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届记者节。

对多部分(过往)媒体从业者来说,今天又是欢喜,又是无奈。

他们都说,这是一种情结。有些酸楚却也非常实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论起单独给一个职业划定节日,记者节算是众多节日里,既微不足道,又足以振奋人心的一个节日。

因为记者本身,即有光环,又无不在紧箍咒中。

照例来说,今天很多媒体会推出一篇关于记者节的社论或者评论。一来是加油打气;最主要的还是,摇旗呐喊。

果不其然,澎湃的社论,最是让人热血澎湃。在这个越来越小的空间里,也算是写到了极限。

诚然,保持内心的笃定,不要忘记那份热爱,才能去拥抱变化。

我有时在想,我们应该怎样去看待,在往日被称为“无冕之王”的这个职业?

我的很多媒体朋友也都在说,可做的选题越来越少,留给记者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今天,会让很多现或前媒体朋友想起那些年那些事,记者是一个多么让人心向往之的职业。

可是,事到如今,还有多少人不顾一切的去选择这个行业?

当然,我也好奇,疫情以来,还在媒体的朋友们,你们有多久没去到过现场?

尽管我依然相信,没有现场,也能写出真实有力的报道。但少了现场,缺的却是记录者的核。
媒体最核心的职能,应该是记录、观察这个时代。这个记录和观察,当然是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有褒扬的,有批评的;有监督的,更有赞颂的。

我发现很多朋友们,陷入了一种自我怀疑甚至躺平的状态。

他们很多人,之前都是优秀的媒体从业者。而且他们曾经杖剑执笔,写下一篇又一篇关乎公共权力、公共利益的报道,直接或者间接推动着社会以及秩序的进步。

近两年,我看到的却是另一种景象:他们在圈子里诉说这个节日,以此来纪念那些年的辉煌岁月。

当一个节日是用来纪念或者说是缅怀的时候,它的真正的意义又在哪里?

而且就在今天,我还是看到了,一些人的号没了,数个财经大号也看不到了。

比起那些“名正言顺”的媒体,这些被称为“自媒体”的发声者,更显难能可贵。

我不确定他们到底写了些什么,但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对于执笔者、记录者而言,还能有多少空间,去写想写的东西,去说该说的话。

犹记得,当初设立这个节日的初衷———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我总想着,有一天,记(录)者还能回到当初荣耀的时光。在面临公共问题时,百姓第一反应是,可以向其寻求帮助,争取权利。

比起那些无谓的捧杀,这才记(录)者们作为“无冕之王”至高的荣光。

可是,这个时代还会回来吗?当我这样问时,其实也陷入了一种情绪中。

或许拥抱变化,才是最实际的祝愿与忠告。

以此送给还在媒体坚守的同仁以及持续记录这个时代的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