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晖 执业编号S0880619040017

上周A股市场迎来久违的大涨,上证指数上涨5.31%,创业板指上涨8.92%,全A指数上涨6.75%。之前我们也指出了当下处于“重要会议落地+政策空窗期+股价/预期低位”的阶段,短期交易是围绕主题投资打游击战与运动战的重要机会窗口期。近期,投资者热议防控信息并为之定价,本质上也体现为悲观预期释放较为充分之后,此前铁板一块的预期出现了“裂缝”。在股票投资中有一个经典的表述“牛市多急跌,熊市多暴涨”,在预期低迷的阶段,风吹草动也可以搅动人心思涨。加上11月基金进入排名战,相对于害怕损失,投资者更害怕低位踏空,这一点将进一步推动当前“抢收益”的行情。

临近年末,投资者开始寻找跨年机会,但难点在于三季度业绩披露后分析师普遍下调了盈利预期,从盈利变化和景气角度寻找线索显得并不那么清晰。但是恰恰是“弱现实”、“弱预期”与广谱性盈利增长的走弱,跳出盈利增长,真正的线索反而开始清晰,在盈利普遍承压的背景当中,更强的资本开支意味着更好的需求前景以及更具有优势的政策供给。我们研究发现,高端制造与上游资源品的资本开支的拐点开始向上。具体而言,煤炭/有色等资源品在高产能利用率下借助充沛的自有现金流开始扩张,机械/汽车/化工/计算机等科技制造行业则依赖需求的高增长以及信贷倾斜加大资本投入,值得一提的是龙头公司凭借充沛的现金流与更强的产业链资金侵占能力扩张意愿更为强劲。目前新的趋势已经开始形成,我们建议调整选股思路为在制造中寻找“逆流”的力量。

哪些是“逆流而上”的中军力量,不妨聚焦优质科创公司。优质科创公司既是当前打好游击战和运动战的风向标,也是兼顾短期和长期的投资选择。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科创板市值结构当中,电子、电新、医药生物、机械设备和计算机等新兴产业市值占比超85%,正是下一阶段围绕政策供给、转型升级以及新一轮资本开支周期的中军力量。其中优质科创代表性指数——科创50指数三季度单季业绩增长33.8%,相较负增长的全A具有明显优势。面向2023年,科创50指数预期净利润增长28.6%,显著高于中证500和中证1000指数的17.5%和11.8%。对应科创50指数2023年动态估值PE为26倍。综上,优质的科创公司正处于政策、业绩预期和交易边际的重合点,更易形成共识与共振。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平台资讯相关内容、数据来源于公开信息或第三方,可能因网络、系统、硬件、软件等各种原因存在延迟、遗漏或错误,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本资讯内容中如涉及具体股票名称、代码或技术图形等,仅供知识介绍或操作演示使用。本资讯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的意见,不应作为投资决策的唯一参考因素,投资者需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独立承担投资风险。在任何情况下,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对任何机构/个人因使用本资讯内容所导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