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广州疫情!一项关键数值出现下降,钟南山最新发声引关注
广东省和广州市在十一月六日晚间召开紧急会议,安排应对广州市三年来最严重的疫情。
根据最近的通报,广州市海珠区的疫情是最严重的。海珠区于十一月七日发布了一则通知,要求全市在十一月七日全面开展核酸检测。

考虑到当前海珠区的疫情,海珠区采取了严格的封锁和控制措施,将其实施到11月11日24时。这也意味着,海珠区的疫情非常复杂,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用这样的方法,既能降低人群的流动,又能有效地排除病毒的扩散。

请海珠区的朋友们继续积极合作,不要埋怨,多忍耐几天。
从数据上来看,广州每天都在增加,不过广州的确诊人数在下降,这说明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虽然感染人数的增长让人担忧,但大部分都是在被隔离的地区,或者是集中隔离的时候,出现在公众面前的人并不多,广州发布了一条加强社会防控的公告,这就说明,这场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疫情还在可控范围之内。

“一静”的意思是要做到真正的清静,尽量减少和消除各种不必要的人流,从而有效地降低了易感群体与受感染的几率。

也就是说,广州要按照不同危险级别的分区进行管理:高风险区不出门,中风险区不出门,错峰取货;而低风险区和其它地区,不到万不得已,不串门、不扎堆、不聚集。只有让所有人的社交活动都变得安静下来,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人口流动带来的危险。

所谓“一透”,就是要做好核酸检查,不漏一户,不漏一次,不漏一人。因为,每一次泄露,都会让这种病毒继续传播下去,让更多的人受到感染。另外,广州还将加强对中高危险地区人群的抗原检测,以尽早发现和消除病原体。

要关注和爱护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做到及时换班,加强对新入职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对一线医务工作者、义工的安全保护和工作保障。要严格执行《九条防控方案》及“九不准”规定,加强社区管理,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关爱,用心用情做好群众医疗救治、生活服务保障、物资保供稳价工作。

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充实基层防疫队伍。要加强对疫情的宣传和引导,对社会关注的问题及时作出反应,形成团结一致的抗疫气氛。
张屹表示,海珠区在十一月五日新增感染者,主要集中在凤阳街道康鹭区等高危地区。海珠区加强了治安管理,降低了人流,加强了核酸检测,走访了所有住户,逐户排查,争取找到所有的阳性病例。

另外,南洲街大塘片区、海珠区华洲街、龙潭片区等地区仍然有扩散性疾病,并有可能发生社区传染。赤岗街、客村、江海街、桂田等区域新增病例数量则呈现出显著的减少趋势。

张周斌也强调,居住在这些区域内的人,被感染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相关的检查,及时做好核酸检测。

现在,管控区已经有人偷偷地离开,与管控区之外的人联系。张周斌提醒道,这是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病毒,极易传播,不仅会对接触者造成极大的危害,还会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广州是不是已经封闭了城市?据说不是全城封锁,也不是全城静默。只是将新出现的高、中、高危险区域划分为新的区域,而不是全城静默,这意味着广州的疫情还在控制之中,如果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治愈率超过了发病率,那就意味着病情正在好转。

广州疾控中心表示,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在中度、高风险地区,民众及未经消毒的物品仍然存在感染风险。疫情防控的过程中,大家要时刻保持警醒,要阻止危险行为的发生,
海珠区5号感染病例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因为它传播速度快、隐蔽性好,在建筑密集、巷道狭窄的地方传播;同时,人口密度大,也为病毒的快速传播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张周斌发表称,通过对感染者的检测,我们可以看到,在核酸检测、中高风险区域、隔离宾馆工作人员核酸检测时,都会发现新的感染者,

因此,必须采取限制外出、全员核酸筛查、分区隔离、降低人口密度等措施,才能及时发现感染者,降低区域内扩散的风险。此外,这一区域的人有很高的传染性和感染率,所以要配合,做好卫生管理,做好核酸检测。

针对目前的形势,钟南山做出最新分析,钟南山院士提出了一种“PROTECT”的综合战略。要以预报模式为依托,引导防治工作;强化免疫和一般疫苗的研制,以提高防治效果;
落实“抗原筛选,核酸诊断”的方针;加快研制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和抗体;多学科康复干预,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实现医院、社区、基层一体化防控工作;从生病转向健康。

从疫情新闻发布会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细节:从监控录像来看,有几名居民私自离开或者分发物品,造成了附近的疫情。
这些人为了自己的便利,无视国家的防疫政策,造成了疾病的持续扩散。也许他们缺少食品,也许他们需要外出采购生活用品,也许他们只是不想在家里待着,出去散散心。

另外,奥密克戎病毒的传播速度和潜伏期都很高,以至于许多无症状感染者都不知道自己感染了新冠病毒。
当然,广州的其它地区也不能掉以轻心,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对策,减少风险,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尽快结束这场疫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