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病毒进化规律推测,新冠病毒趋于稳定、毒力趋弱的概率大。”11月1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表示,新冠病毒的变异动态一直是防疫措施优化调整的重要前提基础之一。

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日前发布实施,对次密接和中风险地区不再判定,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据14日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连续4日本土新增感染者过万。如何科学认识措施优化疫情防控效果呢?张伯礼院士对此进行了解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病毒传播更隐匿

但重症和死亡比例很低

“科学调整、不断优化,更科学、更精准,我国的新冠病毒防疫政策一直按照这样的‘节奏’变化。”张伯礼解读,从新冠肺炎疫情之初到现在,我国防控方案的调整始终与疫情形势相关,具体来说是四个方面,包括病毒变异、免疫屏障、防控能力、治疗方案。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新冠病毒的特点一直是研判的重点之一。“当前的临床实践表明,新冠病毒造成的重症和死亡比例很低。”张伯礼对科技日报表示,这意味着新冠病毒的致病力减弱。

同时也不能忽视新冠病毒传播更隐匿。张伯礼提醒,新冠病毒传播隐匿、潜伏期缩短,前者由于其不造成明显症状难以察觉,而后者意味着感染者从被感染到传染人的时间进一步缩短,这两方面变化共同造成病毒的传播力增强。

连日来的感染者数据显示,当前确诊感染者中大部分为无症状感染者。这一感染情况是新冠病毒在我国群体免疫屏障基本形成(全人群疫苗全程接种率超90%,60岁以上基础免疫全程接种率超85%)的前提下,受到免疫压力选择作用的结果。“这样的进化对于新冠病毒某一特定分支保持‘优势’是有利的,因此,从病毒进化规律推测,新冠病毒趋于稳定、毒力趋弱的概率较大。”张伯礼说。

“赋码管理”等科技赋能

使得疫情防控更高效

在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中,“赋码管理”一词频频出现,先后提到6次。

“通过大数据的赋码管理是科学精准防控的具体体现。”张伯礼说,利用大数据技术,在减少集中隔离对象人数、缩短隔离时间的同时,还能保证隔离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加强疫情防控中的科技支撑贯穿于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始终。“基因测序、检测试剂研产、疫苗研发、药物研究、中医药、分子生物学、大数据、超级计算等技术为了攻克同一课题融合交叉。”张伯礼介绍,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中药组分药物进行高效筛选,使得研发“通治方”成为可能。再比如,近3年来核酸检测的效率和准确度大幅提升。在准确性提高的基础上得以开展的混合检测以及核酸检测周期的大幅缩短等,都使得人类对于新冠病毒的追踪更高效,从而大幅提升整个新冠肺炎疫情监测的敏感度。

统筹好经济社会发展

“优化防疫二十条的推出非常及时和必要。” 张伯礼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新举措对实现“疫情防得住、经济稳得住、发展更安全”目标,为保障后疫情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兼顾民众生活需求将起到重要作用。

张伯礼认为,将高风险区外溢人员“7天集中隔离”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将风险区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最大限度减少管控人员;高风险区一般以居住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等措施,都是防控进一步科学优化的体现。

“我们应该认识到疫情的复杂性和反复性,充分认识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放开、‘躺平’。”张伯礼说,只有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才能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间寻求最适合的平衡点。

张伯礼提醒,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仍然需要坚持。密接人员及早服用中药可以降低阳性检出率,轻症患者可以改善症状、减少转重率。对老年体弱或有基础病的人,患新冠肺炎后一定要到定点医院接受观察治疗,防止转重。

合肥:婚宴应办尽办

11月14日晚,合肥召开第116次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商会,进一步研究部署防疫措施。

滑动查看

其一,“外防带入”关键在道口,要增派人员力量,优化工作流程,为来(返)肥人员做好最新二十条优化措施的解读答疑,耐心沟通,热心服务,科学使用“抗原筛”和“落地检”,确保早发现、早处置。

其二,婚宴应办尽办,这是新人的大事,也是全市的喜事,倡导婚事新办、喜事简办,不搞大操大办,响应“光盘行动”,把喜事办得更喜庆。桌数有多有少,但防疫措施一条都不能少。餐饮经营单位要安排人员督促顾客扫场所码,查验“两码”和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提醒顾客在公共区域活动时规范佩戴口罩。

其三,核酸采样要让群众就近就便,采样点位只能增加不能减少,时间只能延长不能缩短,科学增设黄码通道,严格执行技术规范。请广大市民和防疫人员采样时务必做好防护,坚决避免采样点成为传播点。

其四,做好重大活动防疫服务保障。近日,世界集成电路大会、苗木花卉交易大会、全球1024开发者节等即将在肥举办,市级工作专班要加强指导,督促属地、场馆和参展单位落实落细防疫措施,确保安全有序办会。

其五,疫情防控无小事,要耐心细致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对通过12345热线等反映的问题,要第一时间受理、转办和回应,既解决“事情”,也疏导“心情”。

广东:优化调整隔离管理措施

今早,广东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疫情防控组发布“关于优化调整隔离管理措施的紧急通知”。

滑动查看

各地级以上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各成员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101号)要求,做好隔离措施调整实施期间的工作有序衔接,现就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及时优化调整四类人员健康管理措施

(一)密切接触者。将“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期间由隔离场所录入“一码通”系统,执行赋红码管理,不得外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2、3、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3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二)高风险区外溢人员。将“7天集中隔离”管理措施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期间由社区“三人小组”录入“一码通”系统,执行赋红码管理,不得外出。在居家隔离第1、3、5、7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三)入境人员。将“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期间由隔离场所录入“一码通”系统,执行赋红码管理,不得外出。入境人员在第一入境地完成隔离后,目的地不得重复隔离。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2、3、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3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入境人员解除集中隔离时核酸检测Ct值35-40的进行风险评估,如为既往感染,居家隔离期间“三天两检”,由社区“三人小组”录入“一码通”系统,执行赋红码管理,不得外出。

(四)高风险岗位人员。高风险岗位人员离岗轮休时,由“7天集中隔离或7天居家隔离”调整为“5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赋黄码管理,第1、3、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原则上由社区上门采样。非必要不外出,确需外出的不前往人员密集公共场所、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其他隔离管控政策按照国家第九版防控方案落实。

二、及时安排在管符合条件人员解除隔离

对当前在管的集中隔离管理满8天,且符合“人、物、环境”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人员,及时解除集中隔离;对集中隔离管理满5天但不足8天,且“人、物、环境”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人员,可解除集中隔离,闭环接转返回社区后继续完成1-3天居家隔离。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在管的密接的密接立即解除隔离。

三、做好解除集中隔离人员转居家隔离衔接工作

集中隔离人员在入住后2天内填报目的地信息,目的地社区在接收信息后及时予以确认。对集中隔离满5天的人员,经目的地社区确认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由目的地防控指挥办安排“点对点”闭环接转至目的地居家隔离,不可搭乘飞机、火车、高铁、大巴等公共交通工具;属地社区“三人小组”督促落实好居家隔离措施。不具备条件的,在原隔离场所继续完成3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四、切实落实各项应对风险防范措施

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周密组织实施,加强政策培训、力量统筹和物资保障。有力有序推进隔离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坚决纠正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等做法,发现不符合现行政策措施的要及时纠正、立行立改。要坚持底线思维,突出问题导向,把握关键环节,做好相关风险防范应对。

广东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疫情防控组

(代 章)

2022年11月14日

山东:入鲁返鲁不再查48小时核酸证明

11月14日,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近期疫情防控公众健康提示,对省外入鲁返鲁人员(包括出省旅游探亲返回人员)实行“落地检”和“5天3检”,取消了“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要求。此外,对高风险区外溢人员由集中隔离变为7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在隔离第1、3、5、7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健康提示全文如下:

山东疾控近期疫情防控公众健康提示
(11月14日更新)

滑动查看

近期,部分地区持续发生聚集性疫情和散发病例,存在一定传播风险。为有效防止疫情蔓延,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疫情防控公众健康提示:

一、倡导非必要不前往高风险区和其他疫情严重地区,避免疫情传播与扩散风险。
二、对高风险区外溢人员采取7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如不具备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条件,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在隔离第1、3、5、7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三、自省外入鲁返鲁人员(包括出省旅游探亲返回人员)实行“落地检”和“5天3检”。
四、倡导自有疫情严重地区入鲁返鲁的人员提前向目的地社区(村)、住宿宾馆和单位等报备行程信息。
五、近期有外出旅行史的人员,请密切关注疫情发生地区公布的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流调轨迹信息和高风险区信息。有涉疫风险的人员要立即向社区(村)、住宿宾馆和单位报告,配合落实隔离医学观察。
六、发热病人、健康码“黄码”等人员要履行个人防护责任,主动配合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在未排除感染风险前不出行。
七、建议出行前提前通过中国政府网及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查询目的地的最新疫情防控政策,主动配合当地疫情防控措施,途中做好个人防护。
八、严格落实“戴口罩、勤洗手、常测温、少聚集”等个人防护措施,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一旦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立即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九、建议符合条件的公众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提倡进行加强免疫。

国家卫健委:

昨日新增本土“1621+16151”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11月14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621例(广东586例,北京303例,重庆157例,河南149例,内蒙古84例,四川84例,山西46例,陕西40例,云南37例,新疆28例,浙江17例,贵州13例,江苏12例,福建9例,山东8例,青海8例,湖南7例,河北6例,甘肃6例,黑龙江5例,西藏4例,天津3例,安徽3例,辽宁2例,湖北2例,海南2例),含474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413例,四川18例,云南16例,甘肃6例,陕西5例,山西4例,浙江4例,重庆3例,北京1例,内蒙古1例,黑龙江1例,湖南1例,海南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6151例(广东5047例,重庆2794例,河南2138例,内蒙古1247例,甘肃819例,新疆771例,河北529例,青海517例,黑龙江371例,云南248例,四川243例,湖南215例,山西214例,陕西187例,山东171例,北京159例,安徽87例,湖北77例,天津73例,江苏61例,贵州36例,浙江35例,广西23例,江西19例,辽宁18例,西藏17例,上海16例,福建12例,宁夏6例,海南1例)。

新民晚报(xmwb1929)综合科技日报、北京日报、合肥市人民政府发布、广东卫健委、山东疾控、国家卫健委

编辑:龚紫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