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百家姓

2022年1月,公安部户政管理中心发布《2021年全国姓名报告》显示,当前中国人口数量最大的五个姓氏依次为王、李、张、刘、陈。尤其是王姓与李姓人口数量均超过1亿,而这五大姓的总人口数占据了全国户籍总人口的30.8%。

对于中国人而言,受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姓与名已经不仅仅是作为代号这么简单,而越来越内化成为中国文化基因的一部分,就像身体的骨骼与血液一样,成为我们潜意识里认为“理所应当”的一部分。

但有一点我们应当知道,虽然姓氏文化在中国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但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姓氏文化在很多国家依然是新生事物,甚至很多国家至今依然没有姓氏。

例如在土耳其,实际上直到20世纪30年代的凯末尔改革中才开始出现姓氏;而与我国内蒙古接壤的蒙古国要到1997年才正式立法允许使用姓氏,至今他们的姓氏文化依然比较淡漠。在我国内蒙古也基本类似,今天很多蒙古族人实际上也是依然没有姓氏的,这样的现象在身份证上或许体现不明显,但在诸如护照之类将姓与名分开的证件上就会显现出来。而在诸如缅甸等国,直到今天,整个国家依然不存在姓氏。

一、中国悠久的姓氏文化——姓与氏的界限与逐渐趋同

在今天,姓与氏已经成为没有任何区分,姓氏已经完全成为统一体,与名字共同组成所谓的“姓名”。但如果从起源上来说,姓与氏是有严格区分的,而且姓的出现要远远早于氏。

(一)姓的起源

根据历史学家的研究,通常认为“姓”是起源于五六千年前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当时的人类社会正处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期。旧石器时代人类所能掌握的工具是打制的石块,只能起到简单的砍、砸作用,这时的人类生存主要依赖采集野果及捕鱼之类的低强度劳动。

也正是由于缺乏工具,狩猎的技能树才刚刚萌芽,所以在当时的母系氏族,女人是整个族群的中坚力量,她们的劳动保证了族群的生存。此时不存在私有财产,整个社会施行原始的共产制,平均分配劳动成果。

母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就决定整个族群社会是按照母系血缘关系为纽带,一切分配从母系计。而此时的人类社会上不存在婚姻制度,婚姻的形式主要是群婚制与走婚制。

这样的生产力水平与婚姻形式,导致母系氏族的新生婴儿在出生后,其母是确凿无疑的,但其父往往无法确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现实也注定了姓是随母,而无法随父。

而这也是“姓”起源的历史背景。因此中国历史上的“上古八大姓”均是从“女”字旁,姬、姜、姒、嬴、妘、妫、姚、妊(一说为姞)。

随着姓的起源与发展,姓的作用主便主要集中在辨别部落中的祖先,同一姓的人可以追溯到同一个祖先,同姓之间不允许通婚。

这也正是《通鉴外纪》所记载的: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

(二)氏的起源

“氏”最初的含义指“神祇”,这就是为什么现在会称炎帝为神农氏(也称魁隗氏、连山氏),称黄帝为有熊氏,三皇之首称燧人氏等等。

根据相关研究认为,氏的出现大约是在黄帝时期,也就是新石器时代的中后期,在这一时期,随着新石器的使用,人类的狩猎能力开始得到提到,这也直接导致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食物获取的方式开始摆脱采集野果的最初方式,男性凭借力量的优势开始在社会分配中占据优势地位,同时私有制开始产生,人类社会开始由母系氏族进入父系氏族。

此后,生产力提高,私有制产生,后代子孙的繁衍数量开始急剧增加,进而使原来单一的族群分成若干分支,散居各处。在这一过程中,同一祖先,使用同一姓的原始族群的各个分支的子孙除了保留姓以外,为了区分彼此之间的不同,开始为自己取一个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的出现。

到了私有制王朝(夏、商、周三朝)建立以后,在夏朝与商朝时更多的是以官位的名称取字作为氏,比如王、侯、上官等;到了周朝大规模分封诸侯,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就更多以国名作为自己的“氏”,如鲁、蔡、周、郑等最初的氏名。

此时,贵族往往有姓之外,还会有氏。而普通百姓往往只有姓(有的连姓也没有),但并没有氏,所以氏成了区分贵族与平民的重要标志,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有人认为氏的作用可以用于区分贵贱,这种说法并没有错,但氏用于区分贵贱的历史更多的是在夏商周三代。

而氏最核心的作用依然是区分同一姓的不同子孙的分支。

这也正是《通鉴外纪》所记载的:

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三)姓与氏之间的界限逐渐消失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周朝的宗法制度瓦解,原有的姓与氏的制度开始出现根本性的变革。这时姓与氏之间原本鲜明的界限开始逐渐模糊,但依然存在不同。

但到了秦汉时期,姓与氏已经开始逐渐汇流,统称“姓氏”,到了唐宋时期中国姓氏学,随着宗族、族谱等一系列制度的完善已经基本形成了严密而又完整的系统,并一直延续至今。

实际上,姓与氏的真正完全汇流,不再做区分,应当是从司马迁开始。在《史记》中,司马迁就将姓与氏作为一个整体使用,不再区分姓与氏。其在《本纪》中就记载秦始皇姓赵氏,汉高祖姓刘氏。也正因此,清朝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认为:

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

(四)以孔子为例讲解姓与氏的变化

在很多介绍里,对于孔子都称其姓孔,名丘,字仲尼。但如果从严格的姓与氏的区分来看,孔子实际上本姓,而不姓孔。正确说法应当是:子姓,孔氏。

而孔子的氏称为孔的由来,则要追溯至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

孔父嘉,子姓,名嘉,字孔父。是春秋时期宋国的大司马。根据《左传》的记载:春秋时期,宋殇公好战,十年十一战,致使百姓苦不堪言。此时的宋国太宰华父督贪恋孔父嘉妻子的美貌,于是诬陷国家的战争不绝,都是孔父嘉主导而造成的恶果,杀孔父嘉而夺其妻。孔父嘉后代为躲避灭门之灾只能逃到鲁国的陬邑(现在的山东曲阜),并取子嘉的字“孔父”首字作为氏,称孔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在上面故事中的宋殇公、华父督、孔父嘉三人都是子姓的后代,属于同一家族,只是氏不同而已。由此也可见在春秋时姓与氏还是存在很大区分的。

只是到了以后,孔子原本的子姓逐渐被忽略,孔子姓孔成为大众普遍认可的常识。

在今天,我国通用的姓氏大约有四千七百多个,其中绝大多数是来源于曾经的氏,古代的氏演变成今天的姓,而古代的姓除了极少数,绝大多数已经不再使用,这也是姓与氏长期汇流的一个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