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没有预演,每天都是直播。家庭教育也是如此。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出错是难免的,但父母的出发点绝对是为了孩子好。

11月12日,湖南一个男孩儿晚上玩到八点多才回家,回家以后更是任性叛逆,不学习,不洗澡,不睡觉,就想看电视。孩子的官干脆“以毒攻毒”,奖励通宵看电视,甚至轮班监督,以防娃睡着了。

没想到这对父母的做法,引起无数网友的关注和议论,大家观点褒贬不一。

据说,这对父母都是90后,儿子八岁多,正处于叛逆期。12日这天,父母带着孩子在外面玩,玩到八点多,孩子还不尽兴,就被父母带回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到家,孩子依然有情绪,坐在客厅看电视,不学习,不洗澡,不睡觉。面对如此叛逆的孩子,父母没有选择打骂,更没有大声训斥,而是想了一个损招,将计就计,顺水推舟,奖励孩子通宵看电视。当时孩子高兴坏了,非常兴奋,非常期待,渴望享受随心所欲看电视的感觉。

结果,孩子看到凌晨两点的时候,瞌睡上来,有些扛不住了,在沙发上昏昏欲睡。当时孩子的妈妈在客厅陪着孩子看。

看到儿子要睡觉了,妈妈也算是个“狠人”,一把把儿子弄醒,要求他继续看电视。

孩子看了一会儿,还是想睡觉。这时候,妈妈上洗手间去了。孩子坐在沙发上,实在困得不行了,趁妈妈不在客厅,偷偷地溜到了自己的房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妈妈从洗手间出来,发现儿子跑去睡觉了,直接去到儿子房间,把儿子揪出来,要他继续看电视。此时孩子有些懵了。

为了兑现通宵看电视的承诺,孩子没有办法,只好强撑着,继续看电视。为了防止自己打瞌睡,孩子拖着疲惫的身子,看电视的同时,不断地跳动,生怕自己坐着就睡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四点多的时候,孩子再一次扛不住了,就用毛毯裹住自己,坐在了沙发上,没一会儿,头一歪,就靠在沙发上打起瞌睡。这时候,妈妈困得不行睡着了,轮到爸爸来“值班”。

看到孩子在沙发上昏昏欲睡的样子,爸爸不但没有把孩子抱到床上去睡,而是“狠心”把孩子摇醒,要求孩子继续看电视。

孩子强忍着睁开双眼,可怜兮兮地看着爸爸,恳求爸爸让他睡。

不过,此刻的爸爸仿佛变了一个人一样,心肠如铁石般硬,把儿子弄醒,就是要他继续看电视。熬到五点多,孩子终于扛不住了,在沙发上呼呼大睡。任由爸爸怎么喊,也喊不醒。

直到这时,爸爸才放过了孩子,安安静静地让他睡了。

孩子整个过程从兴奋到蒙圈,最后到对电视完全失去兴趣,只想睡觉。凌晨四点多,被爸爸弄醒坐在沙发上,孩子满脸仿佛灵魂被掏空的表情。让人看着又好笑又心酸。

事后,孩子的妈妈说,这方法暂时还是有效果的,就不知道这疗效能持续多久,不过,后面和丈夫会从根本上找原因的。都是第一次为人父母,教育没有彩排,一切只能摸索着前进。

孩子当晚通宵看电视的视频,分享在网上,立即引发很多网友的关注和热议。

有网友调侃这对90后父母,方法倒是不错,见效快。不过,爸爸妈妈轮班,这就有点过分了。不过,说真的,说到熬夜,没有一代人能熬得过90后,因为90后小时候,大多数也都是熬过来的。

也有很多人在评论区指责孩子父母的教育太专制,太狠,太偏激,甚至还有人说这是父母对孩子实施冷暴力。

不过还有人替孩子的父母担忧:万一孩子就是个夜猫子,喜欢熬夜,这次体会到了熬夜的快乐,往后一发不可收拾,那可怎么办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之,对于孩子父母的教育,在评论区,有批评的,有赞同的,说什么的都有。

笔者观点

为人父母没有考核制,教育孩子也不是简单的小事儿,每个孩子的个性,思维模式并不相同,父母要因材施教,不断调整,才能够与孩子一起共同成长。

笔者倒是挺赞同这对父母的做法,首先,在养育孩子这个问题上,这对父母能达到完全的一致,共同面对,共同解决,这就是很多家庭都做不到的。

另外,在带娃的这个问题上,这对90后父母能够主动动脑子想办法,而不是一味地非打即骂。我相信不管这次的方法能否长期有效,就算这次的尝试失败,错误的,这对父母也依然能够做到跟孩子一起去不断地学习成长。

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呢?赞同这对父母的做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