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2019年初东方卫视播出的“2018阅文超级IP风云盛典”上,主持人曹可凡问胡歌给大家推荐自己最爱的书籍是哪一本时,胡歌的答案是:《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是清朝沈复写的一部自传体散文。书名取自李白“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全书共有六篇,现仅存四卷。

通过沈复《浮生六记》中的描写,哪怕隔了200余年,我们仍就能领略他与妻子芸娘举案齐眉、伉俪情深的场景。如果说闺房之乐是该书的核心所在,那么芸娘则是闺房之乐篇章里的灵魂人物。

林语堂曾评价说芸娘是中国文学中一个最可爱的女人。

甚至很多人读完全篇,都产生了沈复简直配不上芸娘的感觉。

那芸娘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女子呢?

1.中国历史上最可爱的女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都喜欢看李子柒拍的田园风短视频,她用一双素手,将我们常见的食材变成一道道美味而又好看的美食。

夏日的荷塘荷花开了,李子柒去荷塘摘莲蓬和莲藕,顺道摘下几朵荷花,回到家插在房间的书桌上,晚上去一撮白茶,放到荷花里,第二天早上醒来,取出茶叶冲泡,清新的茶叶包含着荷花的清香,香韵绝妙。

殊不知,李子柒的这道荷花清茶,芸娘也泡过。

说芸娘蕙质兰心,实至名归。

嫁做人妻后,沈复喜欢喝酒,不喜欢吃太多菜,芸娘就设计了一款梅花盒,拿两寸白瓷深碟六只,中间放一只,外围放五只,用灰色的漆刷一遍,形状摆放犹如梅花。盖上有柄,形如花蒂。实用又好看。

芸娘聪慧过人,虽然小时候没有受过教育,但刚学说话,给她读一遍《琵琶行》就能背诵。她长大之后,在家中的书筐中找到一本《琵琶行》书稿,便凭着记忆认起字来。后来,还能帮家里代写书信。

芸娘非常贤惠,她四岁丧父,剩下母亲和弟弟,家徒四壁,家里的三口人都靠着她做女红操劳过活,后来她的弟弟上学的学费,也全部是靠她做女红提供。

沈复因为连年没有工作,一家人的生活非常贫困。这时,一个朋友从郡王府回来,要请人绣一部《心经》,但要求十天内绣好。此时芸娘正在生病,但为了生计,只得日夜赶工,终于规定时间内绣好《心经》,却也因此病得更重了。

芸娘还是一位心路活泼的女子,这一点与当时很多的闺阁女子不同,比如敢女扮男装随丈夫去看庙会,能够雇了小贩的混沌担子去给夫君的赏花会温酒,

知道沈复外出要经过太湖,想去”开开眼界”于是,芸娘就告诉婆婆,自己要回娘家去。后来两人得以同游太湖。

芸娘最让文人墨客津津乐道的事,要数帮夫君沈复物色美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沈复的表妹婿新得了一妾带给沈复和芸娘看,过后,芸娘说那妾美是美,但韵不见长。于是表妹婿便反问说如果你夫君纳妾,必是选一又美又有韵味的。

没成想芸娘为此上了心,当真劳心劳力为沈复张罗起来。

后来,看中了一个叫憨园的“瓜期未破”的风尘女子。芸娘再三张罗,以一个翡翠钏做为是否成交的信号,憨园收下了钏子,芸娘二人以为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可是,过了不久,憨园遇到了一户“以千金作聘,且许养其母”的土豪,亲事就此黄了。沈复起先瞒着芸娘,直到后来去探望憨园的时候才知道,为此痛哭不已,“不料憨之薄情乃尔也!”

芸娘心中郁结,为此大病一场,并从此落下病根。

2. 为什么说沈复配不上芸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过《浮生六记》得人,多半要说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年代,沈复对芸娘算是极好的了。

但在我看来,沈复却是个没有什么担当而且喜欢逃避的男人,从这点来说,他真的配不上芸娘。

就拿芸娘为沈复纳妾来说吧,如果不是先前沈复与一渔家女嬉戏打闹,芸娘又怎会为他物色美妾上心?

沈复说芸娘能察言观色,推敲眉目,他的一举一动,只需对她使个眼色,便能心神领会,办得头头是道。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都是芸娘主动为之,怨不得别人。但就芸娘的性格而言,就算她心中不愿,但也会遵守当时的社会规则。

如果芸娘在操心这件事的时候,沈复不表现得满怀期待,我想她不致于如此坚持。

虽然说他们所生活的时代是清朝,男人三妻四妾很正常,但我觉得不管什么时代,没有哪一个女人会心甘情愿的跟另一个人分享自己的丈夫。

还有一事,让我实在是不敢恭维沈复作为男儿的做法。

说句实在话,芸娘嫁给沈复后的日子真的很苦,靠着苦心经营,才能勉强撑得下去。但如若沈复有一技之长养家糊口,两人也不用为生计发愁,芸娘更不用在病重之时绣《心经》换取银两,从而使病情加重。

因自小家境贫寒的原因,芸娘性格向来隐忍、不敢做什么出格的事。有时候为了讨好别人,宁愿自己受委屈也不解释清楚。

就拿代笔家书一事来说吧。因为家里家中女眷都都不识字,沈母就让芸娘代写书信,但后来沈母怀疑芸娘在家书里说了不该说的话,于是就不再让芸娘带笔,谁知被沈父误会是芸娘不屑代写家书。

沈复回家后知道了原委,想去解释被芸娘阻止,但后来出了别的变故,仍没去解释,任由芸娘一直被父母误会。

再及,沈父提及自己客旅在外想找个家乡来的小妾服侍自己。沈复知道后却写信叫芸娘去物色。因为这件事,芸娘彻底失去婆婆的宠爱。

后来又因为沈复弟弟的污蔑,芸娘被沈父驱赶出家门。沈复仍旧没有替芸娘辩解。

最后就是芸娘身故后,只留下一双儿女。女儿已嫁作别人的童养媳,儿子在外学徒,沈复也只管自己,未曾去关心一下子女,乃至于儿子的最后一面也没有见到。

纵观如此种种,我觉得沈复真的配不上芸娘。

(参考书目: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浮生六记》,沈复著,张佳玮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end】

我是立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读书旅行茶,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