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桂运河在2200多年前通过在兴安县开凿灵渠,连通了长江水系的湘江和珠江水系的漓江,在中国历史发展中,一直发挥着沟通中原和湘桂交通的巨大作用。

随着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湘桂运河建设,2021年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内河航运发展纲要 (2021-2050 年)》,以及修编中的《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均明确将湘桂运河工程作为未来内河航运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研究桂林临港制造业、航运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等适港产业发展重点方向,优化湘桂运河经济带适港产业空间布局,推进与永州、贺州、梧州等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桂林市《湘桂运河经济带(桂林)产业规划》(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公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规划》显示,规划以运河沿线的平乐县和恭城瑶族自治县、荔江沿线的荔浦市、漓江沿线的阳朔县为产业发展核心区,桂林市域其他13个县(市、区)为经济带产业发展的延伸区。规划期至203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湘桂运河的开通将实现现代水运意义上的珠江和长江水系沟通,彻底改变湘南和桂北的水路运输条件,加快沿线产业集聚和提质升级,巩固广西和湖南的生态优势,推动形成运河经济带。

湘桂运河经济带(桂林)是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的关键载体,是桂北、湘南地区衔接“一带一路”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核心区域,也是桂林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推动物流生产力提升的基础支撑。

下面,一起来看看《规划》有哪些重点内容!

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一、战略定位

——畅通南北对外开放和经贸往来的重要平台。发挥湘桂运河联通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加快建设国家物流枢纽,促进沿线要素流动、产业联动和设施联通,打造提振桂北湘南、面向华南、辐射华中的物流经贸往来的关键节点和重要平台。

——粤港澳大湾区联动支撑区。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深化资本、技术、市场、园区等合作,强化优势特色农产品、新材料、新型建材、电子配套等产业对大湾区建设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和产品竞争力。积极承接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大湾区产业转移,引进大湾区先进理念、优质资本、领先企业推动运河沿线文旅等资源开发,加快推动大湾区科技创新成果在运河经济带转移转化,打造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联通、要素融通、市场贯通的联动支撑区。

——世界级山水田园休闲度假区。紧紧围绕打造世界级旅游 城市,发挥运河连通串联作用,深入挖掘运河沿线地区的文化资 源优势,大力发展山水康养度假、体育运动旅游、乡村田园休闲、民族文化体验等旅游业态,积极开发系列以极致体验、深度慢游 为特征的全新旅游产品、业态和服务,提高旅游配套设施、服务 体系、消费环境等标准水平,丰富文化和旅游新供给,打造与漓江黄金旅游带协同联动、互促共进的湘桂运河黄金旅游带。

——欠发达地区振兴发展样板区。立足生态功能区、喀斯特山区、少数民族分布区发展实际,发挥运河沿线地区特色优势农产品、有色金属、石材、碳酸钙等重要丰富资源,关键原材料和加工制造产业基础优势,聚焦融入更大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建设,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建设高能级的产业集群,贯通全区南北纵向发展主轴,打造生态良好、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协调推进的示范样板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发展目标

——2035年战略目标:

经济总量跨上新台阶,建成较高水平的现代产业新体系,新旧发展动能实现有序转换,形成具有区域引领性的标志性产业链,引进现代资本、先进技术、优秀人才等要素育成发展新优势,资源绿色高效保护利用、产业链供应链共建共享、园区合作开发建设等取得显著成效,建成特色鲜明、内外协作、优质高效的运河经济带,成为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协作的重要节点。

——2050年远景展望:

经济发展达到更高水平,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大幅提升,创新型企业在产业体系中的主导性持续增强,产业链链主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达到更高能级,在保障区域经济安全、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区域开放融合发展等方面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成为贯通长江经济带与珠江-西江经济带的重要枢纽。

湘桂运河经济带(桂林)空间布局

立足湘桂运河 (桂林) 沿线地区产业基础、资源优势、资源 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要求,坚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明确空间开发重点和方向,将湘桂运河经济带 (桂林)划分为核心区、延伸区和联动区,扩大和优化核心区产业空间架构,强化延伸区产业协同,加强联动区产业合作,提高特色优势产业集约集聚发展水平,构筑开发重点突出、协同联动效益明显、河港产城深度融合的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一) 拓展核心区产业空间

湘桂运河沿线的恭城、平乐、荔浦、阳朔四县 (市) 为湘桂运河经济带 (桂林) 产业发展的核心区。

重点依托运河水系、高速公路、国省干道、高速铁路等骨干交通基础设施,串联主要城镇、工业园区等发展载体,聚焦首位和主导产业,积极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强化产业集聚发展,建成一批产业集聚、高效集约、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园区,打造“港产联动、多点支撑、物流 ( 网 ) 先行”的产业发展格局

港产联动。依托桂林珠子洲港区(平乐县)、嘉会港区(恭城瑶族自治县)、梅子洲港区 (荔浦市)、普益港区( 阳朔县),推动各港区临近重点产业园区扩容、集聚、提质、特色发展。

平乐县:平乐县工业集中区逐步扩容至远景规划的 20 平方公里,与平乐珠子洲物流园良性互动,重点发展冶金、石材、建材、电子信息、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

恭城瑶族自治县:按照绿色工业、临港工业发展要求,加快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生态工业,推动粗放型、高耗能工业向高质量、绿色化、集约型方向发展,科学布局和规划工业集中区建设,优化恭城工业园区发展格局,重点发展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

荔浦市:按照“全产业链协调、服务配套统筹、功能统筹、空间统筹”的原则,以工业集中区为基础,拓展“一区两园”的总体空间发展格局,聚力打造“衣架家居、食品药品、光电科技”三大产业集群,形成新型产业集聚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良好发展局面。

阳朔县:科学谋划工业园区发展格局,以工业集中区为基础,以福利工业园区和金宝工业园区为补充,加强物流、能源、生活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善“一区两园”产业发展新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点支撑。恭城、平乐、荔浦、阳朔四县 (市) 其他产业园区抢抓湘桂运河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坚定走专业化、特色化、生态化发展道路,大力发展适宜产业,强化配套服务,逐步形成上规模的工业集中区。

物流 (网) 先行。以湘桂运河建设为契机,落实物流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战略定位,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加快平乐珠子洲物流园建设,推动恭城、荔浦、阳朔在相应港区附近兴建大中型物流园区或物流场站,优化物流网络节点布局,推进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积极发展保税物流、冷链物流,努力打造大宗商品供应链,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链供应链,满足经济带核心区、延伸区和联动区等地物流需求。

(二) 强化延伸区产业协同

桂林市属三大园区和核心区外其他县区为湘桂运河经济带 (桂林) 产业发展的延伸区。

强化核心区与市属三大园区的融合互动:

发挥高新区、经开区、高铁园的引领带动作用,依托信息、人才、资金、技术、物流等优势,强化对核心区的技术辐射、产业外溢和企业带动,积极发展“飞地”经济,探索重大项目合作、平台共建和利益共享机制。

加强园区技术研发中心、检测认证中心、创新创业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增强对核心区产业发展的服务支撑能力。发挥核心区的临港物流、土地、劳动力、内外协作等优势,深度嵌入市属三大园区重点产业链建设,围绕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生态食品、新材料等领域,积极承接配套企业落户核心区,推动主城区科技创新成果在运河沿线地区转移转化。

加强核心区与周边县域联动发展:

加强湘桂运河经济带(桂林)核心区与灵川县、全州县、兴安县、永福县、灌阳县、龙胜各族自治县、资源县等周边县区产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加强与兴安县在共建产业链等方面的合作,在汽车零配件、饲料加工、新型建材等产业领域深化合作;加强与灌阳县在新型石材加工、冶金工业、林产业和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领域合作;推动与灵川县、永福县在先进装备制造、冶金、生态食品加工、生产性服务业等领域合作,探索园区建设、产城融合发展新路径;加强与全州县在红色旅游、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合作,加强与龙胜各族自治县、资源县在非金属矿制造、生态旅游、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合作开发,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

(三) 加强联动区产业合作

广西桂江城镇带的贺州市和梧州市,珠江—西江经济带沿线和湘西南地区,是湘桂运河经济带 (桂林) 产业联动发展区。

桂贺梧协同联动。充分利用湘桂运河建设带来的水运连通机遇,推动贺州市碳酸钙、大理石、水泥、煤炭等适水货物货源组织,提升物流服务效率、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充分利用“粤桂画廊”“桂贺一体化”“粤桂黔高铁经济带”等区域合作机制,推动桂林市与贺州市、梧州市在旅游、制造、物流、科技、人才、教育、文化和金融等方面协同联动。

桂柳高效互动。鼓励经济带内的部分产业园区发展成为柳州重点园区的飞地园区,吸引柳州汽车及零部件、钢铁、机械等主导产业的龙头企业在经济带内的园区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引入柳州支柱产业的配套企业,与柳州重点企业共建产业链供应链。

深入对接大湾区产业和市场。充分发挥运河通道功能,积极承接大湾区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无人机、生物医药、家具家装等全产业链转移,有效导入优质资本、先进适宜技术、高端人才资源,打造高水平的粤桂湘黔四省 ( 区 ) 产业合作平台和先进生产力承接地。

推进湘桂向海经济走廊建设。依托湘桂运河,积极对接长株潭城市群、岳阳市、怀化市、邵阳市、永州市、衡阳市和郴州市等地产业,加强在生物医药、新材料、绿色冶金、新型建材、数字经济、文化创意、出版传媒等重点产业领域合作,共建湘桂合作开发区,加快桂北湘南物流中心建设,强化货源组织与物流集聚,推动建立区域联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市场互动的区域协作机制。

构建高质量制造业新体系

充分发挥内河水运物流低成本优势,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大力招引培育一批优质制造企业,促进先进冶金材料绿色低碳转型,推动新型建筑材料品质化高端化发展,强化木材家居绿色生态发展,推动装备产业升级、模式创新和品牌质量提升,培育壮大新型船舶制造业,延长饲料和粮油加工产业链条。

到2035年,争取全市工业总产值达2600亿元,其中核心区四县(市)占全市比重提高到2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湘桂运河经济带 (桂林) 功能分区示意图

(一) 做大临港加工业

主要包括升级先进冶金材料业、提档新型建材产业、转型竹木家居产业、培育船舶制造业等。

如在培育船舶制造业上,配套湘桂运河建设与港航物流发展需要,引进培育一批专业化、特色化的船舶企业和配套企业,以平乐、恭城、荔浦等县市为重点,大力发展特色内河船舶集聚区,积极培育内河集装箱船舶造船基地,重点发展玻璃钢船舶、公务船、小型旅游客船、环境清洁船制造。加快建设售后服务体系,引入优质航修队、代理商、修理商、零配件供应商和货运服务商等资源,发展船舶上、下游产业和开展配套服务。协同发展船舶导航设备、消防系统、特种装备等航运配套产业,加快推动精密测试设备、船舶导航及操纵系统研发。

(二) 育强优势制造业

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期,紧密对接国家新兴 产业发展战略布局,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分工体系, 坚持全产业链发展思路,巩固提升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生态食品四大产业在广西的优势地位,加快 建链、延链、补链、强链,促进配套企业集聚发展、产业高端发展、产品系列发展,提升产业链配套能力和水平,打造湘桂运河经济带增长新引擎。

(三) 壮大战略性产业

主要涵盖推进数字经济、培育新材料产业、发展新能源产业、培育节能环保产业等。

再造文旅康养产业新优势

以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为契机,加快构建完善桂林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做精做靓山水田园旅游、生态康养旅游、水上体育旅游,推动旅游、生态、民族、乡村、人文等多种元素相加相融,促进“文旅+”创新发展,培育壮大平台载体,拓展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国内一流的文旅康养目的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到2035年,争取文旅康养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度提高到20%,其中核心区四县(市)提高到25%。

(一) 加速全域旅游格局形成

进一步优化全市文化和旅游发展格局,构建全域联动的要素体系,深入挖掘桂林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推进优秀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有效转化,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旅游产品体系。

大力发展红色教育、红色文化主题活动等为红色研学旅游产品,打造一批以“铁血湘江”和“文化抗战”为主题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研学旅行基地。加快灵渠文物整理、挖掘,提炼历史文化、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等文化,加快保护修缮工作,推动实施灵渠复航工程,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依托湘桂运河建设,推进漓江分段、分景旅游向平乐桂江段、恭城河等延伸,提高漓江品牌的辐射力,主动融入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打造国际化旅游黄金水道。

发挥桂林城区和阳朔对平乐、恭城、荔浦等周边县(市)文化和旅游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与龙胜、资源、兴安、全州等县域实现有效联动。深入挖掘恭城瑶族文化和平乐妈祖文化内涵,持续提升办好关公文化节、油茶文化节、月柿节、盘王节、妈祖文化节等富有本土特色的节庆活动,推动文旅节庆与城市品牌推广、文化传播相结合。联动周边地区,打造以运河商贾文化、民俗文化为主题特色的跨区域旅游线路。

平乐妈祖文化旅游节资料图

(二) 繁荣发展山水田园旅游

依托绮丽多彩的乡村田园风光和丰富的山水资源,大力发展 田园观光、农事体验、乡野康养等旅游产品,推动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园、乡村民宿、田园综合体、森林综合体等农旅载体建设,完善精品民宿、田间步道、行车驿站等配套设施,打造山水田园旅游目的地。

整合湘桂运河沿线山水田园、红岩村、龙虎关、榕津古镇、油茶产业等资源,开发乡村度假、水上观光、历史文化体验、油茶文化体验等旅游产品,策划形成“阳朔县城—平乐沙子—恭城莲花—平乐同安”精品旅游线路。

强化对桂柳运河的疏浚与修复,整合桂柳运河沿线的生态湿地、田园、古村、古镇等资源,发展历史文化体验、科普研学、湿地观光等产品,打造形成精品旅游线路。

提升湘桂运河沿岸乡村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开放标准,重点发展农耕体验、果蔬采摘、生态餐饮、精品农家乐等业态,打造一批农事景观“网红”打卡地,打造全域旅游康养休闲示范带、传统村落旅游带。

(三) 大力发展生态康养旅游

充分发挥桂林生态康养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大健康+生态旅游、健康养老、休闲养生、医疗美容、运动体育”等链群。

着力引进、培育并提升一批重大生态康养旅游项目,打造一流生态康养旅游品牌。加快引进国内外知名医美机构,培育完善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美抗衰服务等全产业链,打造桂林国际医美中心。鼓励国内高水平医疗机构在桂林市单独建设或与桂林市医院合作建设区域医疗中心。

依托湘桂运河经济带沿线生态资源,做大做强生态观光康养旅游、“候鸟式”养老养生旅游、栖息式休闲度假、医疗康养旅游等康养旅游业态。围绕瑶族养生文化和瑶药、中药资源,加快发展瑶医药体验游、中医药养生游,用好茶江书院少数民族医药体验场所,推动药旅融合发展。以瑶汉养寿城获批“广西职工疗休养基地”为契机,发展以康养为特色的职工疗休养服务,打造一批康养旅游精品线路和高端产品,大力推进恭城创建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县。

高水平建设和运营平乐漓江生态旅游度假区、荔浦盘王大峡谷旅游度假区等生态资源富集板块,打造具有瑶族风情的生态康养旅游产品和精品游线。

图源桂林瑶汉养寿城

(四) 培育壮大水上运动旅游

深化桂林体育旅游示范试点城市建设,推动体旅融合发展。深度挖掘湘桂运河经济带的水文生态资源和体育文化资源,利用桂林水上旅游优质资源,进行水上、岸边和沿岸地区立体化、组团式的纵深开发。

引进集旅游周边产品和水上服装、救生服、防护眼镜等运动装备为一体的体育旅游服务企业、设备生产商,联动发展沿江避暑康养、温泉度假、赛艇体验、龙舟夜游等水文旅游业态,形成“体育赛事+体育文化+体育旅游消费”协同发展格局,打造高端水文体育旅游品牌,推动形成特色水上新兴产业群。

持续提升体育赛事和运动项目策划运营水平,继续办好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世界漂流系列赛、阳朔国际攀岩节等体育赛事、体育节庆活动,重点开发赛艇、桨板、帆船、越野跑、热气球、自行车等体育项目,高水平举办“相约漓江”全国击剑公开赛、“相约漓江”中国赛艇大师赛、广西水果体育嘉年华、“油茶小镇杯”乒乓球混合团体赛等系列品牌赛事。

支持平乐县依托三江汇聚、大江大河的优势,加快建设全域生态运动示范县,打造以水上生态运动为核心、陆上生态运动为基础、低空生态运动为辅助的“水陆空”全域生态运动系统。

构筑交通运输服务新格局

依托桂林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构建运河航运运输网络,培育壮大湘桂运河运输服务发展轴带,打造串联西部陆海新通道与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枢纽。

(一) 优化运河交通服务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运河航运服务。

(二 ) 打造运河运输服务轴带:沿湘桂运河和桂江主轴,谋划布局一批综合服务型、货运枢纽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的货运场站和物流园区,推动与贺州、梧州、广州等西江重要港口合作,统筹推进一批专业型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仓库冷库建设,构建分工协作、内联外通的物流平台体系。

其中,在大力发展水上旅游和水上客运服务上,充分利用湘桂运河经济 带 (桂林) 水上旅游优质资源、沿岸生态优势和特色文化,进行 水上、岸边和沿岸地区立体化、组团式的纵深开发,重点发展水上特色旅游、水上巴士、水上休闲度假、水上养生等业态,推动形成特色水上新兴产业群。

(三) 建设连接运河物流网络:织密联通湘桂运河的物流网络、提升城乡物流网络节点能力、补齐冷链物流发展短板。

(四) 培育沿河临港服务业:加强专业市场与港口之间的协作,打通专业市场与港口之间的路网;发挥临港制造业的集聚效应以及临港物流、智慧仓储的产品集散功能,延伸市场化功能,打造新兴专业化市场等。

来源:桂林发改委 网络 桂房网综合编辑

关注桂房网订阅号了解更多资讯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