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几天,关于刘诗诗妈妈气质的话题上了微博热搜。

大家发的照片里,刘妈妈气质温婉,优雅迷人,和女儿刘诗诗站在一起,真正演绎了什么叫做有其母必有其女。

看到刘诗诗的妈妈以后,大家才恍然大悟,诗诗这是得了妈妈的真传呀。

更有网友直接就说:刘诗诗和刘妈妈证明了,基因、气质和颜值,都是天生俱来。

那么问题来了,气质出众的人当然有其先天优势,难道气质就不能后天培养了吗?

当然不是。

比如刘诗诗,除了她遗传了妈妈的好基因以外,跟她自小学习芭蕾也大有关系。

而我在翻阅了董卿、胡歌和俞飞鸿这几位被大家公认的气质越来越出众的人的资料后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

阅读。

正如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深以为然。

1.董卿:腹有诗书气自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头条悟空问答上有一个关于哪位演员让你觉得越看越好看的问题,

我回答的是董卿。

我心目中一直有这样的一个人,她不是女演员,也算不上大明星。但论越看越好看的人选,我觉得她绝对算一个。

这个人就是董卿。

有人说,美丽是一场长跑。

董卿不是那种一眼看上去就让人忘不掉的美人,相反,素颜的她素油光满面的,跟路人没什么两样。但是,就是这样的她,只要一站到舞台上,立刻就变得闪闪发亮,像灯一样会发光。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她董卿主持《中国诗词大会》的时候,古典诗词信手拈来,选手当场称赞她“美得清新隽永”。

美人当以玉为骨,雪为肤,芙蓉为面,杨柳为姿,更重要的是以诗词为心。

主持《朗读者》就更不用说了,节目播出后,很多人都被她的才华和“知书达礼”所感动。董卿成为“腹有诗书气自华”强有力的代表。

我也是从这个时候发现,董卿真的是越来越美丽了。她身上有一种气质,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退,反而随着岁月的沉淀越发地美丽。

她优雅,知性,大气,沉稳,她舌灿莲花。她的美,似陈年老酒,越久,越香气四溢。

董卿,就是我心目中那个越长越好看的人。

董卿的气质,是读书获得的。在她读小学开始,父亲就要求她,抄成语和古诗,抄完再大声朗诵、背诵。

一两年后,又让她抄古文。

几乎天天如此。

父亲虽然严厉,但古典文化对董卿的熏陶,影响了她的一生。后来,在工作不是很顺遂的那阵子,她报考了华东师范大学,成为了中文系古典文学的研究生。

此后,大家也知道了,她因主持出色得了金话筒奖,从上海东方卫视辞职,来到了中央电视台。

董卿说:

我始终相信我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会白读,它总会在未来日子的某一个场合帮助我表现得更出色,读书是可以给人以力量的,它更能给人快乐。

”假如我几天不读书,我会感觉像一个人几天不洗澡那样难受。”

因此,即便工作再忙,董卿每天都会保证一个小时的阅读时间,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直到现在。

2. 胡歌:如果皮囊难以修复,就用思想去填满它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演艺界被公认爱看书的男演员,陈道明是一个,还有一个,就是胡歌。

曾经就有网友在微博晒出胡歌读书的照片,据悉,胡歌在入住酒店等待的间隙,翘着二郎腿捧着书在认真地阅读,仿佛世界都不存在。

而据爆料,胡歌送给媒体的礼物也是购书卡,我想这恰恰反映出胡歌真的是个与书为伍的人。

很多人都曾被他怼卓伟一句话圈粉。

事情是这样的,2015年,卓伟在微博上用一句诗指出胡歌和江疏影的恋情,并且@了胡歌和江疏影。而后,胡歌轻飘飘地回了一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句话出自南唐宰相冯延巳的名作《谒金门》。当时冯延巳的这首词流传很广,被南唐国君李璟得知后,就取笑冯延巳,说:“吹绉一池春水,干卿何事?”

胡歌这句话,就是借此反问卓伟:“干你何事?”

胡歌与书结缘是在出了车祸治疗期间。

我们知道,胡歌23岁的时候,因饰演《仙剑奇侠传》一夜成名。却在24岁的时候,因为车祸受伤毁容,而他的助理,更因为车祸离世。

助理的离世对胡歌的冲击非常地大,身体加上心灵的创伤,使他对自己、对人生失去了信心。

就是在这段时间,胡歌爱上了阅读。看古代圣贤,也看经典名著:看余华的《活着》,也看季羡林的《留德十年》。他从书籍中吸取养料,为他解答疑惑。

阅读让他重新振作起来,如浴火的凤凰般,脱胎换骨。

正如胡歌在他的书《幸福的拾荒者》说的那样:

“如果皮囊难以修复,就用思想去填满它吧。”

可以说,胡歌用读书撑起了如今的高度与深度。

难怪房玄龄说:学之染人,甚于丹青。意思是说学习对人的重染,比色彩对图画的涂抹更为重要和明显。

3. 俞飞鸿:气质出众的真女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起俞飞鸿,很少有人不喜欢,我是她的铁粉。

从小看她在《小李飞刀》中饰演惊鸿仙子,那惊鸿一瞥,惊为天人。

后来,由她出演的电视、电影,以及有关她的新闻和文章,都要点开看一看,甚至连微博头像都换成是她的照片。不知道,这算不算一见惊鸿“误终身”?

俞飞鸿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父亲毕业于清华大学,母亲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在这样的知识分子家庭,俞飞鸿课余被要求最多的就是看书写字。

这样传统的教育走出来的俞飞鸿,身上一直有一种书卷气,而阅读更让她这浮躁的娱乐圈,似一股清流清尘脱俗。

俞飞鸿八岁就出演过电影,16岁就是《凶手与懦夫》中的女主角,大三的时候演的《喜福会》,成为剧组唯一从中国内地找去的演员。还曾在《天与地》中与刘德华和刘松仁合作过。

1999年,电视剧《牵手》播出后,迅速红遍大江南北,俞飞鸿也因饰演里面的第三者王纯而片约不断。过分透支的身体和激情,让她开始思考自己的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于是,她推掉片约,回家看书,每天静下心来聆听心里真实的想法。在历史、哲学和人物传记了里,去探究别样的道理。

随着阅读深入和阅历加深,俞飞鸿逐渐领悟到一个事实:“世上所有的绚烂,最终都要归于平淡,如果你能享受平淡,那有没有绚烂过、什么时候绚烂 ,都不再是一种压力。”(源自度公子《俞飞鸿:精神独立、灵魂自由,真女神》)

于是她开始沉淀自己,遇见自己喜欢的戏才拍,不拍戏的时候就享受生活。每天睡到自然醒,醒来就阅读、看电影。

不过,遇到自己喜欢的事儿,那便会拼尽全力去达成。

2009年,俞飞鸿自导自演了电影《爱有来生》,拍摄的过程遇到的困难简直让人坚持不下去,但她都坚持下来了。只因为,那是她所热爱的。

这样的俞飞鸿,很多人担心她会被观众遗忘。俞飞鸿却回答说:没人需要一辈子被人记住。

就好像她的婚姻观:结婚也好,不结也好,婚姻也好,都是一种生活方式

你喜欢我也好,不喜欢我也好,我都是做我自己。

爱阅读人,内心强大,灵魂都会优雅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书读得多了,气质自然改变

三毛说: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一个人的气质是需要沉淀人生阅历和知识沉淀的。

记住:

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还有读过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