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后很多孕妈都会成为家里的“重点保护”。“多吃些!少走动!”成了她们每天的日常,直到一颗“糖”衣炸弹,从天而降甜蜜的忧伤随之而来。

很多孕妈在做完糖耐后被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从此就成为了“糖妈妈”,除了要戒除各种甜食,还要每天在家扎手指监测血糖。那么,什么是妊娠糖尿病?为什么很多孕妇都中招?妊娠期糖尿病如何预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什么是妊娠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孕期发生的糖代谢异常,大约每六位孕妇中就有一位是“糖妈妈”。

糖筛通常是在24-28孕周进行,先测量空腹血糖,然后口服75g葡萄糖,测之后1小时和2小时的血糖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孕期血糖会比较容易升高?

血糖受多种激素控制,怀孕期间,孕妈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这会使孕妇变得很难有效处理血糖,加上孕期不适当的饮食,从而使血糖升高。

通常有以下危险因素的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更大:

•高龄、超重和肥胖•缺乏体力活动•既往妊娠期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多襄卵巢综合征•糖尿病家族史•曾分娩过体重>4kg的婴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何预防妊娠期糖尿病?

在怀孕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会有助于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健康饮食,尽量选择高纤维、低脂肪、低热量的食物,适量吃水果,食物尽可能多样性,保持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重,控制孕期增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便被诊断患上了妊娠期糖尿病,“糖妈妈们”也不必过度的焦虑和担心,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通过饮食、运动、药物等方式,绝大多数糖尿病孕妈妈都能控制好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