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刘琼

仿佛一夜间,株洲陷入疫情暴风眼。时隔一年,“强敌”再度来袭——自11月1日我市出现首例外省关联病例以来,截至3日24时,全市累计报告阳性感染者32例。

守护百姓健康,护卫城市平安,株洲迅速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

铺开“作战图”

11月1日,石峰区在主动就诊人员中发现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这一次,“敌人”似乎变得更难缠。经检测,这波疫情的病毒是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进化分支)。这种毒株传染性强,病毒隐匿性强,传播速度快,病毒代间距短。

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刻不容缓!11月1日当晚,市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召开调度会。

“要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全力做好流调溯源、隔离管控等各项工作,连夜排查潜在风险隐患,做到不漏一人,迅速斩断病毒传播链条……”市委书记曹慧泉的话掷地有声。

“要全面进入应急状态,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形成强大合力,确保‘首战必胜’。”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恢清也立即作出部署。

一张全市坚决抗击疫情的“作战图”全面铺开。

11月2日凌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第7号通告,要求主城区及攸县城区实行3天静默管理。

11月2日8时起,全市划定10个高风险区和13个中风险区。

11月3日凌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再次发布通告,决定在主城区范围从严加强静默管理,升级管控措施。同日,全市新增10个高风险区、10个中风险区。

11月4日,优化调整市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及分工。

4天时间,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多次召开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密集出台5个公告,各级领导落实责任、靠前指挥。

高位推动、上下联动,株洲打响了一场坚决捍卫人民生命健康的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城市按下“暂停键”,芦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动员全区88个文明实践所站行动起来,1600余名文明实践志愿者光速集结,第一时间奔赴抗疫一线,参与小区静默管理,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杨凌凌 通讯员/易钊帆 摄)

织牢防控网

这是一场大仗,也是一场恶仗。

为了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防止疫情外溢,我市各级各部门零秒响应,严阵以待。

市委组织部连夜选派217支疫情防控工作队下沉社区,织密群防群控工作防线。

市公安局调派精干警力,组建工作专班开展疫情防控流调工作,加强对火车站、高铁站等重要关口的24小时值守。

市交通运输局严守交通运输关口,确保疫情不扩散不外溢。

市文旅广体局暂停开放公共文化场馆、娱乐文化体育场所。

全市各中小学第一时间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开启校园内外消杀工作。

物资保障、科学救治等工作同步开展。一个又一个单位主动迎战,一名又一名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努力把防控网撒在流调溯源之前、撒在病毒进一步传播之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疫情就是命令。11月2日凌晨,市委政法委机关党员干部闻令而动,主动请战,选派8名机关干部志愿者,组成3支疫情防控工作队,分别下沉到天元区泰山路街道泰西社区、嵩山路街道白鹤社区和芦淞区贺家土街道漂家井社区,轮班值守在社区防控卡点,协助做好人员进出管控工作;配合社区网格员进行电话摸底、信息录入、入户排查,确保辖区人员底数清、情况明、数字准。图为市委政法委志愿者夙夜值守,维护核酸检测采样现场秩序。(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周圆 通讯员/涂承东)

凝聚光与热

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令人欣慰的是,株洲社会各界用自己的方式助力抗疫。他们就像一滴水融入另一滴水,就像一束光簇拥着另一束光,汇聚成抗疫的磅礴力量。

“药买来了,我给您送到小区门口。”11月3日,志愿者陈女士带着药品来到庆云街道锦绣社区水文局生活区,封控在家急需给家人买药的居民周师傅激动不已。

更多暖心的故事在上演。当城市按下“暂停键”,芦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动员全区88个文明实践所站行动起来,1600余名文明实践志愿者火速集结,第一时间奔赴抗疫一线。他们有的当起了物资代购员、垃圾清运员、防控宣传员,有的化身疫情联络员、网格协调员、隔离保障员……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市广大社区工作者及志愿者面对千家万户、千头万绪、千难万险,既当“守门员”“疏导员”,又当“跑腿员”“宣传员”。他们日夜坚守、忘我付出,用凡人微光,为株洲抗疫工作送去可贵的光与热。

物资供应,聚焦一个“保”字,多品种防疫物资全天候生产供应的物资保障机制,为防疫前线源源不断输送“弹药”。

救治,立足一个“早”字。坚持“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原则,11月3日,整体征用渌口区人民医院作为市新冠肺炎定点集中隔离救治医院,打响与病毒搏斗的生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