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实践中形成,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优势。党的二十大擘画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遵循。

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展示出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观点,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力量。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于中华民族文明的价值基础之上,表现为中华民族普遍的感知方式、价值取向和生活样态。

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西方中心论”主导的现代化发展模式,提出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人类共同发展进步,倡导推动共同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全面发展的价值选择。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现代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历史局限与现实困境,诠释了现代社会主义文明的优越性及其价值取向,创造了世界文明新类型的可能性。

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现代化发展历程,实现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

我国14亿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规模巨大的人口,为中国式现代化明确了质的规定性和特殊性,表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需要立足中国发展实际,有效破除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出坚实步伐。中国历史性地解决了千百年来困扰中国人民的绝对贫困问题,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唯物史观阐明人类社会发展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要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为目标,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为当代全球化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理念和方案,不断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形成。

贯彻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四个自信”的历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和精神感召力,有效激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蓬勃发展的生命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索民族独立,应该选择怎样的道路。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国情,通过革命的实践,探索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社会主义改造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确立奠定了历史性的基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这条道路发展确定了方向;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响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新特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机贯通起来,用“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

党的二十大指出,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的历史局限与现实困境,诠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优越性及其影响力,中国式现代化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当代全球化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作者系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