔下的维特自杀了,感情得到了宣泄,痛苦的歌德就能真正地走出来了。
有人担心,会有爱而不得或郁郁不得志的青少年会效仿维特。说真的,别过分担心,在我们现实生活里,一般人是不会像维特那样选择以这种激烈的方式来践行爱情与自由的,因为这不划算也不酷甚至是懦弱的。
深究之下你会发现,我们这一生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像维特这样郁闷的状态,被同事上司嘲讽,不被家人理解,以及爱上一个注定得不到的人……也从维特那里得到某种程度的共鸣与慰藉,你的痛苦并不孤独,从而以更好的面貌来应对自己的人生。
正如歌德所说的那样:“幸运遭到阻挠,活动受到限制,愿望得不到满足,这些都不是某个特殊时代的、而是每个人都碰得着的不幸事件。
少年维特死了,我们依旧活着。这个死去的维特,何尝不是记忆中那个敏感且倔强的我们?其实,爱而不得,备受冷眼与嘲讽,不过是人生常态,经历过了,也就懂了,也真正活过来了。
3、不仅仅是爱情,还有对人生意义的反思
《少年维特之烦恼》谈论的不仅仅是爱情,还有人生、选择以及生命意义的反思。
特别喜欢维特关于谋生与工作的感悟,他说:“大多数人为谋生而耗尽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只剩余一点点空闲时间,却又为之焦虑不安,千方百计予以消磨。”
作为一个为了一点碎银上班糊口的打工人,这一句话直接戳中我的心窝。为了谋生我们消耗了太多时间,仿佛除了工作我们就没有了生活,也忘记了工作的初心,不过是让生活变得好一点。当我们难得闲下来时,却又会焦虑不安,不断刷短视频来缓解上班的劳累。如此这样,周而复始,不断厌恶这种疲于奔命的生活,却又不得不被社会裹挟着走……。
还有,维特还说:“人世间一切事说穿了都无聊透顶。一个人若是听从他人意志,丝毫不顾及自己的热情和需要,整日忙忙碌碌追名逐利,他永远是一个傻瓜。”
哦,也许该停下来,好好反思下自己到底真正想要什么,忙碌追逐金钱与名利,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谋生,工作固然不可能停下来,但也要抽空来做些有意义的事情,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而不是为了他人而委屈自己,压抑自己。
有一种成功,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这一生。
诚然如此,请为自己奋力一搏,因为没有人比你更在乎自己过得好不好。
少年维特的烦恼,不过是我们人生的常态,或是另一种意义上人生圆满,接纳它,走下来去,天或许就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