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伟大的,无私的,不求回报的,那么亲兄弟之间更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深厚感情。

年纪相仿的两个人从孩童时期一起长大,同吃同睡,即便是长大后相隔一方,也必定是血脉相融,斩不断的亲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丛先生今年56岁了,有一个大他十岁的哥哥,父母很早便去世了,留下兄弟二人相依为命互相扶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兄弟二人各自成家,到如今丛先生的小家虽然并不富裕但是夫妻二人仍旧十分恩爱。而哥哥很早之前便离婚了,至今也没有再婚,唯一的女儿也早在十年前便失去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丛先生夫妻二人心疼大哥,便主动揽下了照顾哥哥的责任,毕竟对哥哥来说也只有丛先生这一个血亲了,这对丛先生来说也是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哥很早就离异了,三十多年了,一直都是一个人过日子,那衣食住行方面我们肯定得为他操心。”丛先生的妻子这样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丛先生两口子也正是这么做的。夫妻二人几十年如一日地照顾大哥,吃饭,穿衣,看病,零花,这些花费全部都由丛先生夫妻二人承担,并且从未向大哥要过一分钱。这在旁人看来很不可思议,毕竟大哥有手有脚智力健全,难道还不能养活自己么?你们自己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还得不遗余力地照顾一个大哥,图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哥其实还是有一部分退休金的,但弟弟丛先生每个月仍旧给哥哥1000块钱的生活费。作为弟媳,和自己的丈夫丛先生一起照顾丈夫的大哥,这在本分善良的弟媳看来是应该的,她觉得既然嫁给了丛先生,那么照顾大哥,便是两个人的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的衣服从来都是我给他买的,他吃饭除了早点不在我这吃,中午和晚上都在我这吃。”这不免让人有些疑惑,大哥是没有自理能力了不能自己照顾自己了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不是,丛先生和妻子的想法很简单:“他就一个人,也不爱做饭,吃饭就吃饭呗,也就是多一个人多一个碗筷的事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大哥比丛先生大了10岁,离婚那会丛先生还并未结婚。所以,在丛先生妻子的记忆里,自打结婚以来,大哥便一直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而自己也一直把大哥当自家人看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一年一年的过去,丛先生夫妻二人对大哥的照顾从未间断,如今已经照顾了三十多年,按丛先生的想法,哥哥的后半辈子就是他的责任,他肯定是要照顾哥哥直到去世的。可随着三人日渐老去,身体机能各方面也不如从前,大哥身体也越来越不好,越来越难照顾,几年前更是得了脑梗留下了后遗症。每月看病吃药的花费也比之前高出许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还不算什么,弟弟的突发疾病又对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丛先生因为突发心梗做了一次大手术,身体也是一日不如一日,生活的重担都落在了丛先生妻子的身上,既要照顾大哥丛先生,也要照顾大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天中午吃完饭,大哥向弟弟和弟媳提出建议:“让我去住养老院吧。”

弟弟的身体状况大哥也看在眼里,弟媳的操劳大哥也记在心里,心疼弟弟之余,也感激弟媳多年来无微不至的照顾,哥哥也不愿再拖累这两口子,于是便萌生出了去住养老院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哥哥的想法是好的,然而自己的养老金只是堪堪够付养老院的费用,平时的零花仍旧需要弟弟补贴。即便是这样,也比照顾三个人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要轻松一些。于是哥哥便住进了养老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本这样的结果对丛先生两口子来说是往好的方向发展的,可是随着哥哥的离开,却爆发出了更大的隐患,让丛先生辗转难眠,也让丛先生的妻子寝食难安,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现在住的房子是在大哥名下的,从法律上来讲,这套房子就是大哥的财产。”丛先生的妻子考虑再三,对丛先生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现在是没什么,说句不好听的,你要是走在大哥前面呢?这套房子我还能住么?如果说大哥先你不在了,那大哥还有个女儿呢,这房能给我们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着眼前住了大半辈子的房子,丛先生的妻子眼泪都快下来了。想到这套房子的归属,自己辛苦操劳一辈子以后可能连个住的地儿都没有,心里是忍不住的焦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套房子是08年买的,到现在产权证也没下来。当时丛先生两口子并不住在这,他们有自己的房子。当年俩人一共经历了三次拆迁,第一次丛先生父母的老房拆迁,一共获得拆迁赔偿60万,那时候父母都已经不在了,经过一番商议,丛先生和哥哥兄弟二人一人一半,也就是3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次是丛先生妻子娘家拆迁,当时也是简易房拆迁,分到的拆迁款丛先生的妻子都拿给了丛先生,加上之前拆迁获得的三十万,小两口买了自己的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次是大哥宿舍拆迁,拆迁后分给大哥一套房,但是多出来的面积需要自己花钱买,整整三十万。可是之前分给大哥的三十万大哥拿去借给了别人,这么多年也没要回来,于是大哥跟丛先生商量:“要不你出钱买了吧,这套房以后就归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丛先生哪里来的三十万呢,他的钱也用来买房了。但是这么好的机会抓不住可就真的浪费了。思来想去丛先生决定借钱也要买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丛先生到处筹钱,最终买下了这套房子。但是借来的钱是要还的,没办法,迫于压力只好把原先的房子卖了用来还账。自此大哥名下的这套房便成了丛先生和妻子后半辈子的居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己的产权房用来还债了,而现在居住的这套房子从法律上来说又不是自己的,原本兄弟二人约定好产权证一下来就办理过户,可谁成想十一年过去了,这产权证依旧没办下来。虽然早在2008年的时候哥哥就立了公证遗嘱,自己去世后要将房产留给弟弟,可万一丛先生先一步走了呢?这份公证遗嘱会不会失效?如果失效了,那丛先生的妻子该何去何从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计划不如变化快,谁也没想到当年约定好的事情,因为产权证迟迟下不来而留下了巨大的隐患。况且大哥还有一个女儿,虽然现在联系不上,会不会在将来有可能会回来争夺这套房子的所有权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眼看着大哥身体也越来越差,因为脑梗后遗症的关系,说话也不是很清楚,万一房子的事儿不能解决,将来的某一天大哥不在了该怎么办?

就即便大哥人还在,但是后遗症是无法治愈的,现在大哥养老院费用相对来说还比较稳定,可随着年龄增长和身体机能的退化,万一病情加重,那么养老院的护理等级肯定也是随之提高的,那时候费用也一定会随之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到养老院费用提高以后,丛先生夫妻二人又该如何呢?

“那肯定得管啊,那是我大哥我能不管他吗?”丛先生没有丝毫犹豫地说道。

“我的想法就是,我大哥我一定得管,管他生老病死,一直管到底,这也是我对大哥的承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大哥是怎么想的呢?大哥是否会觉得自己现在住在养老院,还需要弟弟承担一定的费用,以后也许还有更多的花销,如果现在就把房子给了弟弟,那么弟弟拿到房子以后会不会不管自己了?

任由自己在养老院自生自灭?如果那时候也交不上养老院的费用,唯一的房子也给了弟弟,自己又该何去何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这房子虽说在自己名下,但当年买房的钱却是弟弟出的,甚至为了买这套房子,弟弟把自己的产权房卖了还债。并且弟弟和弟媳二人几十年如一日不遗余力地照顾自己,自己也不是不知轻重不知感恩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这样的担忧,弟媳沉默良久,终于看着大哥缓缓问出了心中的忧虑:“大哥我这些年对你好么?"

"挺好的。”大哥回答。

“那你女儿要是回来了,要是回来了……”弟媳犹豫着,话到嘴边,却说不出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哥仿佛知道她心中所想:“不联系了,十年了,联系不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生病的关系,大哥说话很慢,吐字也有些不清楚,但还是努力地去回答,去沟通。

丛先生的妻子突然激动起来,说话也快了很多,似乎是要把这段时间的委屈和担忧一吐而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哥,别说这十年了,就是再往前。二十年前我刚结婚的时候,是不是你到我们家去,咱们一起,一块吃饭。那时你一个人,不就多一个人吃饭吗,无所谓的。”话音刚落,丛先生在一旁抬了抬手,似乎是想要阻止妻子再说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妻子没有在意继续说:“后来零八年搬到这个房子,咱也一块住一块吃。几年了我对你怎么样?我给你买衣服,看病,我也没要过你一分钱是不是?你医院针灸那会,我从没让你自己去过,哪次不是我陪着你大哥你说是不是?”

丛先生在一旁几次抬起的手又放了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是现在,大哥,我也不是非要你的房子才对你好,我们也一直这么对你的,你是还有个女儿,可是她能赡养你吗?要是说让你选择一个监护人,你怎么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哥抬起头看向弟弟,毫不犹豫地指着弟弟说:“他!”

“我愿意把房子给他,可是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眼看着妻子还想在说什么,从大哥连忙对妻子说:“媳妇儿,你看大哥也说了,他是愿意把房子给我们的,以前也承诺过的。”又转过头郑重地对大哥说:“大哥你放心,我们不会不管你的,都管了这么些年了,要不管早就不管了。我们会管你到底,就算我不在了,你弟媳也会照顾你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这房子在法律意义上将来由谁继承,却还是没办法确定。虽然法不容情,但法也不外乎情。一边是十年都未曾见过的女儿,一边是已经照顾大哥这么多年,对他所有生活习惯健康状况都了如指掌的弟弟弟媳,相信对大哥而言,最优的选择肯定是丛先生。毕竟能够对大哥履行赡养义务的也只有丛先生和他的妻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终在有关部门的调节下提出兄弟二人可以签署一份协议遗赠扶养协议。看字面意思不难理解,就是说丛先生想要继承这套房子,那么必须履行完对哥哥的生养死葬义务,等到哥哥百年之后,这套房子便做为哥哥的遗产赠予丛先生。如果丛先生未能完成对哥哥的抚养照顾义务,那么便得不到这套房子的归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结果似乎对双方都有好处,哥哥以后的照顾也有了保证,只要丛先生继续照顾哥哥,那么哥哥去世后这套房子便由他来继承,也不用担心哥哥的女儿会不会来争夺房产。

只是这个继承还需要时间,需要一个等待周期,并且还需要去履行相应的义务。不知道这个结果对丛先生和她的妻子来说,是否算得上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