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文皇后原名布不布泰,出身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天命十年(明天启五年)嫁与皇太极为侧福晋,皇太极称帝后册封其为庄妃。孝庄一生历三朝,颇具政治才能,连续辅佐顺治、康熙两位幼年皇帝,是清初非常重要的政治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孝庄的史实、故事、秘闻不胜枚举,其中流传最广、最为神秘的是孝庄以太后的身份下嫁给了自己的小叔子多尔衮,那么这事是不是事实呢?

支持“太后下嫁”的人大致有三个依据。其一是与孝庄、多尔衮同时代的南明大臣张煌言,在他的《建夷宫词》里提到了此事;其二是孝庄的陵寝选址“不常规”,这似乎旁证了下嫁之事;其三是孝庄不以此示好多尔衮,她的儿子福临当不成皇帝。

第一个依据中张煌言的原文是,“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躬逢太后婚”。

张煌言是言之灼灼,但除他之外,同一时代再无别的文史记录来佐证这个事情。而且他诗文本身就包含有反驳的证据。此诗中提到的慈宁宫,重建于顺治十年,而多尔衮死于顺治七年,时间上就对不上。

注:明朝时慈宁宫是前代皇妃的安置地,顺治十年扩建后才成为皇太后、太皇太后居所。

这些张煌言应该很清楚,那他为什么这么写呢?

顺治七年,多尔衮和他的胞兄阿济格分别纳了自己侄子豪格(顺治五年被多尔衮陷害并处死)的一个福晋。张煌言有可能是故意附会,进而夸大出了太后下嫁的说法。

因为那个时代本就不主张寡居女子改嫁(守节才是正道),改嫁给自己的亲小叔更是近乎于乱伦的丑事了。本应母仪天下的皇太后居然下嫁小叔,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么?张煌言也许是想以此来说明满清如禽兽,没资格入主中原。

但这种天下第一丑闻,同时代的只有他一个人说,本身也旁证了他诗文的可信度不高。

上图蓝框为独立于东陵风水墙外的昭西陵

第二个依据说的孝庄的陵寝(昭西陵)位置“不常规”是指,孝庄死后既没被送到盛京与皇太极合葬,也没有葬入他儿子选定的皇家陵园 – 清东陵。而且更让人奇怪的是,康熙将自己的祖母棺椁停灵长达三十六年之久。

由此不少人认为,正是因为孝庄干出了下嫁亲小叔这种鲜廉寡耻的事情,所以康熙既无颜让她与自己的祖父合葬,也不愿意将其葬入东陵令自己的父亲蒙羞。但将自己祖母随便埋了事,又于孝道所不容,所以康熙才会纠结并停灵这么久。

难以下葬的问题确实是孝庄自己弄出来的,但是原因却跟所谓的“下嫁”没有关系。

孝庄停灵的规格和位置本身就说明康熙没觉得孝庄的下葬会让他的父祖蒙羞。康熙将慈宁宫给拆了,在清东陵的正门口为孝庄搭建了“暂安奉殿”。如果觉得丢人,为什么要这么大张旗鼓并放置在这么显眼的地方?

真实的原因是,孝庄在死前嘱咐康熙,她不想回盛京想葬于孝陵(顺治陵寝)附近。孝庄的理由主要有两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她不想惊扰太宗(皇太极)。

因为皇太极下葬时用的并不是汉家礼规,他是火葬。如果回盛京合葬,对于已经改从中原丧葬礼仪的满清来说,势必要对昭陵进行大规模改建。皇太极的墓穴可能都得挖了重建,不然孝庄的棺椁有可能放不进去。

另一个原因是,由于皇太极的问题(皇太极在世时对孝庄很冷淡),孝庄对自己儿孙的感情远比自己的丈夫深厚。所以她也不愿意死后远离自己的儿孙,去和不喜欢自己的丈夫合葬。

孝庄的要求对于康熙而言难度非常高。康熙是既不愿违背祖母的意愿,又无法满足祖母的意愿,这才是停灵这么久的原因。

首先,皇后、皇太后亡故后和先帝合葬(或陪葬)是中原丧葬礼仪的常规要求。康熙不知道后世会如何评述这种不合葬的行为,在没有前例可循的情况下,他一直犹豫不决而下不了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葬于顺治划定的东陵内也不是个简单的事情。顺治朝圈定新的皇家陵寝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孝庄皇太后以后不愿意葬回盛京的问题,因此东陵布局的首位是顺治的孝陵。

如果将孝庄葬于清东陵,会面临无位置可选的尴尬。因为母亲陵寝的位置怎么能低于儿子?但又不能把孝陵换个地方。这也是康熙长时间无法做出决定,只能搁置的原因。

雍正三年,雍正以“曾祖母暂安以来,皇父长寿,子孙繁衍,海内升平”为由,强行解释自己父皇慧眼选了个兴盛皇朝的风水宝地,因此决定在“暂安奉殿”原地为孝庄建昭西陵。此后皇室拜谒东陵必先拜谒孝庄陵寝。虽然问题最后解决的还是有些尴尬,但是再次旁证了所谓“下嫁丑事”是子虚乌有。

太后下嫁的第三个依据“补偿多尔衮”,又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孝庄和多尔衮之间有无法割舍的私情。人活一世,能畅心意,虽死何憾。所以他俩冒天下大不韪,无论如何也要在一起。至于这是不是事实,只能说现在没有史料可以证明,但是无数的影视、文学作品把它当作卖点。

第二种就是纯粹的利益交换,孝庄用她唯一的本钱来换取多尔衮放弃皇位转而支持他的儿子。这种观点猛看很有道理,美人计嘛,但是细究之下很不合逻辑。

清朝相关史籍中真没有什么地方赞誉过孝庄的美貌,而且她的丈夫皇太极也不喜欢她(皇太极倒是非常宠溺她的姐姐)。虽然不能由此就说她容貌不佳,但可以证明她达不到“一顾倾人国”的地步吧。

退一步说,即便是孝庄美艳异常,也很难让多尔衮用皇位去换。手握皇权,她不是更跑不了么?

福临的登基,也说明了争夺皇权需要的是政治资本而不是颜值。

皇太极死的时候没有留下遗嘱,当时满清也不是中原皇朝的嫡长继承制,而是八旗王公推选。皇位继承人的争夺中,代善(皇太极哥哥)、多尔衮(皇太极弟弟)、豪格(皇太极长子),最具竞争力。

孝庄的儿子福临和他们三人比,没势力、没权利、没军功,而且还年幼不经事(六岁)。可谓是毫无竞争力,但是孝庄却完美地利用了这个弱点。

首先孝庄拉来了八旗中原属皇太极的两黄旗的支持。因为其余三人也都是旗主,无论谁当了皇帝必然打压两黄旗,抬升自己旗的地位。

注:代善掌两红旗、多尔衮掌镶白旗(他弟弟多铎掌正白旗)、豪格掌正蓝旗。皇太极时代满清还没有上三旗的说法,将两黄和正白三旗定为皇帝直辖的上三旗,正是孝庄为加强皇权而开创的。

随后她又成功说服了代善“支持”自己的儿子。孝庄能说服代善,一是代善本人无意去争夺皇位,其二她也不是要求代善直接支持福临。她是劝说代善支持立皇太极的儿子而不是兄弟,这样可以压制多尔衮兄弟,防止他侵占他和两红旗的利益。

接着她又拉拢了济尔哈朗(努尔哈赤的侄子),付出的条件是福临登基后,济尔哈朗可以成为摄政王。这样既获取了镶蓝旗的支持,又进一步对多尔衮形成了钳制。

最后她又递给多尔衮一根“胡萝卜”,只要同意福临登基,他也可以成为摄政王,实际上潜台词是他如果不同意就是和他敌对的豪格成为摄政王了。如此一来,八旗中有五旗支持福临,剩下三旗还是死对头,小屁孩也就成为了皇帝(顺治)。

其实最不能容忍福临登基的人就是多尔衮。因为多尔衮不仅仅认为福临没他有资格登皇位,而且他认为皇位本就是皇太极从他这里抢走的(多尔衮的生母也被逼死了)。这样的多尔衮是孝庄靠出卖自己色相就可以收买的么?

不过人算不如天算,崇祯十七年,多尔衮迎来了自己的人生际遇。这一年崇祯自缢殉国,率领清军入关的多尔衮在中原迅速扩充了自己的势力。

孝庄和顺治入关来到北京后,很快就意识到,关内只知道摄政王多尔衮不知清朝皇帝是谁,而且关内满清控制区和明朝降军也只听命于多尔衮。这个时候的多尔衮实际已具备了自立为帝的资本,而孝庄手上没什么可跟他交换的筹码。

孝庄这个时候只能暗示顺治示弱与于多尔衮,并不断给多尔衮加封号。借此来麻痹多尔衮,多尔衮那个著名的封号“皇父摄政王”就是这么出来的(之前是叔父摄政王)。也有不少人以此认为孝庄下嫁给了多尔衮,顺治被迫认多尔衮为父。

这个说法也是看上去挺合理,细究起来也不合逻辑。如果孝庄真的下嫁了,多尔衮成了顺治的爹。那么皇帝的爹为什么地位会居于自己儿子之下称“王”,父以子为尊么?皇帝的父亲只有两种称谓,死去的称其庙号或“大行皇帝”(皇帝驾崩后未确定谥号、庙号时的临时称谓),活着的叫“太上皇”。

“皇父摄政王”是为了抑制多尔衮因权势膨胀而不但放大的欲望,而搞出的高于亲王、叔王、叔父王的一种临时性封号(就多尔衮用过)。清史学家孟森的说法是,满清这个“皇父”称谓类似于古代中国的“仲父”、“尚父”,是国君对重臣的尊敬或者说妥协。

正因为多尔衮的“皇父”称谓不是因太后下嫁而来,所以清廷一直也没有避讳过这个说法。朝廷的正式文书、诏令中多次直接提及了“皇父摄政王”这个称谓。

说到这里有个疑问,为啥一个虚名能让多尔衮放弃篡权做皇帝的想法?这其实是源于多尔衮的一个优点,他有大局观,能够为了整个满清的利益而做一些个人的取舍。

因为多尔衮很清楚他一旦夺权必然会引发整个满清大规模的内斗、内乱,虽然他获胜的机会很大,但是满清可能因此而元气大伤,搞不好还会被南明甚至蒙古诸部反攻倒算。

孝庄也明白这一点,所以在多尔衮死后,孝庄对他做了补偿,将其追封为皇帝,即“清成宗”。有的人认为这是为了安抚多尔衮一党,不然为什么次年亲政后的顺治就取消了?不过这个理由不怎么充分,这其实是顺治自己的个人意气。

因为活着的时候都没称帝,死后不追封不但没什么问题,还很正常。而且安抚多尔衮一党,直接拉拢和封赏他们,不比追封多尔衮更实际、更有效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