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或许听说过关于“打生桩”的恐怖故事或者传闻,当然在不同地方可能会有不同的叫法,例如在日本称之为“人柱”,在缅甸等地称之为“苗赛”等等,但其本质都是——人祭的一种。故事的内容都也是基本类似,主要意思就是说:

在某些如修桥之类的大型工程中,有些邪恶而又重度迷信的施工人员会在事前为求平安采用活人献祭的方式将人活埋在施工的某处地点,或者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不能解释又无法解决的问题,会通过这种邪恶方式以求避灾消难。

在最近,偶然看到一则关于最近在孟加拉国在修建本国一座大桥过程中因为一则谣言造成的多达8人被围殴致死的新闻:

根据报道,孟加拉国首都达卡正在兴建帕德马大桥的过程中,在其国内的社交网络出现关于类似“打生桩”的谣言,称有人绑架儿童并将其作为祭品献给大桥。在谣言被广泛传播后,先后有8名无辜民众因被误当绑架犯,遭暴民以私刑对待,被殴打致死,另有超过30人遭到袭击。其中一名受害者甚至是两名孩子的母亲,他因为孩子入学的事宜到学校询问,却被怀疑是绑架者,被暴民在学校门口殴打致死。随着事件发酵,孟加拉警方介入并经过深度调查后发现,8名被害人全部为无辜受害,而谣言中所谓被绑架的儿童也都是捏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设中的帕德玛桥

这样的情形几乎与美国哈佛大学的著名汉学家孔飞力在《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中描述的故事如出一辙。在这本书中描写了一个发生在乾隆朝时,一则由浙江一个县城发酵的谣言——修桥的石匠联合游僧通过剪人发辫来夺人魂魄,并以此作为献祭,最后这样的谣言逐渐蔓延到了大半个国家,甚至惊动了乾隆帝的故事,在皇帝的严令彻查下最终却证明,是一场纯属无中生有的闹剧。

然而,更令人惊讶的是,这样的谣言故事或者阴谋论在今天的我们生活的时代却依然广泛存在,如果在百度搜索“器官+谣言”的关键词,就会发现在最近这些年,在全国南北各地的不同地方这样的谣言仍然陆续发生。而同样的谣言,在我经历过的90年代初的时候就广泛存在,甚至至今仍然是童年阴影的一部分,而后来却发现,童年所亲身经历的那些谣言,实际上早在200多年前的义和团运动中,再后来又发现,义和团运动中的很多说法在他们之前也已经广泛存在。

这些从孟加拉国到中国,从乾隆到义和团到今天,古往中外,这样的谣言像波浪一样,一轮又一轮的袭来,但每次都有很多人深信不疑,这样的故事,竟令人吃惊又让人好奇,也许正如黑格尔所说:

人类从历史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不会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

因此,我们便以“打生桩”的恐怖传闻、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以及现在依然在各地会广泛流传的诸如“器官偷窃”之类的奇谈怪论,聊一聊为什么很多荒诞不经、略加思考便可识破的谣言,会具有超乎寻常的传播力与生命力。甚至能够在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不同时代迅速蔓延和生长。今天我们就首先聊一聊关于“打生桩”的传言。

一、何谓“打生桩”?

首先要明确,在古代社会打生桩的作法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是在世界各地都广泛存在。

从历史学研究的角度而言,所谓“打生桩”,通常是指发生在古代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早期时,由于古人因为受当时认知水平和生产力限制,将很多超出认知范围之外的无法解释的现象通过假托鬼神等迷信思想来寻求解脱和慰藉。具体到诸如桥梁修筑、庙宇塔寺建设等大型工程上,古人认为施工动土有可能会破坏那一地点的风水,进而有可能会触怒该处的冤魂,如果不加以防范可能会导致在建造期间时生意外,所以传言中,会把把若干人或者动物等活埋或者以撒血等方式埋在工地内,以祈祷工程顺利。

这样的传说,实际上在人类早期的世界各地都广泛存在,而至今依然具有现实影响力的,主要集中在东亚以及东南亚等地区,尤其是在日本全岛、高丽半岛、中国、缅甸、印尼、泰国等国家也曾广泛存在关于打生桩的各类传闻。

实际上,如果说“打生桩”的习俗,最为兴盛的恐怕非日本莫属,在日本通常将“打生桩”的作法称为“人柱”。在日本至今仍现存很多关于“人柱”的纪念设施,如人柱祠、慰灵碑之类。

日本人柱慰灵碑

实际上在欧洲,最典型的如英国也存在关于“打生桩”的种种传闻,最为著名的当属于伦敦桥的传言。在刚刚过去的9月份,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离世,英国政府随即启动了此前早已确定的代号“London Bridge is down” (伦敦大桥倒塌了)。这其实也是英国一首古老童谣的名字《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根据对歌词的解释,有很多人相信这里面就包含了对当初伦敦桥建设时在桥基里活人献祭的故事,除了这一传闻,像沃里克郡的斯通莱公园也被广泛相信曾在最初建设时存在类似“打生桩”的事情。

而在中国则有传说认为,早在秦朝在修建万里长城以及建设秦始皇陵兵马俑时,便将诸多劳工活埋在长城下献祭。并认为,“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正是因为孟姜女的丈夫范杞良就是被当做“打生桩”的献祭而被活埋在长城下而发生的,汉末文学家陈琳在他的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曾写到: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就被认为是对这一事件的描述和证明。

二、真实的“打生桩”古迹

在中国,1960年代我国考古学家在河南郑州东赵二里头文化的古城遗址中,发现了据信是公元前1600年的夏朝时的古城遗址中,出土了最为早期的在城墙建设过程中的“打生桩”考古新发现。

而在今天日本的福井县坂井市丸冈町的一座城堡丸冈城,这座建设于16世纪的古代城堡,其主城的中央支柱被广泛相信就曾残忍掩埋一名叫“阿静”的独眼贫女,以此作为“人柱”,在城堡旁边至今还保留有相关的慰灵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丸冈城天守

此外在今天的粤语中,使用“塞豆窿”一词借指小朋友,据传正是出于类似这样的恐怖传说,而且很多人认为在今天广州市的海珠桥,这座由民国时期地方军阀兴建的大桥在当年动工时也曾出现打生桩的恐怖传说。

甚至到了今天,诸如此类的故事经过不断加工,依旧广泛流传,并最终成为当今都市传说的一部分。

例如,2020年4月时,在河南原阳某建筑工地上,自卸车倾倒土方时,将在工地玩耍的4名儿童压埋,致其不幸死亡。关于此类谣言或者阴谋论就广泛流行。事后被警方辟谣。

而如果要探寻这背后的原因,在由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与青海民族大学民族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季刊杂志《青海民族研究》在2020年的第2期中曾刊登的《民间传说、社会事实与集体记忆:一项关于“打生桩”传说的社会史研究》就给出了答案,文章认为:

"打生桩"的行为并非民间传说由鲁班所授,而是属于人类早期社会"奠基牲"的一种具体形式,是远古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及对建筑奠基的重视。而在今天,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这样的行为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已然完全绝迹。

但是作为集体记忆的"打生桩",在民间却以传说的形式,不断进行自我的建构与延续,并最终牢牢存储于民族的"记忆丛"之中。在诸如建筑过程不顺利或出现意外等特殊情况下,关于"打生桩"的集体记忆就会被激活,并对民间传说进行新一轮的演绎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