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在美国贸易大棒的挥舞下,很多国家都为中国捏了一把汗,他们都以为要扛过美国的“三板斧”难度很大,一些国家甚至紧跟美国步伐有样学样。

然而它们这些国家失算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在过去顶住了来自国内和国外各方面的压力,不但没有朝向对方设想的方向发展,反而越压越有韧劲,为世界经济的稳定起到重要的压舱石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期一段时间,中国经济的韧劲和潜力,也吸引了包括德国、瑞士、日本、美国等很多外媒的关注,他们惊奇地发现中国将迎来新一轮的经济爆发。尤其是欧洲的领头羊德国,更是率先敏锐地发现这一变化,积极地调转车头,加大对中国的投资,向中国市场靠拢。

当美国拉起擂台,向盟友发出号召将企业撤离中国之时,德国却采取了独立自主的行动,不但没有要求德企撤离中国,相反德国总理朔尔茨还高调率领阵容强大的商贸代表团来华访问,进一步加强双方在商贸领域的合作。在美国的压力之下,德国不顾美国脸色行事,这是需要很大的政治勇气的。那么德国为何会选择这样做呢?原因还是归结于一句话:这是由德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

据资料统计,过去连续六年,中国都占据德国全球贸易对象的首位,这决定了中国在德国经济的发展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随着俄乌冲突引发的能源危机波及欧洲,德国经济也面临衰退的困境,而德国要想摆脱这种危机,靠美国显然是镜花水月,而与中国合作则是实打实的获益。近期据德国媒体报道,在8个关键领域中国正悄悄地超过美国。拿过去十年的经济平均增长率来看,美国约为2.2%,而中国则达到了6.6%。这也让德国各阶层认为,中国具有比美国更大的发展优势,选择与中国合作会让德国从中获取更大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如德国各阶层所分析的一样,德国企业也在把握机会,进一步扩大在中国的投资。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今年以来,德国车企已经在中国列出了总额达千亿元级的“投资清单”,而这其中不乏多项“首个、最大、最多”投资。例如,奥迪决定在中国长春建立总投资额达26亿欧元、年规划产能15万辆的首个豪华纯电动工厂。宝马则宣布将再投资百亿元人民币,扩建其在沈阳的高压电池生产中心。这些德国企业用实际行动向外界传递了一个信号:中国制造业已经崛起且市场很大。

而在中国制造业中,除了我们熟悉的手机制造领域外,中国在汽车制造领域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据资料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211.7万辆,已经超越德国,位居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更为喜人的是,我们的汽车工业,不但打开了销路,而且涌现出很多诸如红旗、比亚迪、长安、长城、吉利等能拿得出手的民族汽车品牌。这些中国车企不但在国内销路很好,而且还向海外市场进军,向世界展示中国汽车品牌的实力。

就拿被誉为“中国版劳斯莱斯”红旗汽车来说,它承载了国人很多的民族记忆。从1958年的第一辆红旗轿车的诞生,再到改革开放后进行市场化运作,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红旗品牌逐步从国内走向世界,推出了多款市场认可的车型。尤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在MPV领域,红旗HQ9的问世,更是填补了我国在高端豪华旗舰MPV领域的空白。

外观空间方面:红旗HQ9拥有长5222mm,宽2005mm,高1935mm的超大车身,配置有1.2㎡超大观景天幕,驾驶者和乘客置身其中,自由舒适,非常惬意,而经典家族式前脸与高山飞瀑格栅完美结合,让车头气质瞬间提升一个档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内饰配置方面:红旗HQ9内饰的做工用料十分考究,使用的是质量上乘的胡桃木饰板,座椅采用羽翼造型加持精美绗缝工艺,迎宾副板可实现自动滑动功能,处处尽显豪华商务氛围氛围。

智能化方面:红旗HQ9配置有智慧扶手屏、智联3.0系统、整车级智慧OTA等智能设备,其中智慧扶手屏,可实现调节座椅、空调、灯光等9类车载功能,让操作更具智能化。对于科技发烧友来说,可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迎难而上,永攀高峰”中国车企在崛起的路上,正稳步向前迈出关键的步伐,而红旗作为中国汽车产业中的一个优秀代表,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车企的雄心壮志。

未来中国制造业规模和产业链,将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市场也将进一步扩大。而德国显然把握住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脉搏,嗅到了中国制造业潜在的巨大市场空间,这才加速向中国市场靠拢并持续加大投资。德国的战略眼光是非常独到的,执行力也是迅速的,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向德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