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军校,从这里走出许多著名的军事将领,特别是黄埔前六期,可以说是将星闪耀。今天,笔者就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黄埔军校第一期招生过程中发生在湖南籍学员身上的故事。关于黄埔军校第一期的招生和生源,军校筹委会决定在全国19个省进行招考。1924年2月10日,拟定招生名额为324人。分配各省区招考学员名额:直隶、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14省每省12人,计168人;东三省、热河、察哈尔计50人;湘、粤、滇、豫、桂军5个军各15人,合计75人;国民党先烈家属20人;留有9个人的名额作为机动。另招备录考生30人至50人。第一期的招生完全是秘密进行的,因为当时各省都由军阀统治。湖南区域是由何叔衡在长沙秘密招收学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报考者一般要经过三步,第一步是各省区的初试,第二步是大地区范围内的复试,第三步是军校的总考试。黄埔军校招生的时候,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正在上海完成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们的初试。查阅《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第一至第四队详细调查表》,可见在学员亲笔填写的“入校介绍人”一栏中,有5名湖南学员的入校介绍人中都有毛泽东的名字,这5人是:新田县的蒋先云,耒阳县的伍文生和李汉藩,衡山县的赵楠,醴陵县的张际春(非后来的解放军第2野战军副政委张际春,两人同名同姓同乡,考入黄埔军校第1期的张际春毕业后曾任国民革命军团长,在苏联学习两年回国后到上海中央军委工作,曾担任上海总工会纠察队副总指挥,1933年病逝)。

陈赓、宋希濂等报考黄埔军校,则是改考。他们原先报考的是大元帅府军政部部长程潜主办的“湘军讲武学校”,被录取后于1924年1月到广州入校学习。3月,当黄埔军校招生的布告贴出后,陈赓、宋希濂等在沿珠江长堤散步时看到了招生简章,他们一面仔细地研读,一面在心中琢磨:“革命青年不应分散力量,甚或为私欲者所利用,而应集中黄埔训练。”(陈赓《我的自传》,见《陈赓日记》,第229页)他们当即议定:退出讲武学校,报考黄埔。陈赓、宋希濂在入学考试后被顺利录取。他们的这一行动,也带动了原讲武学校的其他学员如左权等坚决要求转学到黄埔军校,由此有了半年后的集体大转学,原湖南讲武学校停办,却为黄埔军校平增了150多名学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著名爱国将领 郑洞国 报考黄埔军校则是冒名混进去的, 郑洞国从湖南到上海再到广州的黄埔,一路上虽然加快行进速度,但还是让他错过了黄埔军校考试的报名时间。这时候他的临澧老乡给他出了个主意,因为黄鳌担心自己一次考不上就报了2次名,足见湖南人的“足智多谋”,于是郑洞国就用黄鳌的名字参加黄埔军校的总考,没有什么意外,郑洞国这个“黄鳌”也顺利考入黄埔。由此可知,当时黄埔军校第一期的招生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并没有那么严格,否则会损失多少著名将领啊。

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学期规定半年,均为步兵科,组成学员总队。邓演达为学员总队长,后严重接任。初期为4个队共470人,11月底毕业,及格者456人。后由湘军讲武学堂合并到军校的158人及四川送来的21人编成的第6队学员也归入第1期,因此这期毕业生实际为635人。

黄埔军校第一期的毕业生除部分留在军校外,大多数分配到新成立的教导团,其余派往海军、空军、工人纠察队、农民自卫军等任军事教官或从事政治工作。在这期学员中,有入学考试和毕业考试都考第1名的蒋先云。总的概括来看,第1期学员有以下特点:一是当时军校不公开招生,学员来自冀、鲁、晋、豫、陕、甘、江、浙、皖、赣、鄂、湘、川、闽、粤、桂、滇、黔、吉、黑、蒙21个省,除新疆、西藏等外,其余各省差不多都有人参加,最多的是湖南197人,广东108人;二是学员年龄相差悬殊,最小的谭煜麟仅16岁,最大的丁虎39岁;三是学员文化程度不平衡,从小学到大学都有;四是出身复杂,有军官、学生、工人、农民等,但家庭富有者很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