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诗教?我还真没有什么具体的依据把它说得清楚,我只是觉得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通过诗歌实施教化的国家,从孔子到今天有着将近三千年的诗歌文化传统。所以,我想,这种以诗歌为教材的文化传统应该就是诗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央视主办的“中国诗歌大会”上的一位嘉宾说“诗教,使人温柔敦厚嘛”!听了这句话使我陡然感到,诗教难道就是这样解释的?我立即“摆渡”了一下“诗教”这一词条,果然大体也是这么简单一个解释!

这下我就惊呆了:如果电视节目中嘉宾的说法还有在意不在意的误差,但是作为一个国学的重要词条却如此简单,我真的惊呆了!因为,我不会相信像诗教这样的词条会如此简单!就算诗教有使人温柔敦厚的教化作用,但使人温柔敦厚也仅仅是诗歌教化的一面而已,怎能概括出诗歌的多重社会功能和多重文化功能呢?

于是我试图从《辞海》上看一看,是怎么解释“诗教”的。《辞海·诗教》的全文如下:

《礼记·经解》:“孔子曰:入其国,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据唐代诗学家孔颖达《礼记正义》的解释,《诗经》中的作品虽对王室政治有所讽刺,但并不作直接、尖锐的揭露,故教人以温柔敦厚。这种说法同《诗经》的实际内容并不完全相符。由于儒家竭力提倡,在封建社会影响很大。

《辞海》里对“诗教”一词的解释虽然简练,但是脉络清楚。

第一,指出诗教一词源于《礼记·经解》,

第二,我们现在通行的诗教一词的意涵,实际出自唐代孔颖达《礼记正义》对孔子那句话的诠释。

第三,《辞海》对孔颖达的诠释是不满意的。这虽然是1979年版的《辞海》,但我对《辞海》的意见还是特别满意的,因为,我们目前在网络时代,还搜索不到有关诗教的讨论或者新的诠释,而《辞海》已经能够批评孔颖达的片面解释,显然是弥足珍贵了。

我以为,孔颖达对“温柔敦厚,《诗》教也”这句话可能是有一些误解的,主要是“《诗》教也”这三个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从孔子的一贯的有关《诗》的社会功能的评价来说,“《诗》教也”这句话,绝不可能是像孔颖达所解释的那样。例如,孔子在《论语》中,就提出过“群、观、怨”的思想,怎么入其国《诗》就只剩下“温柔敦厚”一条了呢?

尽管《礼记》是西汉末年的学者二戴所作,有关孔子的言论来源我们也就不问其信否了,但是依据《礼记·经解》的上下文的语义来看,我以为“《诗》教也”这三个字,句读应该是“《诗》(也),教也”的意思。

这就是说,孔子认为,如果到了他们那个地方(国),那里的人,不骄不糙,彬彬有礼,为什么?这是他们读诗,是有教化的呀。对于孔子说“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这句话,我们不评论是不是对诗歌价值的全面评价,但孔子对于诗歌具有教人“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的这个必然关系的说法,还是能够反映出对诗歌的主要社会特征的概括的。

我这里把《诗》解释为读诗,学诗,而把教解释为与《诗》相关的以他文教,是说是诗和其他教化共同作用,才产生了使人温柔敦厚的淳朴民俗,这正是孔子大力推行儒家文化教育所希望得到的一个例证,所以孔子很推崇《诗》的社会功能和教化的功能,同时,也没有忽视其他的教育功能。教,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的地位,如果仅仅以《诗》就能使人温柔敦厚,孔子何必还要教以“六艺”呢?

《礼记•经解》完整的一段话,似乎也是这个意思,不妨我们看看这段话是怎么说的:

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疏通知远而不诬,则深于书者也。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也。絜静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也。恭俭庄敬而不烦,则深于礼者也。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也”。

孔子“其教可知”正是《诗》、《书》、《乐》、《易》、《礼》、《春秋》这数种被儒家所推崇的经典教材。

《诗》是中国深刻的文化传统,这一点没有错,也可以使人温柔敦厚也没有错。唐代的诗文化更是汉代以来最发达的时期也没有错。

但是,仅仅以《诗》达到教化天下的目的,应该说,那是任何时代的学者也好,统治者也好都不敢轻信的。

再说,正如《辞海》里所说“这种说法同《诗经》的实际内容并不完全相符。由于儒家竭力提倡,在封建社会影响很大”。第一,《诗经》里面的作品内容,是思想丰富多样的,既有歌颂和平的,也有激发爱国斗志的,例如《秦风》中的“如可赎兮,人百其身”就不是温柔敦厚型的诗歌,而是悲壮的呼号之歌了。

因此我认为,二戴所谓“《诗》教也”这句话本来的意思应该是指施之以《诗》和其他的文化礼制,就可以使人文质彬彬,温柔敦厚,获得全面的心身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正是推行儒家教化思想的不二选择。但是经孔颖达的诠释以后,就成了仅仅是指诗歌的教化作用之大了。这应该说是对经典原典的一种实用性思维,而不是原典的精意。

《诗经》是中国最早和保留时间最长的教科书。《诗经》一般认为成书于周初,我个人也认为应该产生在周初到春秋前期的一段时间里。这与周朝开始重视发展教育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所以,中国的教育,应该说从周朝才开始,因此,也就需要一定的教科书,《诗经》就是最早的教科书之一。

可能之后对《诗经》也是有一定的新作补充和修订其中的,所以,能够收录几百年的作品。但孔子以后,作品的规模就基本定型了。至少儒家所使用的经典教科书,就是现存的《诗》三百。

《诗经》作为教科书,不是偶然的。据孟子说,中国的学校夏代已有,我觉得不可能那样早,孟子的说法有一定的猜想性。因为,至少夏代办学的条件还不成熟。首先是教科书的问题。夏代应该在应用文字,但是,作为教科书的文字普及应用,我们至今找不到产生在夏代的证据。即使到了商代,大概也不可能出现文字化的教科书。

因为教科书的文字载体,比如竹简我们至今还没有发现夏商时代的实物遗迹。但是,周初是有这个可能的。

第一,周人对文字的使用本来是落后于商朝的,但周人取得国家统治权以后,很快就成为先进的文字使用国。因此,周代对文字的运用是有所扩大的,使用文字的人数比商代明显增加了数百倍,这一时期产生文字的载体——竹简的可能性很大。

第二,周初会出现贵族学校的。例如,周公要推行礼制,没有教育体系的支持,礼制的建立是不会持久的。所以出现学校,当然就在客观上具备了需要教材的社会需求。国家教育除了急需的官吏体系的培训,首先受到全面教育的无疑是儿童,运用诗歌作为儿童教育启蒙,这是最合适的教材。

因为诗歌口作为最早的头文学,其生命力很强大,又与文字很容易亲近,也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因此,把诗歌这种文化体裁作为教材,就很容易成为一个施教传统。这就是以诗歌为教材的诗教之始。

到了孔子时代,周代的文化教育体系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从受教育者最初的贵族,普及到了士大夫上层,孔子办学是对官学体制的平民化普及。

孔子的办学体制应该与贵族学校体系没有什么差别,反而他丰富和改造了教材,也把受教育的对象,从贵族下降到士族和平民之中。其中对《诗》的删改就是一个例证。经过删改的《诗》应该说内容更加丰富集中,这就为儒家获得优良的施教教材奠定了基础。

后来,在历代的教育体系中,都没有把“诗”的教育功能去掉,于是,中国形成了一个崇尚诗歌的国度,诗的教化作用确实存在,但是,没有其它文学和文化的支持,只有诗歌,也不会使人温柔敦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