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贵州省德江至习水高速公路(正安至习水段)PPP项目(以下简称“正习高速”)荣获2022年全球道路联合会(IRF Global)唯一全球道路成就奖(GRAA)环境保护类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领奖现场

北京时间11月3日,正习高速主导投资建设方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在美国华盛顿领取了这座凝聚着荣誉与使命的奖杯,令无数中国的道路建设者为之骄傲。

全球道路成就奖被誉为全球道路行业的“诺贝尔奖”,代表着全球道路行业技术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最高成就,是国际道路行业内最有声望的荣誉之一,包含环境、设计、研发等12个单项奖,每个单项奖全球仅授予一个项目。这是中国建筑在国内首次、也是贵州首次获此国际性殊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际道路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公路学会党委副书记、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文杰表示:“这是一次重要突破,也是近年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理念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的成功范例。”

创新!创新!创新!

逆境中,劈山凿石展通途

蜀道难,黔道更难。

正习高速全长130.37公里,设9座互通,217座桥梁(56公里),25座隧道(35公里),桥隧比高达64.12%。黔北的喀斯特地貌区,溶洞、暗河深积,断层、岩溶、煤与瓦斯突出、涌水突泥等严重地质难题层出不穷。

“它是贵州省地质条件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建设任务最艰巨的高速公路之一。”面对挑战,中建国际投资(贵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关瑞士在动员会上斩钉截铁地说:“咱们一鼓作气加油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习高速公路实景

项目部就设在著名的长征战斗遗址娄山关。浸润着红色精神,全体职工上下齐心,在艰苦环境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攻坚克难,敢为人先,这是“正习魄力”——

针对这条最艰巨最复杂的高速公路,项目部提出“高山深涧上资源、高难长隧上技术、高墩大跨上水平”的思路。面对“国内罕见的特高压瓦斯突出隧道”天成坝隧道,项目部组织专家团队针对难点逐一攻关,一战功成。隧道穿越的13层煤中,7层具有瓦斯突出风险,单层煤最大垂直厚度11.2米,瓦斯压力达7.4Mpa,突出临界值10倍。

因地制宜、破题创新,这是“正习速度”——

在有着“中建第一高墩”(167m)之誉的道角特大桥墩柱施工中,引进桥梁自行式轨道液压爬模技术,助力大桥提前3个月合龙。项目多项重大控制性工程提前3到6个月完工成为常态,全线于2021年7月1日通车运营。

精筑幸福、创领潮流,这是“正习精神”——

在生活上,集中住宿、共同劳动,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在工作中,白天下工地,晚上做内业,深夜搞科研,将青春、热血奉献到项目一线;在奋斗时,夜晚当白天用,雨天当晴天用,假期当做上班用。

人,一月磨破一双鞋;车,一月更换两轮胎,大家勠力同心,以超强的行动力,锤炼出全体员工愚公移山的坚强意志。

莽莽群山,情牵于斯。通江达海,念兹在兹。

作为《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6横7纵8联4环线”中的“第一横”德江至习水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习高速用理念创新化“痛点” ,用科技创新破“堵点”,用管理创新解“难点”,最终让项目成为“世界一流”。

成绩背后,是建设者们坚定的共同信念:“为被这崇山峻岭阻塞的山里人,开辟一条出山达海的乡村振兴之路。”

“过程艰难,我们痛并快乐着。”“奇迹不是偶然的,是全力奋斗的必然结果。”一句句坚定自信的话语,透出“正习人”遇难克难的乐观心态,更凝聚着全体成员劈山凿石展通途的信心和志气。

打好“绿色”底牌

求索中,坚定走好环保为先“基建路”

从高空俯瞰,一幅绿色画卷徐徐铺展:

蓝天为布,青山作廊,崭新的高速公路犹如一条巨龙,于崇山峻岭间蜿蜒而过。在巍巍山峦中,森林、湖泊、溪流与公路遥相呼应,大美黔地一派和谐生态的自然图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习高速公路实景

这就是有着“黔北最奇美高速公路”之称的正习高速。

奇美背后,是项目团队坚持以环保为先,力求清洁低碳、环境友好的绿色理念和坚定行动。

为降低对生态环境的侵扰,项目尽可能优化线路,减少土方开挖面积约25%,回收利用表土约11万立方米,并将弃渣场改造为公园等公共设施,有效改造土地72.28亩,又通过“补植复绿”植树1.2万株,新增林地和绿化面积约19.33万平方米,最终与公路沿线3个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实现生态共融。

通过技术和管理创新,减少碳排放约2.38万吨,相当于1026亩森林一年的固碳量。建设过程省下约1.05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全省居民9天的耗电量。

隧道均采用智能照明,运营时每年可减少用电量约600万度、碳排放3400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的要求,正习高速正是牢记党的嘱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和成功探索。

依托“科技赋能”推动绿色转型升级,正习高速在此前已从全球近200个参评隧道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2021年度NCE隧道工程大奖,并成为2022年度中国唯一入选的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示范项目。

回望通车这一年,时光在这里画出两条优美的曲线:

一条是发展曲线:全线经正安、桐梓、习水3个县、13个乡镇,将原本耗时10小时的行程大大缩短至1.5小时,为民众开辟了更便捷的外出通道,也为公路沿线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持久动力。

一条是生态曲线:对靠近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地路段,制定专项保护方案,最大限度减少对保护区的影响,全面、系统地保护生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位于正习高速水银河收费站内的千年黄柏古树

两条曲线更是两条底线,沿线群众的感受最真实。正习高速水银河收费站内有一株千年黄柏古树,这是村民最记挂的。“感谢他们,不仅把路修通了,还将古树保护起来,我们都满意得很!”

大道如虹筑枢纽

高速路,让乡村振兴迈入“快车道”

厂内,山泉水灌装生产线机声隆隆,马力十足;厂外,配送工人正有条不紊地将成品桶装水搬运上车,准备运往附近乡镇。

“辛苦了!”望着满载着水桶的货车,位于桐梓县松坎镇的绿之缘山泉水厂负责人骆文军笑着拍了拍工人肩膀。

“没事,现在路好走,一天跑两三趟不是问题。”

骆文军说,以相邻的羊磴镇为例,原来送货至少要花2个小时,高速通车后时间缩短一半。“对我们来说时间就是成本,路通后不仅运输效率提升了,更不用担心刮风下雨不好走了。”

正习高速公路起于正安县止于习水县,途经桐梓县7个乡镇。一条交通“大动脉”,实现了与桐梓北部乡镇与中部的快速连接,不仅极大改善了当地群众的交通出行条件,更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看,我们位于全县北部七个乡镇的中间位置,是南来北往的必经之路。”松坎镇人大主席季正兴指着桐梓县路网地图,滔滔不绝地讲述前后对比变化。

正习高速开通前,人流往来必须走兰海高速,车流量大且路途较长。如今,正习高速各站点联通南北左右,让居民出行、往来客商更加便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习高速公路实景

季正兴说,乘着便利交通的东风,预计明年,年产量达800万吨、位于松坎镇的贵州最大砂石骨料生产厂将投入生产。届时,产品从松坎收费站上高速,很快就能运至省内和重庆等地,预计将为乡镇带来3200万元税收。

正习高速的开通也为正安县旅游产业的发展打开了一扇窗。正安县尹安旅游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林茂超正积极对接旅行社,准备和旅游产业较为成熟的赤水、习水等地联合打造旅游精品线路,“希望能借路引客入正安,带动我们的旅游产业壮大升级。”

以微知著。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抢抓国家系列政策机遇,坚持交通优先发展,彻底摆脱了交通瓶颈制约,现代综合交通网不断完善,为全省决胜脱贫攻坚、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建设“四区一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为贵州省首次获此国际性殊荣的正习高速项目,对于贵州省推进交通强国建设、中国基建走向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党委书记、厅长邵勋表示,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当前,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定不移全力推进建设交通强国试点各项工作,奋力当好多彩贵州现代化“开路先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贵州交通力量。

红色沃土,绿水青山;攻坚克难,高歌猛进。

夜郎河畔,绿色创新;正习精神,生生不息。

而今,多个重大奖项的接续突破,不仅充分展示了中国建筑在国际交通建设领域的硬实力,以“正习高速”为代表的成功经验,更在贵州纵横交错的“高速平原”之上,为全球交通建设项目树立了值得借鉴推广的可持续发展范本。

来源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雅萌

编辑 彭妲

编审 赵宏斌 贺韬

戳这里关注我

看贵州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