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天才”黄芊芊,17岁考北大,28岁成博导,30岁得世界大奖,全球仅三人。

科技之争,说白了就是人才之争。我国虽然科技发展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很快,所以在很多领域实现了后来者居上。但是有一个领域至今仍然被人“卡脖子”,这个领域就是芯片制造。

以前我们相信“造不如买”,失去了发展芯片制造的好机会,现在我们意识到了芯片的重要性,立志造出自己的“中国芯”。而想要发展芯片,人才必不可少。

黄芊芊出生于农村的普通家庭,但从小天资聪颖,17岁就以江西上饶理科状元的身份,考上了北京大学,专业正是芯片相关。本科毕业后,黄芊芊选择继续深造,27岁就成为了北大的一名博士。28岁成为“中国女科学家计划”中的一员并当上了北大博导。30岁获得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青年成就奖,全球仅三人获奖,黄芊芊是其中唯一的亚洲人,还上了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成为了该榜的1/30。

如此优秀的人才,自然引起了美国的注意。美国多家大公司想要高薪聘请,却没想到黄芊芊想都不想就拒绝了。她表示自己作为中国人要留在国内,不会去为美国做贡献。近10年来,黄芊芊不仅完成论文60余篇,还带领团队先后获得了70余项专利技术。看到华为遭遇制裁,黄芊芊带领团队加入了华为,助力中国科技公司走出困境。不仅如此,黄芊芊还攻克了芯片领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部件,为中国芯片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黄芊芊是中国无数芯片人才中的一个代表,相信有了这么多芯片人才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会打破国外垄断,实现芯片的崛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