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席加省 资深国资国企研究专家

拥有18年以上的国企改革、管理咨询经验、企业高级管理工作经验,常年活跃在国企改革一线,深度服务客户超过100家,执行咨询项目超过200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开发区责无旁贷。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和产业发展的主引擎,开发区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化建设方面将发挥着日益重要的战略作用。

但传统模式下的平台公司并不足以承担开发区赋予的重任。

传统上,开发区下属的平台公司职能单一,难以摆脱依赖管委会输血的被动局面,自身严重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业务单一,主要是以地方政府的公益性项目建设为主,业务多而杂,甚至盲目多元化;投融资模式错配,对管委会依赖大,难以形成有效循环,融资越多、债务压力越大,累积风险越高;其盈利模式模糊,缺乏有效的收入、现金流、利润来源,经营质地低,经营效率低。

但作为开发区下属的平台公司,相对一般地方政府下属的平台公司,劣势更多。尤其是近些年来,产业转型升级趋势越来越明显,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发区面临着新一轮的产业竞争,传统招商模式不灵了、同质化的产业园区建设不行了、低水平的产业服务体系不管用了,这倒逼开发区改革,而开发区改革也对下属平台公司转型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一轮的产业竞争,大浪淘沙不进则退。对开发区如此,对开发区下属的平台公司也是一样。平台公司必须要思考:如何转型升级才能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市场主体,才能成为开发区可信赖、可依靠的保障力量?

显然,这就要求平台公司立足开发区、放眼产业链,谋求自身商业模式的创新与机制的市场化转型,突破开发区的地理空间限制,充分利用好自身资源,把握好发展的良机,以“产业为本、服务为王”为原则,实现在“二次创业”中的跨越式发展。

01

全产业链运营服务商:轻重结合、一体两翼

产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是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在一定的地理空间内实现产业要素聚集,推动产业竞争力提升。

当前,开发区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传统的粗放式园区扩张和产业招商已经成为过去式,土地和生态资源日益稀缺,优质企业和优质项目日益稀缺,产业生态化、产业全链条化日益成为趋势。开发区也必然要从外延式的粗放式扩张向全要素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发展方式转型。这种转型,要求的是开发区实现高质量发展,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建设、运营,实现在一定空间下的产业活动和生产要素的科学匹配。

那么,对于平台公司来说,其发展模式也就必然要加快转型升级,以产业为本,重新构建新商业模式。

传统上,平台公司的商业模式实际上是构建在基础设施+土地这双轮驱动上的,是典型的重资产模式:资产规模大、融资能力强、项目数量多等。当然,这种发展模式也让一些起步早、资源禀赋好的平台公司迅速完成了资产积累,造就了一批资产规模大、融资能力强、项目运作能力强的平台公司。甚至有些平台公司凭借先发优势率先从土地财政模式下走出来,逐步实体化、市场化经营,实现了转型升级。

但面临新一轮产业竞争,平台公司必须要构建轻重结合的经营模式,摆脱单一的重资产模式。围绕全产业链运营,平台公司的“重”业务主要是资金密集型业务,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土地经营、标准厂房开发建设、商品住宅开发建设、商业设施开发建设等。平台公司的“轻”业务主要是智力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业务,包括产业招商、园区物业、园区餐饮服务、资本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

全产业链运营服务商该怎么实现?一体两翼”是关键点。

“一体”是指以“产业链”为核心。所谓“产业链”是指平台公司要围绕开发区确定的战略产业做布局、谋经营,打通产业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园区开发、产业园区建设、产业园区运营、入驻企业服务等,真正成为支撑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力量、产业服务集成商。

那么,作为全产业链运营服务商,平台公司实际上就需要锚定特定的产业,深耕产业链的上下游,成为产业专家,聚焦全球甚至全球的产业资源为开发区服务,从而突破地理空间对产业发展的限制,成为产业要素的整合者、培育者。

“两翼”是指:资本、品牌。这两个支点也是两大稀缺要素。平台公司要摆脱传统的土地为王、资源为王的认识,要强化提升资本、品牌的运营能力,以资本形成产融互动的模式,助推产业发展,以品牌打造自身的强势资产,实现产业链运营能力的全国甚至全球复制推广。

第一,资本。产融结合,强化各类资本的融合、协同,打造基于开发区战略产业的专业化产业资本运营模式,打通资本市场,助推创业型、成长型、龙头型企业发展,是平台公司必须要走的路。

因此,平台公司应该以专业产业投资公司、产业基金等模式,立足开发区的区内优质企业、优质项目,着眼于产业链的供应链、技术创新等环节加强资本运作。通过控股、参股、并购重组等方式补齐开发区产业服务短板,打造开发区共享的供应链平台、共享创业平台、共享技术创新平台、共享渠道等,助推区内企业发展。

第二,品牌。对于平台公司来说,产业运营服务品牌尤为重要。打造园区运营品牌,能够让平台公司从重资产模式转为品牌为先的轻资产运营模式,有利于平台公司突破地理空间限制,实现管理模式和管理经验的输出,从而实现跨区域复制和发展,打造“品牌统一、各有特色”的多园区发展模式。

在品牌化发展上,平台公司可以是单品牌模式,也可以是多品牌模式。单品牌模式就是平台公司的园区运营以一个品牌实施,品牌涵盖了平台公司所有的业务,也可以采取主副品牌模式。这种模式的品牌推广成本低、推广难度小,但品牌专业化程度较低。当然,平台公司也可以采取多品牌模式,比如物业品牌、孵化器品牌、人力资源服务品牌、创业投资品牌等。

02

轻重结合的发展模式:现代服务业是重点

重塑发展模式,平台公司有其特殊性。无论如何,平台公司都是开发区的平台公司,要完成开发区赋予的战略任务,服务开发区是第一位,不能盲目跨区域发展,也不能只盯着经济效益,挑肥拣瘦。

对于开发区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完善、产业基本成熟、园区空间饱和的开发区,平台公司应该是加快向轻资产模式转型,打造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现代产业服务品牌,平台公司的工作中心和业务增长点应该放在园区服务上,加快园区服务品质升级,加快智慧园区建设,有组织的推动园区的品牌及管理模式输出,有计划的引导产业的外溢。

当然,对于正处于对招商、资金需求比较大的开发初期、成长期的开发区或开发区的专业产业园区来说,不能一味地追求轻资产化,而应该“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招商和融资、开发和建设,一手抓运营和服务、资本和供应链,要充分激活各要素,加快推动“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过程,提高财政资金的市场化利用水平,以混改等方式提高社会化资本的参与程度,满足开发区的开发建设的需要。

归结起来,平台公司要成为现代产业服务集成商,以开发区的产业服务为核心,打造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适应现代人和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文化含量的服务业。具体到产业上,就包括规划、招商、入驻服务、孵化器、创业空间、人才公寓、人力资源服务等各种类型的服务方式。

总结来说,平台公司的现代产业服务业务主要包括四大类:基础设施服务、资本服务、企业增值服务、技术服务。

第一,基础设施服务。基础设施服务是“硬件”,是关系到入驻企业经营成本和产业链竞争力的关键。因此,平台公司务必要以产业链的需求为核心,打造企业“愿意来、留得住、过得好”的产业载体。这个载体是通过产业园区这个特定空间的规划、开发、建设、运营来实现的。

平台公司要以产业全生命周期的运营服务为核心模式,打造入驻企业集科研、办公、生产制造、仓储物流、商务、娱乐、生活等为一体的入驻企业生态体系。在这样的模式下,平台公司应该涉及的业务就包括标准化厂房、写字楼、众创空间、人才公寓、酒店、住宅、商业综合体、餐饮娱乐、交通、停车、通讯、安防、健康医疗等各个业务板块,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产城融合、职住平衡”。

第二,资本服务。资本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推动开发区资本聚集,提高资本能级,引入优质资本及优秀机构是开发区解决企业发展资金问题,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不过,资本绝不是融资化债这么简单,平台公司在资本运营上应该摆脱传统的重融资轻投资、重债权轻股权的传统发展模式,走入IPO、并购重组的新资本时代。

平台公司应积极开展直接股权投资、创业投资、产业基金等产业投资业务,培育专业队伍,积极以并购重组等方式解决业务超常规发展问题。有条件的平台公司应积极介入供应链、融资租赁等业务,实现与自身业务的有机结合,打造全方位、全周期、全链条的多功能资本服务体系,提升资本创新、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

第三,企业增值服务。入驻企业不仅需要“硬件”,也需要“软服务”。尤其是创业型、成长型企业,对财务、人力资源、法律、企业管理、培训等方面的需求越强烈。平台公司应积极协调、整合各方资源,创新服务模式,结合信息化、数字化手段,为入驻企业提供专业化的增值服务。

企业增值服务应坚持“服务平台化、运营专业化”的原则,广泛引入国内外一流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咨询机构、培训机构、人才服务机构等入驻开发区或在开发区设立分支机构。平台公司可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式与专业机构实现融合发展,共同为开发区入驻企业提供专业服务。

第四,技术服务。摆脱产业低端化、空心化、离散化的不利局面,创新驱动是关键。平台公司应围绕开发区的战略产业,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市场化的技术支撑体系和创新服务体系,引入人才、技术、机构,打造服务平台,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基础保障。

一方面,平台公司应积极协调开发区出台鼓励创新的相关政策,设立引导资金等,并坚决贯彻落实到位;另一方面,平台公司应积极整合资源,引入高科技企业、研发机构、科研院所等,打造创新平台;最后,平台公司应积极引入高层次的研发人才、优秀团队,激发人才的内生动力,推动产业竞争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