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绍信老师千古!

马绍信试镜陈布雷,阴差阳错被选中演林彪

新中国成立后,电影界曾多次提出把三大战役的故事搬上大银幕,但以当时中国的财力物力,显然支撑不起如此史诗级的鸿篇巨制。

在后来的三四十年间,各大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不少优秀的战争题材影片,但其中却唯独缺少了最为重要的三大战役。

时间即将进入90年代,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它诞生70周年的纪念日,当时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的杨尚昆同志向总政和八一电影厂的同志提出,希望他们可以填补这个空白,拍好三大战役,向党的70岁生日献礼。

八一厂接到任务后,立刻就成立了剧本小组,同时,角色小组也随即奔赴全国各地,为影片寻找合适的特型演员。

在《大决战》三部曲中,《辽沈战役》是第一部,能不能一鸣惊人崭露头角,直接决定着全片的口碑乃至命运。剧本的打磨,宏大战争场面的调度,以及对片中历史人物的塑造都是对导演组的重大考验。

《辽沈战役》人物众多,仅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60多名,有戏份的小角色也多达六七十人。选好这些角色,是影片成功至关重要的一步。

从1986年开始,选角组就开始了全国范围的海选,经过两年的筛选,大部分人选都已确定,只剩下陈布雷的扮演者还有待商榷。为了敲定人选,副导演王力民专程回到老家黑龙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布雷

王力民拿出陈布雷的照片给自己话剧团的朋友看,希望他们能推荐一些形似的演员,他没有想到的是,好几个人都不约而同地说:这个陈布雷不就是马绍信吗?王力民大喜,立刻给马绍信写了一封信,让他给自己寄照片和简历。

当时的马绍信已经在鸡西话剧团里工作十几年了,演技出色,在当地小有名气,但由于话剧行业情况不好,他大多数时间都在家赋闲。

收到王力民的来信后,马绍信非常高兴,他按照要求寄去了照片和简历。

马绍信话剧舞台照

以马绍信的条件,出演陈布雷完全是绰绰有余,但他没有想到的是,10天之后,他收到回信,导演组给他的通知却是速来北京试镜林彪。

后来马绍信才知道,导演组本来已经确定了由演员田勇来出演林彪,但看到照片后,觉得马绍信在年龄方面更具有优势,所以才起了临阵换将的想法。

马绍信匆匆赶到北京,导演让他在林彪的20多场戏份中挑选两段准备试戏,马绍信挑选的是林彪在彰武车站犹豫的那3个小时。

该桥段是影片上集矛盾发展的高潮,导演在处理这段情节时别出心裁,巧妙地利用了火车头释放出的白色烟雾作为背景,让林彪在月台上缓缓踱步,好像身处云里雾里,借以表达林彪心中的困惑和犹疑。

随后运用大全景,罗荣桓向林彪走去,两人并肩踱步,将罗荣桓在关键时刻妥当帮助林彪的作用烘托而出。林彪沉默不语,思索片刻后突然回头,让刘亚楼记下自己新的部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短短的一场戏,林彪深沉果决,罗荣桓居中斡旋分寸得当,刘亚楼精干敏捷,林罗刘三人的性格和分工一目了然。

马绍信告诉导演,只要自己能把握好这场戏,就可以胜任这个角色。

这次试戏结束后,杨光远导演不置可否,而马绍信回到家后4个月都没有等到通知。

就在马绍信一家对此都不抱幻想的时候,马绍信突然收到了八一厂的消息:

角色已定,如能脱身,速来报到。

初登场不尽如人意,马绍信差点被上边换下

几经周折,马绍信终于被选中为林彪的特型演员。

马绍信深感责任重大,那段时间他常常一连好几个月钻在中央档案馆和中央军事科学院里翻材料,由于接触到的都是未解密的机密文件,管理人员不许他们拿笔记,不许录音,马绍信就运用了演员的专长,把那些重要的电报一份份背下来。

他还采访了接触过林彪的老同志,如苏静、阎仲川、林豆豆、刘亚楼的夫人翟云英、罗荣桓的夫人林月琴等等,力求精准把握这个角色。

马绍信所作笔记

最开始的时候,马绍信信心满满,觉得以自己几十年的话剧经验完全可以演好这个角色,但随着了解的深入,他越来越觉得林彪这个人物和自己的距离太大,难以把握,他的压力随之越来越大。

1990年6月,辽沈战役林彪的戏份正式开拍。分镜剧本的第一稿是,林彪在一片冰天雪地的户外坐着吉普车亮相,身边是浩浩荡荡行军的战士。路上一位炮兵连长指挥战士正在把滑到雪坑的野炮拉上来,林彪从吉普车上走下来让他交出手枪,并且不动声色地对他说:让你们纵队司令来取枪。

导演组最初对这个出场非常满意,但经过反复讨论,还是觉得这一幕不够亮眼,和人物的沉稳安静的性格不符。

最终他们舍弃了这个方案,改让林彪在指挥所的地图前用背影亮相,他倒骑在椅子上静静地凝视着地图,画外音是刘亚楼热情招呼其他人的声音,形成动静对比。林彪缓缓起身转过来,走到桌子前坐下,左手拿起电报,右手捻起炒黄豆送入口中。

这段镜头堪称经典,没有一句台词,就表现出了林彪喜静不喜动,沉默寡言的特点,一下子就将他的性格刻画了出来。

万事开头难,而且马绍信还是个话剧演员,之前从未接触过摄影镜头,拍了好几条之后,导演觉得他有些紧张不够松弛,无法体现林彪的神韵。

样片送到指挥组后,大家也都不满意,要是林彪这个至关重要的角色立不起来,整部电影就没有说服力,甚至就失败了。时间紧迫,有人建议赶紧换人。这么一来,马绍信的压力就更大了。

导演杨光远为了帮助马绍信,反复做他的工作,帮助他理解角色,放下包袱。

“林彪”在帽儿山阵地

这时,另一位林彪扮演者候选人也来了,杨光远决定让他们一起出外景,比较一下。可能是围观的人群让马绍信找到了在话剧舞台上的自信,也可能是长时间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这次外景拍摄,马绍信的表演博得了大家的认可。

相比之下,那位候选人明显气场不足,压不住场子。导演组让他往“罗荣桓”身边一站,他看起来像是罗的警卫员。

经此一战,马绍信终于开窍,随后一发不可收拾。他用近乎完美的表演诠释了林彪的名将之风,为中国影史留下了精彩的一笔。直到今天,他都是公认的饰演林彪最好的演员。

杨尚昆握手长达五分钟,马绍信版林彪一炮而红引轰动

经过五年多的艰苦奋斗,1991年6月,《大决战辽沈战役》如期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仪式。

首映结束后,杨尚昆等中央领导和片中的主要演员一一握手。期间,杨尚昆特地找到站在角落里的马绍信,夸他演得好。这次,杨尚昆和马绍信的握手长达五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杨尚昆握手

该片在全国上映后,引起的反响更为轰动,观众对于马绍信的关注度甚至远远超过了古月。

那段时间马绍信成袋成袋地受到热心观众的来信,其中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湖北老农民的来信,他大概以为林彪还活着,就以湖北老乡的身份向马绍信诉苦,说自己家的鱼塘被水冲坏了,向他借5万块钱。

而据马绍信的回忆,自己拍摄《大决战》两年半下来,总片酬也不过6300块钱,这笔钱即使在1990年也不能算太多。

该片为马绍信赢得了第十二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表演提名,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学会奖,百花奖最佳男配第二名等荣誉。马绍信塑造的林彪,获得了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可,为林彪这一角色塑造了蓝本,后辈的演员们纷纷效仿却至今无人能够超越。

主演大决战之后,马绍信片约不断,然而作为一位演员,他并不愿从此被束缚在林彪这一个角色上。

后来,他努力尝试了各种全新的角色,比如《铁血昆仑关》中的中村正雄,《黄土岭1939》中的阿部规秀,电视剧《林海雪原》中的座山雕等等,这些角色给了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他在《铁算盘办学》、《紫藤》、《界碑》等电视剧中饰演的农村老头形象,更可见其入木三分的演技。

成名后的马绍信初心不改,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谦逊低调,他很少接受采访,也拒绝到处出风头,除了拍电影,他就安安静静地呆在老家鸡西打磨演技,投身自己热爱的话剧舞台直到退休。

马绍信老师生活照

2022年3月14日,马绍信老师病逝于老家,享年86岁。

3月15日,鸡西文联发表唁电称:

“马绍信同志用艺术点亮生命,探讨人生真谛,用情感温暖人心,感悟艺术精神,他的荣誉载入了文艺史册。马绍信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敬仰的文艺界前辈、一位极为优秀的表演艺术家。”

马绍信虽已病逝,但他留给观众的作品必将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