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长青( 1914~1950),字松山,乳名才狮子,萨县三区 三和马店村(今属土默特右旗明沙淖乡)人 。

郭长青童年十分悲惨,是个苦命人。5岁时,他母亲就病死了,为生活所迫,和他父亲走街串巷、沿门挨户讨吃要饭,后来他出了大名,还有人们背后称他“郭讨吃子”。苦难的生活重压下,不久,他父亲也死了,郭长青沦为孤儿,只好由他姑姑收养。但姑姑也是穷人家,那个时候家家娃娃多,你吃了我不够,姑姑亲姑父不亲。没办法,他在8岁时,就开始给富户打短工,又去石拐子煤窑挖煤背炭,过着极其艰难的生活。

据知情人回忆,郭长青生得额头低窄(俗话说,“眉头二指半,正好人使唤”,是苦命相),颧高鼻直,嘴大脸长,说话高喉咙大嗓门,膂力过人。生活的磨子,没有把郭长青这棵幼苗压倒,反而使他更加坚强,从小就不甘人后,十几岁时,走到哪里,都会成为那一片说一不二的“中心人物”。

郭长青下煤窑、打短工总不是个办法,刚好萨县二区要补一名区兵,于是他就当了区兵。不久又辗转投奔到刘盛五任团长的萨县保卫团,从马夫干起,后来升为班长。1937年10月,日寇侵入萨县,保卫团被击溃,在部队向伊盟境内撤退途中,郭长清班连他6个人掉了队(也有资料说是哗变),他们就在郭长青带领下进入大青山,组织成立“抗日游击队”。

当时,由于日寇的烧杀抢掠激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极大愤慨,而绥远省国民党当局中仍留下部分绅士如张钦、潘秀仁、于存灏等,组织成立了绥远民众抗日自卫军,广泛开展抗日活动,因而人民群众的抗日情绪非常高涨,对于抗日斗争,一呼即应。十几天内,郭长青就吸收了100多人,不断堵击、袭扰小股敌人。

为此,善岱乡的乡绅们推举郭长青为萨县第五区区长,驻扎善岱,维持地方治安。不久,日寇的势力已深入土默川的广大农村地区,并在善岱建立了伪警察署,郭长青队伍难以立足,于是化名“王栓”,拉走了人马,和暂时投向马占山的纳太刘合伙,并磕头拜了把子,纳太刘为了拉住郭长青,就把他的干闺女许配给郭长青为妻,郭长青于是尊称纳太刘为“外父老大哥”。

但纳太刘和郭长青都是锋芒毕露的勇猛之人,毕竟一山难容二虎,两人最终还是分了手。分手后,郭长青就以绥远民众抗日自卫军第五路军少将总指挥的身份活动。

1938年5月,郭长青率部勇猛阻击伪蒙古军第二军军长宝贵廷部,宝贵廷第二军是伪蒙古军的主力,郭长青阻击时,宝贵廷部光汽车就有200余辆,郭长青一时间名声大振,全国各地有很多报刊报道了他的抗日事迹。光小编找到的,就包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陕西省教育厅编审室,《抗建》三日刊,1939年8月23日,《抗战奇士传略·三·平民英雄郭长青》;

1940年12月10日,全国慰劳抗战将士总会出版的《慰劳半月刊》第20期,朱子平文章《郭长青》;

福建省政府教育厅,徐军梅编辑《中华好儿女》,1941年7月,《青年英雄郭长青》。

郭长青在大青山前后进行游击战时,驻守在武川六道坝。不久,八路军120师大青山支队来到大青山地区,总部位于巴总窑子,两部距离仅五六里,双方最初合作还是很好的,经常互通有无,接济装备补给。

郭长青勇猛抗日,当然会吸引日军的注意,1938年秋冬之际,日军从固阳、武川、萨县调兵,分3路围剿郭长青,郭长青事先掌握了情报,在大青山一个叫前脑包的一条山沟里预先设伏,但由于郭长青虽然作战勇猛,但毕竟缺乏专业军事素养,手下也并不善于正规的阵地战,伏击战打死了日军10余人,反而被日军优势兵力打散并反包围。突围中,队伍损失惨重,郭长青本人也身负重伤。

由于日军重兵围剿,郭长青无法在大青山立足,1939年4月,率部南渡黄河,辗转经伊盟到达河套,见到了博作义。傅作义把驻扎在黄河以南达拉特旗的邬青云(邬四儿)的防地拨给郭长青一半。同年11月,邬青云、陈炳义投降日寇后,其防地都归郭长青接管,队伍扩大到三个团,近3千人。当时,王英和日特机关都曾派人拉拢郭长青叛变,结果均未得逞。郭长青还是很有民族气节的,至于以后的事,还得一码归一码。

我了适应指挥较大规模部队的需要,斗大的字不认识两麻袋的郭长青,也开始学习文化。数年后,长进很大,能初通信件和公文。1940前后,郭长青率部先后数次渡过黄河,袭击银匠尧子、五盛公、五犋牛尧等日伪据点,并破坏美岱桥附近的铁路,攻占萨拉齐火车站,活捉日本人平仓义一,解送陕坝自卫军总司令部,受到嘉奖。同时,配合35军新编31师(师长安春山),收复磴口(今包头东兴)南岸的日伪桥头阵地新城,击溃驻守新城的日伪王英“绥西自治联军”陈秉义师一个团;配合东北挺进军马占山部,攻克黄河南岸的日伪据点新召,迫使驻在该地的准格尔旗奇子祥一个团退居将军尧子。

1941年9月,郭长青所统率五路军,改编为傅作义直接节制的骑兵挺进第二纵队。由于国民党关于自卫军枪支弹药及给养均由敌占区自行解决的命令,郭长青有时以扰乱日伪治安为名,以游击战形式,过黄河劫掠骚扰老百姓。因此,被日寇占领的伊盟部分地区,流传着这样的民谣:“郭部进村,鸡犬不宁;无论贫富,掳掠一空。”

抗战胜利前夕,郭长青被任命为绥南行政督察专员(包括托、和、清三县)。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郭长青配合马占山部接收托克托县,所部达数千人。1945年8月16日,归绥白神甫乘汽车赴托克托县求援,郭长青挥师直扑归绥。原驻小校场的伪蒙古军门树槐师正与八路军交火,郭部随即向八路军发起进攻,致使八路军腹背受敌,撤出战斗。

郭长青指挥所部乘机在归绥城内连夜“劫收”了日伪的工业组合和大蒙公司,并用大汽车搬运伪蒙疆银行的银元及其他财产,计约洋烟88万两,现洋800万元。事后,郭长青被树为“抗日民族英雄”而被嘉奖,同时被任命为绥远保安旅长。不久,郭长青下属、驻守清水河县的陈增福团,被八路军悉数歼灭。郭长青急率部报复,钻进八路军预设的埋伏圈,残部剩200余骑。

后被傅作义任命为“救民先锋队”指挥官,纠集旧部,活动在绥南及山西平鲁境内。1948年第二次绥包战役时,郭长青率部转移到萨县境内。人民解放军撤退后,驻守萨拉齐。

1949年“九·一九”绥远和平起义后,郭长青见大势已去,于是隐退,和国民党骑兵13旅旅长高理亭等人集资合股,在河套狼山开办大德炭窑。

1950年6月,郭长青因参加高理亭秘密组织的“国防部第13旅地下武装”图谋叛乱,被群众检举揭发。经审判,于同年农历十月十五日晨在归绥被人民政府处决,时年36岁。

纵观郭长青短暂的一生,如流星划过,也曾黑暗悲苦,也曾夺目闪耀,也曾给人震撼和惊恐。

综合以下资料编写:

李原、邢野主编,《呼和浩特文史资料 第18辑 呼和浩特人物传记》;

远方出版社,《包头市志 卷一》;

《乌兰察布文史资料 第9辑 乌盟人民剿匪记》,白河文章,《郭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