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前的文章中,我们介绍了中国悠久的姓氏文化。在5000-6000年前的母系社会时期,中国便已经出现了“姓”的概念,在进入父系氏族后,“氏”的概念逐渐形成,姓与氏成为中国姓氏文化的源头。女子称姓,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男子称氏,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到了秦汉时,姓与氏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姓与氏实现了汇流,姓氏成为一个整体概念,与 “名”,共同构成了今天我们所理解的“姓名”的概念。

中国人的姓氏文化在全世界范围都是历史最悠久和积淀最深厚的。在传统儒家“家国同构”的思想体系下,中国人对于姓氏的重视更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而这份重视的背后是对于血缘、宗族的认同,也是对于祖先的追思与怀念。

如果要彻底激怒一个中国人,最有效的办法无疑是对他的祖先和血统下手,而要这么做最直接的途径莫过于从他姓氏的着手。如果真的这么做了,那你一定不仅会激怒他,也必然会成为他的仇人

实际上,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对于姓氏的重视在日常生活中依然随处可见,例如西方人信仰上帝,会以上帝的名义发誓表达决心;而中国人信仰祖先,要表达决心则会以姓氏发誓:

如果做不到,就跟你姓了……

如果是假的,姓就倒着写……

再比如中国人常说“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等等,正是因为最珍视姓氏,所以才潜意识地以姓氏的名义发誓,既表达决心,又增强说服力。

而在日本,很多中国人或许会因为日本自古以来就一直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和塑造,便想当然地认为,日本人在姓氏文化上会跟中国一样历史悠久,也会将姓氏与祖先、血缘相联系,成为绝对不容侵犯的一部分。但实际上却完全不是。

日本的姓氏文化的普及之晚,恐怕会超出很多人的想象,普通日本人获得姓氏至今也不多150年左右;而日本人对于姓氏的态度更是无法与中国相提并论,首先日本的姓氏极容易变动,而且很多日本姓氏如同闹着玩一样的“儿戏”。

在接下来,我们就从日本姓氏的历史、发展以及如今日本社会的姓氏文化,全面聊一聊日本的姓氏文化史。

一、日本人姓氏文化的起源

与中国先有“姓”,后有“氏”,最后姓氏成为一个稳定且极少变化的整体的传统不同。古代日本的姓氏文化可以划分为先后出现的氏、姓与苗字三部分,而更为重要的是,日本的姓氏具有极高的可变性,这与中国人对姓氏万世不变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一)日本姓氏文化中最早出现的“氏”

需要明确的是,古代的日本长期处于多个政权分裂对立的状态,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日本岛上并没有国家的概念,只是由数十个部落组成,而且在他们的文化里也全然没有关于姓氏的任何痕迹。

直到公元3世纪末到4世纪初的时候(大概相当于我国西晋与东晋衔接的时代),以奈良县为中心的当时的部落之一——倭国,逐渐统一了日本列岛在中部、西部和南部的各个部落,开始形成了日本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大和王权(也称倭王权)。

统一后的大和政权开始了向中国学习的历史进程,东晋的门阀世族制度开始被日本人接受。统一后的大和政权,为了管理其兼并的广大土地和人民,学习中国的模式出现了全新的政权组织形式。

其中以大和朝廷的大王(后来改称天皇)为首,分封并建立了隶属于朝廷的各个小国国王之间有血缘关系的统治集团,这些统治集团被称之为“氏”,一个“氏”通常就是一个贵族世家。这些氏族的官职和统治地位往往是世袭的。基本类似于我国门阀世族,累世公卿的概念。

而氏名往往依据官职(如物部氏、膳氏等)、居住地(如出云氏、尾张氏、苏我氏等)及天皇赐名(如藤原氏、源氏、平氏等)方式获得。

显然,日本的“氏”是一种维护统治的血缘集团的称号,更侧重血缘的亲疏远近。直到后来,大和政权为了维护统治秩序,开始向拥有氏的贵族集团赐予“姓”,这里的“姓”更像是一种爵位的等级制度。

(二)日本姓氏文化中的“姓”的含义

相较于“氏”侧重血缘的特点,古代日本的姓更多的是一种爵位的名称,是表示该氏的社会地位的一种称号。

对于不同的氏,分别赐予臣、连、君、直、造、首等姓,代表氏的不同官职等级和地位。地方设国(为首者赐姓国造)、县(为首者赐姓县主)、村(为首者赐姓稻置或村主),国和县中又有公、直、首等姓的地方豪族,但地位比臣、连低下。

但是到公元7世纪的大化改新之后,由于开始实施完善的官位制,作为爵位称号的“姓”便逐渐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逐渐地在贵族社会便只称氏而不再称姓。

(三)日本姓氏文化中“苗字”的出现

到9世纪至10世纪的日本平安时代后,由于社会的发展,原有的氏族不断开枝散叶,后世子孙逐渐庞大,并逐渐扩散成为散居于不同地方的家族,这些原本属于同一氏之下的各个家族,为了区分彼此,通常会以其职业、居住地、官职名或以其私有土地的地名等形成同一氏名下,便于区分的“苗字”。

例如曾经的藤原氏就出现了以宅邸名命名的近卫、鹰司、九条、一条、花山院、日野等苗字;

源氏则出现了以领地命名的新田、足利、武田、细川、今川等苗字。

到此时,日本的姓氏文化开始出现氏、姓、苗字、实名等种类繁多的内容,并逐渐形成整套的关于名字表述的繁文缛节。例如,我们最为熟知的日本历史人物,开创幕府时代的德川家康,在当时的朝廷文书中,其名字的正确表述应当是:德川右大臣源朝臣家康

“德川”是其苗字,“右大臣”是其官位,“源”是其氏名,“朝臣”是其姓,“家康”是其实名。而在更多的时候(直到1870年明治维新),日本名字的写法更多是按照“氏+姓+实名”的规则来写,所以德川家康在当时的正式公文中,应当是“源朝臣家康”,而现在常见的“德川家康”的表述方式则是由于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这个在后文会有详述。

二、明治维新后,日本人姓氏的大发展

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问题,我们前面所介绍的氏、姓、苗字等日本的姓氏文化,全都是围绕日本的统治阶层,而这些人在整个社会的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是极小的,那么在古代的日本,普通日本平民阶层的姓氏是什么样的呢?

实际上,在近代之前的日本,平民是没有姓氏的,他们只拥有简单的名。而氏、姓和苗字都是权势的象征,在名前面冠以这些称号也被视作当时的统治阶级的一种特权,平民是不被允许拥有姓氏的。

即便是拥有姓氏的平民,也只能在私下场合使用,如果平民在有贵族或者武士的公开场合使用姓氏,会被视作一种极大的冒犯,甚至可能会有性命之虞。

直到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后,天皇决心废除日本封建的等级制度,其中就包括被视作特权的姓氏制度。而这背后,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让平民拥有姓氏,能够在征兵、征税、制作户籍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使之更便于操作和落实。

到明治三年(公元1870年),日本颁发《平民苗字许可令》。一方面作废了曾经的氏与姓的概念,将苗字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姓”使用,同时将日本人名字的表达方式固定下来,一姓(苗字)+一名,前姓后名;

另一方面,为了配合对姓名的改革,日本全面放开关于平民使用姓氏的限制,容许平民为自己的家族取姓并自由使用。

当时的日本天皇一度自以为这是对平民“皇恩浩荡”的格外施恩,但现实却非常尴尬。由于长期形成的习惯,很多日本人完全不想给自己取姓。这也造成《平民苗字许可令》的内容基本落空。

眼看原来的“施恩”之举成了剃头挑子一头热,平民百姓对于获得姓氏毫无兴趣。

到明治8年(1875年),日本颁布《平民苗字必称义务令》,一改原来自由许可、不强制的态度,规定所有日本人都必须拥有和使用姓氏。至此,很多原本只有名而无姓的日本人开始了天马行空的“找姓大作战”,同时之前很多由贵族使用,寓意美好的姓氏,并不允许平民使用,无姓的平民又必须找到不与他人重复的姓氏,这样的难度并不算小。也由此衍生出了一系列在今天看来如同儿戏的取姓神操作。

而这些新出现的姓氏,被统称为“明治新姓”。到1898年,日本制定了户籍法,将每户的姓这才固定下来,不得任意更改。但日本姓氏的增加并未停止。

与此同时,像前面介绍的“德川家康”的名字,实际就是根据明治维新时期的政策,对古人名字的现代化,曾经名字表述中较为繁杂的氏、姓、苗字、官位、实名的一些列构成,全部简化为前姓后名的结构,并一直沿用至今天。

以上为文章的上半部分,主要介绍日本姓氏发展的历史。

在下半部分中会介绍为什么日本姓氏的来源以及为什么存在那么多的地名姓,而一些诸如犬养、鸟饲、茄子、鼻毛、一寸八分、四月一日之类,连日本人自己都称其为“幽灵苗字”的奇葩姓氏更是让人震惊。

实际上日本的姓氏之多,远超想象。中国14亿人口,通用姓氏不超过五千个,日本一亿多人口,姓氏最多的时候竟然多达14万个,人口是中国的十分之一,姓氏确实中国的近三十倍,这也可见日本姓氏的奇怪,同时日本姓氏不仅数量多,同一姓氏的读法更是千奇百怪,以及现代日本女性婚后被强迫改姓,冠夫姓的社会矛盾等问题,也会在下篇文章中作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