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狄更斯已经在文坛上名声大噪,但优秀的作品并没有给他带来可观的收入,生活的重压使得他不得不为自己的负债担忧。债务危机催生了“现代意义的圣诞节”。狄更斯在距离圣诞节不足三个月的情况下,一个半月就完成了小说《圣诞颂歌》的创作。
小说构建了一个自私、抠门的商人形象,斯克鲁奇有钱,但极度苛待员工,不给足炭火,怕侄子占他便宜不去参加圣诞晚会,拒绝给穷人施舍一分钱。
他晚上回家,他看见了合作伙伴马利的鬼魂,马利的鬼魂告诫斯克鲁奇要改变自己的行事风格,否则必将来世遭劫。
平安夜当晚,斯克鲁奇的房间里来了三个使者,分别代表“过去、现在、未来”,逐个让他看到童年生活中被老板关爱,后悔自己对待雇员的态度,也为自己如今的状况感到懊悔;现在属下家里的圣诞聚会上,虽然物质极度匮乏,但每个人依然洋溢着幸福微笑;未来的他年老病弱,无人问津,甚至在圣诞节都孤苦伶仃,看到如此场景,他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
同情、仁慈、爱心及喜悦的一面被唤醒。而后,斯克鲁奇变得开朗大方、乐善好施。圣诞节的早晨,面对迟到的员工,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吹胡子瞪眼,而是亲切地祝他圣诞快乐,并要给予他经济补偿,以满足员工一家的基本开销。
还去拜访了侄子,并送去了慰问和祝福。《圣诞颂歌》的出版是圣诞节从一个宗教性质的节日,向世俗化转变的开端。此后,世俗界的人们开始以世俗的方式庆祝圣诞。
早期的世俗圣诞节所传达的快乐的圣诞精神,以乐善好施、仁慈、同情、有爱心,这些精神都与主人公斯克里奇的经历和转变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而随着圣诞节世俗化的到来,圣诞节日的相关元素也随之改变,例如互换礼物和圣诞大餐等习俗也出自狄更斯之手。
在《圣诞颂歌》发表之前,人们的圣诞餐桌上以鹅肉为主,《圣诞颂歌》中斯克鲁奇感叹自己的职员家的圣诞餐桌上没有火鸡这一情节,致使人们的圣诞餐桌上从此钟爱火鸡,而抛弃了烧鹅。而世界上第一张圣诞贺卡,也是因为《圣诞颂歌》。
人际传播——宗教作为主导以口口相传为主要传播方式进行圣诞节文化意义的传播阶段,“1世纪天主教将12月25日规定为耶稣诞生的日子,视为天主为人类带来的最大福音,因此取名为圣诞节。”
原始宗教传播圣诞节文化意义的方式,主要是针对宗教徒的传播,呈现出传播场地特定,地域范围有限,影响人群固定的特点。
大众传播——消费文化的进入传统纸媒是最早对现代圣诞节的重要元素——圣诞老人的形象进行探索的,“漫画家托马斯·纳斯特(ThomasNast)从1863年到1886年为《哈珀周刊》(Harper’sWeekly)所画的圣诞老人体型肥胖,穿着皮衣,有一部白胡须。
而后,纳斯特笔下的圣诞老人形象就成了现代圣诞老人的标准形象”传统纸质媒介对圣诞文化的探讨,主要体现在图像化的生动感上,而缺乏灵活连续的流动性。
广播媒介对于圣诞节文化的呈现,主要体现在音乐方面。“《TheFirstNoel》是一首传统的圣诞歌,最有可能从18世纪开始传唱,也可能更早。”与传统纸媒相比较,广播媒介最大的优势在于,它更具氛围感,缺点在于缺少形象性的表达。
电影媒介相较于前三种媒介来说,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世界上第一部表现圣诞元素、讲述圣诞故事电影,是1898年9月在英国放映《圣诞老人》(SantaClaus)欢快的节日音乐,加上圣诞老人形象的直观性,以及圣诞老人为孩子们送礼物情节的故事性,使得圣诞题材电影对于圣诞节文化的展现是相对全面的。
1905年12月16日美国上映了一部名为《圣诞夜》(TheNightBeforeChristmas),动画/短片/家庭/奇幻)的电影作品中,相对完整的展现了圣诞老人的人物形象、节日功能以及送礼物的行为方式,该片中的圣诞老人形象体系已相当完善。
狄更斯的小说《圣诞颂歌》出版这一事件,标志着现代圣诞节的产生,世俗界才真正地开始庆祝圣诞,由此开启了现代圣诞节的发展模式。狄更斯也因此被人们成为是“发明圣诞的人”。
1910年12月23日上映的《圣诞颂歌》(AChristmasCarol,情/短片/奇幻),便是作为大众传媒之一的电影以《圣诞颂歌》这部文学作品为原型进行的影视化改编。
首先,狄更斯作品具有进步的社会价值。
《圣诞颂歌》的创作时间为19世纪三四十年代,彼时工业化进程飞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不管城市环境,还是社会秩序又或是人文风气,都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工业化的发展步伐;因此,社会乱象频出、人心涣散、贫富差距加大、公共卫生环境差等问题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
身处如此时代的狄更斯,实实在在地看到了底层人民的生存现状,也亲身感受着沮丧和绝望——创作一部能激励同样身处逆境的人的作品刻不容缓。
也正是因为有切身的体验,才使得他的作品从语言风格到内容呈现上都切实符合普罗大众的亲身经历,称得上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和真实世界的写照。
其次,这部文学作品的精神文化价值:《圣诞颂歌》中所提倡的乐善好施、赞赏关爱他人的优良品质,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