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天,“供销社”意外走红,而这个词瞬间成了网络热词。
其实在河南林州的这座大山(太行山和林虑山)里面,一直存在着供销社!
这期咱们走进中国画谷探访石板岩供销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板岩供销社成立了1946年7月,由尹兴德、郭有恒、李林洹等4人,拿着当时的冀南票1821元(相当于人民币18.21元),办起了石板岩供销合作社。

当年的林县非常穷,百姓生活也很苦,山里百姓的生活更苦!“山区群众苦难言,出门抬脚就是山。针小难买费力大,百斤山果换斤盐。汗水滴遍赶集路,吃苦受罪到何年。”这首流传在林州市石板岩镇的“民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时人们出山、买卖东西,仅有两条路,一条是上70个弯、下百个弯的"鲁班壑",另一条是上5里、下7里的"刘家梯"。经常凌晨三四点起床,翻山越岭到县城,然后回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在石板岩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买难卖难走路难,称盐打醋得爬山,走时不见日,回来星满天。啥时山里有货铺,啥时买卖不出山“,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当时的情况!

当时供销社成立的主要目的就是上山为山里的百姓送日用品和工业品、下山收农副产品,为山区人民服务。当时的条件非常辛苦,供销社员们仅凭着“一个扁担两个篓,一副肩膀两只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扁担”也成了供销合作社联结群众与外界的桥梁,就是这一根扁担把山外的针头线脑、油盐酱醋挑进山,再把山楂、花椒挑出去,石板岩供销合作社深受山里人的爱戴,被亲切地称为“山里人心上的供销合作社”。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石板岩路修通了、人富了起来,扁担也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扁担精神”却被一代代供销社人保存了下来。

现在的石板岩交通发达,旅游业获得快速发展,国家五A级景区林州太行大峡谷、中国画谷:石板岩。石板岩供销合作社及时转变一购一销、一买一卖的传统观念,调整经营策略,把服务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服务旅游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各个景区增设了10个旅游服务摊点,使中外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同时石板岩供销合作社把“山扁担”“扁担情”注册为商标,将农产品销往全国各个城市。

石板岩供销社获得的荣誉,上世纪60年代,石板岩供销社被总社评为“农村商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1978年,国务院命名石板岩供销合作社为“大庆大寨式先进单位”;2020年荣获全国总社“金扁担改革贡献奖”,并被中华全国供销总社授予基层社标杆称号!

注:截至目前,河南省现有省辖市(示范区)供销合作社18个,县级供销社132个,乡镇基层供销合作社1878个,社有企业869家,连锁经营服务网点5.96万个;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标准化为农服务中心34个、生产性服务中心736个,托管土地面积1368万亩,超过全省耕地面积的10%,超过全省土地托管总面积的30%,在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中排名第二。(此信息来源于河南省供销总社官方公众号)
另外参观扁担精神纪念馆,大约需要时长40分钟左右,疫情防控期间,可能没有开放!
老家河南!豫见旅游!
感谢您的关注与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