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月3日晚间,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完善药品网络销售监管有关政策,明确药品网络销售范围,现公开征求《药品网络销售禁止清单(征求意见稿)》意见,反馈时间为2022年11月10日前。

此次征求意见稿将网络禁售清单分为政策法规明确禁止销售的药品、其他禁止通过网络零售的药品两大类,其中前者包括疫苗、血液制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医疗机构制剂、中药配方颗粒九个品类。

值得关注的是,前七个品类的疫苗、血液制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在《药品管理法》中早有禁止网络销售的规定。而医疗机构制剂、中药配方颗粒则是两个新增添的品类,是首次被明确纳入禁止网售的相关条款。

特别是中药配方颗粒,近年来一直受益于开放利好政策。自2021年试点放开以来,市场积极推荐中药配方颗粒,尤其进入2022年4季度,标准转化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药企备案进度明显加快,国标配方颗粒获批品种已有较大增加,医疗机构也已开始更新国标编码,产业规范化程度提高,医保及销售政策逐渐明晰。从各个方面来说,市场都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一重要节点上,征求意见稿出炉,这对相关上市公司有何影响?会影响其业绩吗?中药配方颗粒市场是否会因此而收紧,未来发展是向上还是向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标准化进程加快,中药配方颗粒有望迎行业拐点

对于中药配方颗粒拟被纳入清单的消息,已有媒体就此事向相关公司进行咨询。以岭药业方面表示,中药配方颗粒本就不允许网上销售,所以对公司影响不大。中药配方颗粒与大众所了解的感冒冲剂等颗粒剂等有较大区别,中药配方颗粒可以理解成是中药材的一种形式,其管理方式与中药饮片一样。

红日药业也称,中药配方颗粒本就是处方药,根据医嘱才能开出来,平时喝的感冒药颗粒属于冲剂,是中成药。

这样看来,中药配方颗粒拟禁止网售,对相关企业的影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实际上,中药配方颗粒虽然未出现在《药品管理法》中,但相关文件一直在强调“不得院外销售”。

2021年2月,《国家药监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关于结束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的公告》明确,中药配方颗粒不得在医疗机构以外销售。各地方也有相关文件,如今年10月7日,河北省医疗保障局发布的《关于做好中药配方颗粒挂网采购和医保支付工作的通知》就指出,中药配方颗粒不得在医疗机构以外销售。

从监管角度看,包括本次征求意见稿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是国家对中药配方颗粒行业发展的一种规范。究其原因,2021年2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局、国家卫健委及国家医保局联合发布《关于结束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的公告》,标志着中药配方颗粒20余年的试点时代迎来结束。

为规范统一国内市场,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的标准认定,国家开始陆续分批次批准中药配方颗粒的国家标准。2021年4月,国家药典委员会正式批准颁布了“第一批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160个)”,标准化进程开始加速。

目前,中药配方颗粒行业正处于新旧标准转换阶段。在这过渡的关键时期,中药配方颗粒市场极有可能出现一些混乱现象。具体来看,今年上半年以来,由于企标、省标向国标切换升级,以及药企在各地备案进度参差不齐,中药配方颗粒业务增速普遍承压;且受疫情影响,各地推进产品切换的进度延缓,中药配方颗粒市场销售下滑严重。

比如红日药业作为中药配方颗粒首批试点企业,上半年业绩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根据其2022年半年报,红日药业实现营收33.12亿元,同比下滑5.01%;净利润3.52亿元,同比下滑19.56%;扣非净利润3.11亿元,同比下滑26.72%。而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中药配方颗粒和医疗器械产品业绩萎靡,其中中药配方颗粒及饮片营收16.29亿元,同比下滑9.50%。

实际上,中药配方颗粒业绩下滑的远不止红日药业一家。早期试点的多家企业,如中国中药、华润三九等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销量下行。

中国中药2022年半年报显示,其中药配方颗粒业务营收27.62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46.7%,同比下降49.1%;毛利17.02亿元,同比下滑56.1%。对于营业额接近腰斩的原因,中国中药在2022年半年报中解释称,目前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及省级标准公布及备案品种不足,终端组方受限,影响本期销售。此外,部分医疗机构由于新政策实施初期企业标准产品储备充足,本期终端需求阶段性减少。

华润三九的2022年半年报虽然并未单独列示中药配方颗粒的业绩情况,但其在近期回复投资者调研时表示,公司在年初预计了中药配方颗粒将面临国标切换,业务会遇到阶段性困难,如成本上升、产品提价和国标、省标落地方案、进度等。从前八个月情况来看,处方药业务中,国药业务略有增长,主要是饮片业务带动,“剔除饮片业务后,配方颗粒业务有一定下滑,主要在于三季度配方颗粒业务外部销售备案进度低于预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承压只是短期现象。随着新国标、省标品种的生产和销售持续落地,中药配方颗粒企业的阶段性调整已接近尾声。国家药典委已经发布了合计246个国家标准,中药配方颗粒标准化进程不断加快。

与此同时,相关药企在各地的备案进度也在明显加快。有机构研报显示,截至9月,中国中药旗下天江、一方备案总数居前,天江、一方、华润三九、红日药业在各省平均备案数(国标+省标)分别为317、295、236、274个/省。国标方面,头部4家企业国标备案数目接近,均已基本完成已出国标品种在各省的备案工作,天江、一方、华润三九、红日药业在各省的平均国标备案数分别为198、197、181、194个/省。

今年8月,中药配方颗粒又一项利好政策落地。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印发医保中药配方颗粒统一编码规则和方法的通知》,在中药饮片编码规则基础上,借鉴西药、中成药编码规则制定了中药配方颗粒编码。此举进一步促进中药配方颗粒产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实现监管的可溯源,加速规范全国市场医保支付标准。

多重利好因素叠加之下,中药配方颗粒即将结束混乱期,有望迎接行业新拐点。可以预测,企业前三季度清理完企标、省标库存之后,将在2022年三四季度开始逐步实现国标产品的放量。中药配方颗粒业务将逐渐回归常态,带动相关企业业绩修复增长。

标准换档期下,中药配方颗粒竞争格局重塑

由于试点限制,最初全国仅有6家企业拥有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资格,后随着河北、浙江、黑龙江、吉林、安徽、陕西、河南、山东、江西、广东等多个省级试点逐渐开放,更多企业相继入局,但份额相对较小。

截至目前,中国中药、华润三九、红日药业等最初的6家国家级试点企业仍占据绝大多数市场份额。其中,由于试点企业江阴天江、广东一方均被中国中药收购,中国中药成为配方颗粒领域的龙头。

在天地云图大数据统计的2021年中药配方颗粒销售数据中,中国中药、红日药业、华润三九占比分别为53.6%、17.2%、12%,TOP3所占市场份额高达82.8%。中药配方颗粒市场整体呈现“6+N”格局,市场集中度高;而六家头部企业中又呈现一超多强的格局,龙头效应逐渐显现,先发优势明显。

而随着市场扩大,越来越多企业进入中药配方颗粒赛道,如今的中药配方颗粒市场已不仅仅是“头部玩家”之间的游戏。红日药业曾在2021年报中指出,中药配方颗粒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多家企业进军中药配方颗粒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市场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试点企业:布局抢先,全产业链控制能力明显

目前中药配方颗粒头部企业先发优势明显。

以中国中药为例,作为我国老牌中药企业,中国中药于2015年收购天江药业及其子公司一方制药,借此切入中药配方颗粒赛道,并快速成长为行业龙头企业,目前拥有生产品种700余种。

2016-2021年期间,中国中药营收由65.33亿元增长至190.53亿元,CAGR为23.87%;净利润由10.87亿元增长至21.23亿元,CAGR为14.34%。中药配方颗粒是中国中药最主要的业务板块,收入占比常年在60%以上,营收由2016年的43.59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32.34亿元,CAGR达24.87%。

抛开政策导致的短期业绩下滑,中国中药在中药配方颗粒领域仍然具有显著优势。一方面,公司中药材供应稳定、品种丰富,截至2022年6月30日,通过自建和共建的方式已在全国22个省市设立了共207个符合GAP 标准的中药材基地,种植面积超15万亩,品种涉及75个;同时,由于广泛参与国家标准制定,中国中药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行业领先,在目前发布及公示的近250个配方颗粒国标中,中国中药起草129个,位居15家标准提供单位之首。

来自中国中药官网

红日药业成立于1996年,2010年凭借收购国家级试点企业康仁堂,正式进入中药配方颗粒行业,目前参与制定112个国标。从业务来看,中药配方颗粒是公司最主要的产品,收入占比维持在50%左右。2016-2021年,红日药业中药配方颗粒(含少量饮片)业务收入由18.77亿元增长至42.35亿元,CAGR为17.67%。

在产能布局方面,红日药业优势显著。近年来,红日药业持续拓展药材种植基地建设,保障药材品质稳定,形成满足高质量中药配方颗粒生产的内控质量标准,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布局8个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基地、163个种植基地,建立了从药材、饮片、提取、制剂、包装、销售的全过程追溯体系,实现了配方颗粒全品种溯源。

值得一提的是,红日药业旗下配方颗粒品牌康仁堂,拥有产品超过600种,基本涵盖了中医临床使用频率最高的所有品种。其产品和服务遍及31个省区,覆盖北京市内医院60余家、外省医院800余家,并进入北美、欧洲、澳洲等国际市场,遍及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红日药业产业基地建设,来自红日药业官网

华润三九亦是我国老牌中药企业,2002年被选为国家中药配方颗粒的试点企业。中药配方颗粒是华润三九近年来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目前共有30余个种植基地,999中药配方颗粒拥有近700个品种,市场覆盖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000余家医院与医疗机构。另外,华润三九内部生产、产品准备推进较好,国标品种、省标品种已经基本可以满足临床需要,预计明年配方颗粒业务会在今年低基数的基础上实现较快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入局者:由点及面,不断打开成长空间

中药配方颗粒赛道的老牌玩家中,除拥有国家试点资质的六家企业以外,还有不少省级试点企业,如神威药业、佐力药业等。此外,多家上市公司也积极布局中药配方颗粒市场,包括益佰制药、珍宝岛、吉林敖东、太极集团、香雪制药、以岭药业、精华制药等,目前已有多家药企开始代理招商。

原省级试点企业神威药业,今年上半年营收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尤其是中药配方颗粒,营收达到4.69亿元,同比增长45.65%;2022年7月,其中药配方颗粒单月含税销售额更是超过亿元。

2013年起,神威药业大力发展中药配方颗粒业务,并于2014年和2018年分别获得了河北省和云南省的试点资格,目前已进入福建省的挂网采购。和头部企业一样,神威药业先后在吉林、山东、河北、新疆等地建立了10余个符合国家中药材种植标准的绿色中药材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超过20万亩,以此抵御中药材价格上涨或供给不足的风险,加强成本控制,保证产品供应稳定。

在此基础之上,神威药业与多个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合作,先后建立河北省中药配方颗粒技术创新中心、南省中药配方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中药配方颗粒重点实验室等众多科研平台,承接和完成了多个国家级科研项目,并且构建了完备的科研体系。目前,神威药业在中药配方颗粒上已累计投入10多亿元,研发投入长年占销售收入的5%以上。

通过丰富的配方颗粒品种布局,以及专攻部分省市市场的发展策略,神威药业中药配方颗粒业务一直保持快速增长,营收由2016的3541万元增长至2021年的6.93亿元,CAGR达81.24%;营收占比也由1.78%提升至21.48%,中药配方颗粒成为公司业绩主要增长点。

来自神威药业官网

以岭药业自2019年起开始培育中药配方颗粒业务,销售业绩稳步增长。与头部企业的发展路径类似,以岭药业通过增加中药配方颗粒药材基地数量、扩大中药配方颗粒产能、增加销售团队等举措紧抓市场机遇,2021年中药配方颗粒收入实现0.95亿元,同比增长280%,预计未来数年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在10月28日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以岭药业提到,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配方颗粒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较好。目前,公司正按计划有序推进中药配方颗粒的研发工作,已完成国标及河北省标共计400余个品种的研发,其他品种也在快速研发复核备案中。

作为新入局玩家,以岭药业也选择了通过参与省市挂网采购增加销量,提高市场参与度的路子。根据《河北省医保局关于开展重要配方颗粒规范挂网的通知》,以岭药业第一批共申报成功349个品种(国标188个,省标161个),第二批挂网申报进行中,新增申报55个品种。

其2022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业绩保持营收净利双增长,前三季度总盈利超去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3.80亿元,同比增长7.4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6亿元,同比增长40.9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65亿元,同比增长49.32%。

综上来说,龙头企业实力雄厚、适应力强,在上游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质量标准控制,以及下游终端渠道能力等产业链各环节上都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虽然短期内业绩均有不同幅度下滑,但他们护城河仍在,依然能够很好应对行业各种变化。

从投资角度看,中短期行业竞争格局不会出现剧烈变化,随着国标数量逐渐扩充,备案数量更多、生产方面更具优势的龙头会首先受益。不过,后入场企业虽然竞争难度较大,但并非毫无发展机会,长期来看,中药配方颗粒市场将会出现多家全国性厂家以及部分地方优势企业,竞争相对有序,市场新格局有望迎来重塑。

千亿中药配方颗粒市场扩容可期

随着行业进入新的发展轨道,中药配方颗粒领域无论从供给端、需求端,还是支付端,都释放出重大利好。

供给端方面,企业之间的比拼和较量在大方向上促进了行业竞争格局优化及加快成长;具体到企业,这刺激了备案进程的加快,极大程度上增加了中药配方颗粒产品的有效供给。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中药生产品种700余种,华润三九和红日药业为600种,神威集团700种,且多数企业都表示还有更多品种正在快速研发复核备案当中。

需求端则更为利好。

从终端渠道来看,2021年11月16日,《关于规范医疗机构中药配方颗粒临床使用的通知》使配方颗粒的使用终端由二级以上中医院拓展至所有具备中医执业的各级医疗机构(药店除外),销售范围扩宽至基层市场,带来更多增长空间。

中药配方颗粒在院内的使用呈快速上升趋势,就是市场需求大幅扩容的一个生动缩影。根据某医院的销售数据,中药配方颗粒2019年的销售额就已占到中药饮片及配方颗粒销售总额的66.7%,中药配方颗粒销售量也已占到中药饮片及配方颗粒销售总量的61.8%,上升趋势均远超中药饮片。

同时,根据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2020年国内基层医疗机构为97万家,占全部医疗卫生机构94.8%。在规划的引导下,中药配方颗粒销售渠道拓展幅度较大,加上近年来国内医疗卫生机构数量保持增长趋势,有望为中药配方颗粒带来更强的增长驱动力。

目前,我国中药饮片市场规模在2000亿左右,中药配方颗粒占饮片市场份额约20%。参考日本及中国台湾地区等配方颗粒发展比较成熟的市场,其配方颗粒的市场份额占比达到70%以上。国内配方颗粒渗透空间极大,未来随着标准化的完善,中药配方颗粒的运用进一步拓展,替代率有望达到50%以上。

支付端上,根据《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4126号建议的答复》,未来中药配方颗粒开展集采的可能性较大。从目前医保情况和政策趋势来看,随着国标实行、配方颗粒进入省级平台挂网,未来将有更多省份把中药配方颗粒纳入省级医保,最终有望纳入国家医保体系。而医保覆盖范围的拓宽有利于增强终端支付能力,将推动中药配方颗粒市场不断扩容。

事实上,目前已有多省明确中药配方颗粒被纳入医保。今年8月,安徽省医保局、人社厅、药品监管局联合印发《关于将部分中药配方颗粒纳入我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的通知》,将巴戟天等343个中药配方颗粒(其中符合国标196个、省标147个)纳入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早在2022年3月14日,福建省就申请中药配方颗粒挂网采购。从最终的入选名单来看,共有2654个药品品规参与挂网,基本涵盖了在福建公立医院销售的全部中药配方颗粒品种。另外,北京、安徽、山东、上海、新疆等地也都有类似的文件发布。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是在为中药配方颗粒的集采做铺垫。不过目前看来,由于标准不统一、中药材价格波动幅度大等难点,短时间内不会全面铺开,或将在未来几年通过分批次的方式实现。

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数据统计,2021年我国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规模达到252.45亿元,同比增长32.87%,近年来行业增速明显快于整体中药工业。考虑到可及性大幅提升、未来医保等支付政策的支持等因素,中药配方颗粒有望打开千亿市场空间。

而回到中药配方颗粒拟禁止网售事件本身,这只是中药配方颗粒行业发展趋向规范、监管体系愈发健全、市场需求不断释放的一点表征。

对于头部企业来说,虽然征求意见稿本身并不会对中药配方颗粒业务产生很大影响,但经历过上半年的业务阵痛,接下来最重要的是在稳固自身市场份额及领先优势的同时,加快推进国标品种的生产落地研究、销售备案工作,以此提振市场信心,尽快使中药配方颗粒的市场销售恢复至国标切换前的规模,并实现相对增长。

此外,由于过渡期内行业必然存在变化,企业还需要寻找一些新的增量来避免整体业绩下行,不至于让投资市场对企业经营状况失去信心。如华润三九就表示将增加饮片业务,一定程度弥补配方颗粒业务下滑的影响。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未来庞大的市场放量是他们的重要机遇之一,可以参考从“点上开花”到“面上拓展”的推广方式,通过以价换量,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此外,可以在研发技术上加大投入,实现品质促进销量、销量树立口碑、口碑反哺品牌的发展路径。如佐力药业近年来不断加大对中药配方颗粒的研发力度,其申报的“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化及临床应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于2017年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中药配方颗粒科研专项并取得中药配方颗粒的《药品GMP证书》。相关业绩也证明了“小而美”的可行性,2022年上半年佐力药业营收2.17亿元,同比增长50.69%。

综上看来,一个千亿规模市场即将起航。随着市场持续快速扩容,我国中药配方颗粒市场将会朝着更加完善合规的方向稳步推进。而在市场竞争格局中,中药配方颗粒行业的未来发展必然充满了变数和可能性,关键还是要看相关企业能否修炼好内功,稳步提升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