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没有看过《三块广告牌》这部电影,也没有看过相关简介的话,看到这个电影名字,你会想到什么?可能会联想到它是一部商业片,或者是爱情片,甚至是喜剧片。还可能会通过这个电影名字产生一些自主联想的电影情节,但应该很难想到,这部电影的内容其实是一段关于生活的“思考”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影、舞台剧、小说都有一个共性:在大幕拉开之前,我们不知道,它将带给我们怎样的一个世界,讲述怎样的一个故事,这是看电影很有趣的地方。而这一点,恰恰和我们的生活颇为相似,没有掀开明天的“盖头”之前,谁都无法准确预知明天到底长什么样。

《三块广告牌》讲述的是一个绝望的母亲米尔德丽德因女儿惨遭奸杀而追凶无果,无奈之下在路上竖起三块广告牌与警察局对峙。这三块广告牌,就像是投进平静湖水里的石头,让整个小镇泛起了阵阵涟漪,随后发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这个过程改变了很多人。最后终于找到了真凶,但是电影却用隐晦的手法告诉我们一个事实:现实生活犹如浓雾,你永远得不到真相,能得到的只是个结果。

1、迷雾重重

电影的开头就是一片迷雾,在浓雾之中隐约看到,一条公路旁边矗立着三块又大又高的破旧的广告牌,广告架子上面残破不堪的广告图片和标语。影片中迷雾散开,电影中讲述的故事正式开始。

但整个电影的迷雾才刚刚开始,故事情节都在一层层迷雾中展开……

先是女主角米尔德丽德向广告公司租下了这三块从1986年开始闲置的地处偏僻的广告牌,这种地方的广告牌显然并没有什么商用价值,是什么原因让米尔德丽德花这么大的费用租下来了呢?

米尔德丽德租下三块看板之后,写了三句话“怎么回事,威洛比警长?”“还没抓到凶手?”“惨遭奸杀!(强奸至死)”红底黑字,异常显眼。原来她是想用广告牌来施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着广告牌的效应开始显现,身患癌症的威洛比警官感受到了舆论压力,当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米尔德丽德同样也受到了被质疑的压力(因为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人会自觉地分为两拨,一拨站在米尔德丽德这边,一拨就会站在威洛比警官那边)。而就在此时,威洛比警长开枪自杀了,他是因为案件自杀,还是因为癌症自杀,还是因为舆论压力自杀?

警长在死之前,给米尔德丽德交了一个月的广告牌租金;死后留给妻子的信中说自己是因为害怕面对癌症所以选择死亡,留给女主的遗言中说自己的死和她的广告牌没有关系,可他真正的自杀原因,电影似乎给出了解释,又似乎是没有。

2、愤怒会招致更大的愤怒

影片充满了各种暴力、焦躁、直白、愤怒的交流,几乎每个人物的语言中都会加入F开头的话语。整部电影的观感是压抑和冷酷的,电影中没有任何人有过温暖的笑容,哪怕出现了笑脸,也是嘲笑和冷笑,没有一处是微笑。所以在这部电影里,你找不到温暖,只能看到冷冰冰的现实。

警长自杀

电影形成了一个愤怒怪圈:米尔德丽德用舆论暴力逼威洛比警长自杀了;因为警长的死,作为警长的下属兼朋友迪克森,怀着无比的愤怒把广告商韦尔比扔下了楼(他认为是广告牌造成了警长直接自杀);有人放火烧了米尔德丽德的广告牌(她怀疑是警察局干的),米尔德丽德因此放火烧了警察局,烧伤了迪克森。愤怒在不断地传递与反馈之中层层递进,进入了恶性循环。

显然用愤怒回击愤怒,只会陷入循环之中,那么最终是什么让愤怒怪圈最终找到了出口呢,是善良、宽容和友爱。韦尔比最终选择了用一杯橙汁,“回报”了迪克森的毒打;这杯橙汁和威洛比的遗言又让陷入“疯狂”状态的迪克森找回了自己,并用以德报怨式的“救赎”来回报米尔德丽德的纵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这句有名的格言就完整了:愤怒只会招致更大的愤怒,而爱和宽容会成为愤怒最好的出口。(冤冤相报只会无休无止)

3、比起真相,我们更容易得到结果

威洛比警长死后,有人纵火烧了广告牌,但是影片没提到过是谁放的火。最容易让人联想到的“嫌疑人”是迪克森,但他不太可能干这事,正如威洛比警长所说,他是个正直的人,只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而已。所以当迪克森看着报纸说出“放火可是纵火罪,如果自己还是警察的话肯定要抓到放火的人”时,他应该是认真的。当然你也可以认为是他放的火,说这话只是在掩饰自己的犯罪而已。

这部电影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以旁观者的角度去展现发生的一切,让观众自己去联系和判断其中的信息。这和生活场景很相似,我们会站在自己的位置上通过得到的各种信息,然后做出相应的判断,但这个判断是否还原了真相还是拼凑出了一个虚假的故事呢?有很多时候,其实都不会得到真相,我们得到的只是一个结果而已。

经过菲尔比的橙汁和威洛比遗言洗礼后的迪克森,在酒吧里不经意地听到了某个人酒后吐真言,绘声绘色地描述起强奸并杀害米尔德丽德女儿的情形。迪克森决定帮助米尔德丽德抓到凶手,他成功拿到了对方的皮肤,进行DNA比对,可最终新来的警长却告诉他说,那个酒鬼是个军官,不是凶手。面对这个说辞,影片中这个从警多年的迪克森的表现意味深长:足足愣了10秒钟。然后一口肯定地说,凶手肯定是他。当然这并没有用,因为比起真相,我们只能得到一个结果。迪克森把这事告诉了米尔德丽德,随后二人决定告别家人,出发去找军官。

出发之前

就在他们出发的时候,电影戛然而止。至于军官是不是凶手,他们出发后会不会找“凶手”,找到他之后会不会杀掉他,影片全都没有明确地给出答案。

生活一样,这一团团地迷雾,看似有答案又看似没有答案,全看自己怎么判断,我们能看到的只是一个又一个的结果。有时答案和真相其实也没那么重要,反而是结果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影片的结尾出现了这部电影里唯一温暖的场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米尔德丽德和迪克森带着枪和简单的随身物品,在温暖的歌声中出发了,就像是开启了一场旅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阳光明媚的寻仇之路

一切看似结束了,又看似没有结束,毕竟生活本就没有终点。

善良的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