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摄影:亮先生

套用张医生的话,“我也相信,广州有能力走出疫情”。

作者:今纶

11月14日,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上海的一次活动中发言了,他当时并没有戴口罩。

他说:“我们内心非常清楚,最终走出疫情看的肯定是科技,但现在生物医药所做的这些贡献是不是已经提供了充足的支撑?我们相信中国是有能力来支撑我们整个抗疫,走出疫情。”

注意,张医生的表达非常正确且正能量,他说的是:“中国有能力走出疫情”。

我也相信,中国有能力走出疫情。

01 超三万感染者无一重症

我们先从具体的城市谈起。

我的朋友们最近很关心广州的疫情,因为有的要来广州办事,昨天我在跑步的时候,有朋友打电话来问,今天下午又有朋友来问,看来必须讲讲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张医生说:“最终走出疫情看的肯定是科技”。我的理解,就是要靠科学,靠医学,这没错吧。

广州疫情是什么情况呢?

财新记者根据官方通报的数据统计,自10月22日-11月14日,广州累计报告新增感染者33166例,其中无症状感染者超过九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州市卫健委副主任张屹在11月1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披露,全部感染者无一重症或危重症。

这就是现实状况,是医学在说话——全部感染者无一重症或危重症,即没有生命危险。

11月15日的数据其实延续了我此前反复强调的两点:

第一,绝大多数感染者在隔离管控状态。11月15日的所有确诊病例即158例都是在隔离管控状态被发现,100%在疾控掌握中。

无症状感染者6138例,只有17例是在社区筛查中发现,仅占0.27%,其余都是在隔离管控中被发现的。

这个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

第二,15日海珠区新增感染者6060例,占全市新增感染者人数的96.25%,仍主要集中在凤阳街康鹭片区;华洲街龙潭和南洲街大塘高风险区域疫情仍在发展;赤岗街、江海街新增感染人数下降。

广州人不慌,是因为不知道为什么要慌,因为超过99%的感染者并不在社会面,而且绝大部分新增感染者都在海珠区,我慌啥呢?

02 要全面分析广州疫情数据

外省外市的人看广州每天的感染者数据觉得不安,但广州本地人(除了海珠区和其他区的高风险区)虽然觉得有各种不便,包括生意、工作也受影响,但是大家没有那么恐慌。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广州的防疫形势严峻,但是大家不要只盯着感染者数据,那个数据主要属于海珠区,这真不是段子。

我在越秀区,我受影响主要是两件事:孩子在家上网课,我不能去餐厅吃饭了,只能点外卖,我照常上班。

每个人情况不同,比如多区的餐饮从业者因为不能接待堂食的顾客,所以,收入肯定是大受影响的。做展会、做旅游业的朋友们收入肯定也受影响,很多行业都受影响。

广州疫情也有另外一面:

几天前,在全市(主要是海珠区)感染者数据增长的情况下,花都区的绝大部份区域复课了,这一点,很多外地网友并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也想不通。

▲花都绝大部份区域复课了

而且,不仅如此,南沙、增城、从化这三个区从未停课。

他们可能会很惊讶,广州感染者一天增加几千,南沙、增城、从化怎么不停课,花都还复课了,这是玩的什么套路?

其实,没有任何套路,张医生说:“最终走出疫情看的肯定是科技”,广州也是如此,既然某区疫情已经控制住了,当然要复课,这就是靠科学在决策。

11月14日凌晨,连大家印象中疫情较为严重的海珠区都发布通告,表示自即日起调整东晓路接昌岗路以西,科韵路以东区域的社会面疫情防控措施。上述区域将恢复地铁、公交、出租车、网约车、互联网自行车、餐饮服务单位(含饮品店、小吃店、早餐店等)的业务运营。地铁2号线市二宫、江南西,4号线万胜围,8号线同福西、凤凰新村、沙园、万胜围,广佛线沙园恢复运营。

▲部分地铁恢复运营

至于天河、黄埔这样的经济大区,相比较而言,受到的影响比较小,天河连堂食都没停,如果你在广州想请朋友吃饭,可以去天河。

11月16日,最新的官方信息是:番禺区疫情趋势向好,部分镇街社会面已经“清零”,钟村街、沙头街部分区域已解除临时管控。天河区近期疫情较为平稳;花都区仍有零星散发个案;白云区前期聚集疫情已进入收口阶段;荔湾区疫情趋稳,但仍有新增感染者,持续时间较长,需警惕翘尾反弹。

广州的防疫趋势大致如下:其他区逐渐搞定,但海珠还需要较长时间,感染者的增长数据主要来自海珠那几个重点片区,所以,要全面深刻并且透彻分析广州的疫情数据。

更进一步而言,很多人其实对感染者数据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失真”,并不是说这个数据有问题,而是大多数人看不到整体的防控进展。

他们只看到了单一的反映海珠区高风险区的数据变化,他们甚至误以为广州所有区所有人都在高风险区,又或者认为每天新增的几千感染者均匀分布在各区,这当然是错的。

外省外市人看到感染者数据每天增加好几千,似乎要瑟瑟发抖,但是广州某些区的实时传播指数(Rt)一旦掉到1以下,这代表该区的病毒传播被阻断了,复课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所以,其实很多广州人在考虑的是天河、越秀、白云什么时候复课,而不是准备仓皇驾车出逃,或者早上去抢菜。

从全市的数据来看,当然防疫任务艰巨,但是除了海珠区之外的其他区,如果持续优化目前的防疫措施,未来只要大人能上班,孩子能上课,该区这一轮疫情基本就问题不大了。

高风险区域如海珠区的凤阳街康鹭片区等情况很复杂,有较大数量的人口居住其中,所以短期内指望新增感染者数据下来恐怕不现实,但海珠区外围疫情逐渐平息下来是可以期待的,海珠区逐渐缩小对病毒的包围圈也是可以期待的。

套用张医生的话,“我也相信,广州有能力走出疫情”。

这是我对广州疫情数据的基本认识,供大家参考。

客观而言,广州这一仗打得很艰苦,但并没有乱阵脚。

03 过度防疫高峰已经过去

广州、重庆等城市还在和病毒鏖战中。

在”二十条“出台之后,很多关联的新闻、言论都出现了。

很有意思的是,11月13日,石家庄市政府网站发布了《石家庄政府致全体市民的公开信》。然后,该市所有的免费检测点被撤销,不过,因为市民反映检测不方便,第二天又恢复了一些。

但是乘坐地铁、公交,进医院、超市不再需要查验核酸检测结果,扫场所码,是绿码就可以进。

院士也发言了,据《科技日报》报道,11月1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谈防疫二十条时表示,从病毒进化规律推测,新冠病毒趋于稳定、毒力趋弱的概率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院士也有点意思了,他说得很谨慎,又是“趋弱”,又是“概率大”,但是大家都明白他的意思。

11月12日,北京推送解除弹窗限制、购票限制,这是大好事。

近日,陕西省镇坪县、福建省福州市、江西省广昌县、吉林省延吉市、安徽省合肥市及上海市等多地都已积极调整现行的防疫政策,宣布取消或暂不开展区域全员核酸检测。

这是不是意味着某些区域过度防疫的高峰已经过去了?是的,已经过去了。“二十条”起到的作用还是很大。

另外,11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常继乐的一段话,和广州的数据相互映证,值得认真思考和阅读。

他是这样说的:“这一年来,发现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将近400种,但这些变化都是量变,没有质变,其传播力、免疫力逃逸能力明显增加,平均潜伏期缩短,现在不到3天,而且症状相对比较轻,重症和病死率相对比较低。”

注意,他说得是“症状相对比较轻,重症和病死率相对比较低“,这和广州近期有几万人被感染,但无一例重症患者的事实完全吻合。

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也是普通老百姓最关注的后遗症的问题,我仔细看过张文宏、王福生和吴尊友的观点,就不做评论了,大家自己去思考,我也会持续官方机构的最新表态。

张文宏说“中国有能力走出疫情”,这话说得好,那么就让我们等待吧,我相信这一天已经越来越近了,近的我都能闻到春天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