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69年,前燕的吴王慕容垂大败率军北伐的恒温(史称“枋头大捷”)。胜利给慕容垂带来荣耀的同时,也让把持朝政的摄政慕容评和太后可足浑对他愈发的忌恨,欲除之而后快。

不甘坐以待毙的慕容垂只得以打猎为名,带着家人逃亡前秦。前秦皇帝苻坚闻讯后狂喜,亲率群臣至长安郊外相迎,一见面就是狂夸、许天下、厚赏 ……

执手曰:“天生贤杰,必相与共成大功,此自然之数也。要当与卿共定天下,告成岱宗,然後还卿本邦,世封幽州,使卿去国不失为子之孝,归朕不失事君之忠,不亦美乎!” …… 坚复爱世子令及慕容楷之才,皆厚礼之,赏赐钜万,每进见,属目观之 ……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苻坚还真不是客套,当时慕容垂的名气和声望很高,在关中地区很多平民都是他的仰慕者 --“关中士民素闻垂父子名,皆向慕之”。不过也有些人不喜欢他,其中有前秦的一位重量级人物,被后世称为“功盖诸葛”的丞相王猛。

王猛不喜欢慕容垂的原因,有很多种说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

第一种观点认为,王猛是个神人,一眼就看出慕容垂不甘居人下,日后必反。这个和传说中诸葛亮看出魏延长有“反骨”是差不多的意思,更多的是后人依据历史强行附会出的前因。

第二种观点认为,王猛看不上慕容垂这种连自己家族都能背叛的人(慕容垂也是前燕皇族)。这种说法很有道理,也挺符合皇朝时期的传统。但是这话王猛来说,就底气不足了。

王猛是地道的汉人,却投靠了入侵中原的胡人。换句话说,这个五胡乱华时期的第一代“汉奸”,真没啥资格从忠义这方面去指责慕容垂。

第三种观点认为,王猛也是忌恨慕容垂的声望和能力,担心他在前秦站稳脚跟后会影响自己的地位和权力。这个观点比较中庸,但是两千多年的皇朝内斗史中,大多不都是为了这个么?

真相如何,大家各抒己见,这里先书回本题。

王猛多次向苻坚进谏,称慕容垂为“非可驯之物”,劝他不要错过机会,赶快杀了慕容垂。苻坚不但拒绝,还授慕容垂冠军将军,封宾都侯。见说不动苻坚,王猛就决定自己动手为苻坚制造杀慕容垂的理由。

第二年(公元370年),前秦按照原定的策略,以王猛为统帅出兵讨伐前燕。征集军队时,王猛以熟悉地形人情可做向导为由,命慕容垂长子慕容令随军从征。在大军出征的前一天,王猛又亲自登门拜访慕容垂。

既是当朝权臣,自己儿子又在其麾下效力,慕容垂自然不敢怠慢,设宴款待王猛。酒过三巡后,王猛说起了“客套话”,称慕容垂为自己的知交好友,然后话锋一转又说“今当远别,何以赠我?使我睹物思人”。

不管慕容垂是不是视王猛为“好友”,都不能不顺着王猛设定的路子走下去。于是解下腰间佩刀赠予王猛。

王猛率大军出发后,就命之前买通的慕容垂亲信金熙,持慕容垂的佩刀给慕容令送了一个假消息。这个消息的大致意思是:“前秦容不下我们,再待下去恐难逃一死。现在前燕皇帝已经后悔逼走我们了,我已经决定逃亡回前燕,你也赶快找机会脱身。”

虽然一时联系不上慕容垂,但有慕容垂的佩刀为证,慕容令很难不信。不久后他就找了个机会脱离了前秦大军,逃回前燕。

慕容令出逃后,王猛就将这个消息大张旗鼓的传回长安。此时自觉中套的慕容垂明白这个时候张口辩解怕是九死一生,只得赶快逃命。但是早有准备的王猛哪里会让他逃掉,慕容垂刚跑到蓝田就被抓了回去,就此他们父子谋叛的罪证也算是齐活了。

这就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金刀计”。虽然设计的很巧妙,但是在一些人的“纸上谈兵”之下,它却被美化并神话成了无人可解的“千古阳谋”。

首先王猛设计金刀计的心思就很歹毒,不但要忽悠慕容垂父子,连他自己的主上苻坚也是重点欺骗对象。也就是说金刀计的核心就是“骗”,这计谋全程甚至事后都不敢大白于天下,跟阳谋就扯不上边,妥妥的“阴谋”。

其次,如果认为金刀计无解,恐怕王猛自己都有话要说了,因为他本人就玩砸了。

王猛的“金刀计”实际是“离间计”,而离间计无论设计得多么巧妙都有一个致命弱点,被离间的对象之间要有隙可乘。因此防范离间的最佳方法不是见招后再拆招,而是维护信任。

苏轼有句话概括得很精辟“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所以金刀计何来无解一说,王猛的计谋不就失败了,苻坚就没按他预设的套路走。

猛表令叛状,垂惧而出走,及蓝田,为追骑所获。秦王坚引见东堂,劳之曰:“卿家国失和,委身投朕。贤子心不忘本,犹怀首丘,亦各其志,不足深咎。然燕之将亡,非令所能存,惜其徒入虎口耳。且父子兄弟,罪不相及,卿何为过惧而狼狈如是乎!”待之如旧。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前秦的策略是利用前燕的内耗消灭前燕,因此让慕容垂活着的好处更多。在前燕慕容垂还是有不少拥戴者的,利用好慕容垂可以加剧前燕的内乱和内耗。这也是苻坚优待他的一个原因。

而王猛的计谋即便是成功了,慕容垂被杀会让前燕的慕容垂势力和前燕更离心离德么?如果不成功,则有可能将慕容垂逼回前燕成为敌人,这不就是给自己找麻烦了么?因此王猛计谋对前秦根本就没好处。

最后这个计谋涉嫌欺君,操作不好就得送命。王猛运气在于苻坚因自身性格和对他的信任,没有太在意。如果换成曹孟德之流,怕是该王猛跑路了。

所以金刀计也就是普通的离间计而已。之所以能被神话,原因在于它被从事实中抽离出来。为计谋而论计谋的纸上谈兵,结果论成了“无解的阳谋”。

另一个类似的例子是汉武帝的“推恩令”。

第一个问题是武帝的父亲汉章帝为什么不用推恩令?他如果用了推恩令,吴王刘濞是不是就不会起兵而是老老实实地让朝廷用钝刀子削自己?如果说汉章帝和他的臣子们想不出这高深莫测的计谋,那么汉献帝为什么不让曹丞相的儿子们“为父分忧”?

历史反复证明,当诸侯有能力反叛朝廷时,除了发兵征伐,朝廷没有任何手段让诸侯们和平地接受削藩。历史也证明,当皇权有能力处置自己的受到的威胁时,都是直接挥舞钢刀,没谁玩什么慢工出细活。

所以汉武帝使用推恩令的原因并不是推恩令多么神奇、多么无解,而是诸侯们已经没有能力反抗了。武帝即便是不用推恩令,而是针对藩王们挨个找茬剪除,他们又能如何呢?即便是起兵,汉武灭他们很困难么?

汉武使用推恩令的原因还恰恰就是不想完全消灭他们,汉武不希望自己的亲戚们做诸侯来威胁皇权,而是希望他们成为地方大族。这样他们就可以帮助朝廷掌控皇朝底端(郡县以下),并对抗地方上的世家豪强。

而推恩令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个目的,这才是汉武选择它的原因。至于说什么明朝的建文帝如果使用推恩令来削藩就如何,就有些脱离事实了。

不是建文读书少没搞明白或者不知道推恩令,而是推恩令严重违背了明太祖钦定的《皇明祖训》。如果建文公然违背太祖成命和祖制,皇朝上下对他离心离德会更严重,他输得只会更快。

就算是建文年轻没见识,那其后的成祖朱棣呢?他也是明确削藩的,为啥也看不上“千古无解阳谋之推恩令”呢?是觉得自己的亲戚们无福享用此计,还是觉得这计谋用在明朝非常不合时宜?

任何计谋或者策略不论效果如何,都应该是根据具体的环境、资源、事由、目的等来制定的,当这些前提发生了变化,计策本身也必须随之调整,就不会有什么一劳永逸的计策。如此又怎么会存在什么千古无解阳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