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那年美美
本文纯属原创,感谢评论与转发!
『【美美谈情感】,每天趣谈人物,社会,热点等情感新鲜事。在这里,有故事、有观点,有逻辑、有深度,期待您的关注!』

在今天这个时代,有句话很流行,那就是:
“颜值即正义!”
自古以来,好的容颜,永远都是你的加分项。
然而,到了呼和浩特市某局女副局长李少莉这里,一切都变了。
为什么呢?
因为别人觉得,她作为“人民的公仆”,太漂亮了,太奢华了,不合格。
10月29日,在呼和浩特市疫情防控的新闻发布会上,作为新闻发言人的李少莉,成为全网备受瞩目的焦点。


加上她本人雍容华贵的气质,整个发布会,曾被评为“最美公务员”的李少莉,当仁不让地成为了网友们关注的焦点。

讲真,如果不是看到几位大领导在台上做报告,眼前的李少莉,差点让人以为走错到了奢侈品代言的片场。

只是没想到,李少莉的漂亮,不仅没有给她加分,反而让她成为了被有关部门调查的对象。
因为有人被她的奢华气场震住了,忍不住拨通了JW的电话进行举报。
很快,李少莉从新闻发言人的高位上被换了下来。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叫张晓莺的女公务员。
张晓莺朴素无华,相貌平平。
所有人都在想,那些批评李少莉的人,这下应该满意了吧?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被安排补位的张晓莺,不仅没有平息大家的“火气”,反而惹来了一片群嘲。
“这女的怎么看上去这么邋遢呀,头发像几个月没洗似的。”
“不好意思,我只爱看精致的女人,我是女的。”

“最不喜欢不注重形象不自律的人了。”

原来,在大家看来,张晓莺虽然不像李少莉那样招摇,但整个人看起来,跟这个发布会有一种严重不搭的违和感。

众人依旧议论纷纷,指指点点。
有人开始攻击张晓莺,其批判程度,绝不亚于李少莉。
看到这里,我突然彻悟了一点:

真的,这样的李少莉和张晓莺,像极了生活中的我们,那个总在“自己的标准”和“别人的标准”之间,做着严重精神内耗的我们。

李少莉最初被人提出不满的,只是她对新闻发言稿并不熟悉。
不像其他发言人那样言语顺畅、情感饱满地把发言稿讲出来,而是需要目不转睛地盯着稿子,并且用手指着上面的文字,一行一行读出来。
因此很多人质疑她业务能力不够,专业能力不足。

可好笑的是,最后大家攻击她的点,却并没有落在“业务能力”这一点上,而是由此即彼,延伸到了她的形象方面。
说她全身上下这副奢侈品行头,并不是一个普通公务员的工资能承受的。
接着,大家由最初吐槽她的业务能力,又慢慢转变到质疑她的收入来源和经济实力。
可即便如此,很多人还不解气,又开始过渡到进行道德绑架。
说她作为人民的公仆,就应该学会清廉恭俭,怎么可以穿戴得如此奢华、高调。
甚至有人脑洞大开,怀疑她是不是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在了如何打扮自己上面。
在大家的联想与延伸下,本来只是“业务能力不强”的李少莉,最后变成了一个“收入来源不干净”、“不懂得清廉”的“花瓶”了。

看到了吧,你一旦被别人抓住某一点,别人就会由此及彼,联想到你的另一点,并且无限放大,想当然地进行攻击。
你从最初“某一方面不好”,最后在他们眼里,演变成了“什么都不好”。
更要命的是,他们从不给你辩驳的机会,也不会去思考,更不会检阅自己。
事实是不是他们想的那样,不重要。
他们认为是他们想的那样,才重要。
你只剩下无可奈何,百口莫辩。
有没有想过,李少莉注重形象,喜欢奢侈品,这跟她的业务能力不足有什么关系吗?两者之间构成逻辑上的因果关联吗?
难道,因为你太注重于打扮,所以业务能力不足?
难道,因为你业务能力不足,所以没资格打扮自己?
这是什么神逻辑,又是什么价值观?
更可笑的是,即便李少莉曾经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甚至经常带病工作,可这些优秀的表现,也被别人选择性屏蔽。

就像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你从一开始给了我们不好的印象,所以你整个人都是不好的。
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开始明白一个道理:

这时候,我们就不需要跟自己精神内耗了。
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三个字:
“做自己!”
正如李少莉在被换掉之后,她拍着胸脯坦然地说:

她因为注重形象,给自己带来了无妄之灾,这是她的不幸。
但幸运的是,事后她并没有去逢迎大众的想法,回去马上取下丝巾,摘下耳钉,烫直头发。
而是继续保持自己原来的样子,底气十足地应对一切。
这才是一个新时代女性的样子,也是一个人民公仆的样子。

我们不能因为她是公务员,就对她进行道德绑架。
要求她穿最朴素的衣,吃最粗淡的饭。
有问题的不是她,而是我们的偏见。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话:

深以为然!

既然有人觉得李少莉太过于注重打扮,不符合一个高级别公务员应有的样子,那好,换!
那换上来的,又是什么人呢?
当然不能戴耳钉,不能系丝巾,不能烫卷发。
这时候,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张晓莺上场了。
说实话,相比光彩夺人的李少莉,张晓莺是丢在大街上都找不出来的那种,已经刷了普通的下限。

这样的形象,非常符合老百姓对公务员的期待,清汤挂面,艰苦朴素。

可人群中,嘲讽声依然纷踏至来。
因为她虽然朴素,但这样的形象,多少让人感觉有些不妥。
更何况,还是在新闻发布会这样庄严的场合。

不说要精致漂亮,赏心悦目,至少也要让人觉得舒服干净吧?
相形之下,大家又开始怀念起李少莉的好。

看到了吧,无论你怎么做,都始终满足不了他人的期待。
你光鲜,亮丽,别人说你招摇,不着调,不可靠。
你朴实,普通,别人说你老土,不讲究,没品位。
总而言之,无论你怎么做,在他们看来都是错的。

批评李少莉只注重形象而忽略业务能力的,与肯定张晓莺业务能力却吐槽她形象的人,是同一帮人。
突然觉得,这一切,像极了我们自己。
你只顾孩子,不出去工作,婆婆会说你吃干饭。
你拼命工作,忽视了孩子,婆婆又说你不称职。
可是,又有谁能同时挑起两头,两全其美的呢?
有,但很少。
只能顾上一头,是大部分人的样子。
所以,放过自己吧。
不要用别人的要求和标准,来苛刻自己。
你是什么样子,你就做什么样的自己。
不论你是“李少莉”还是“张晓莺”,你都是独一无二的。
没必要去迎合别人,委屈自己,跟自己精神内耗。
因为,你永远也无法让所有人满意。
正如罗翔老师所说:

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