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XXX吗?我是XX公安局X警官,你尾号339的手机号涉嫌一起诈骗案件,请你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取证!”

虽然没有尾号339的手机号,但是当听到自己涉嫌犯罪,对方还精确喊出你的名字时,是否会感到一丝慌张?在你解释自己没有这个手机号后,对方就会询问你之前身份证是否丢失过,告诉你可能是被人冒用身份证申领手机号用以实施诈骗。大多市民都有过丢失身份证的经历,听到这儿,你可能就基本相信了。其实,这是不法分子在冒充公检法等党政机关实施诈骗。近日,接群众举报,有人冒充兴安盟公安局民警实施诈骗,请大家一定提高警惕,谨防诈骗!!!

一、常见诈骗流程

第一步:冒充公检法等开场

1、来电自称当地公安局民警,告知受害人因身份信息泄露或曾经身份证遗失,被人冒用身份申领电话卡,涉及一起诈骗案件,需要配合外地警方调查。

2、来电自称社保局工作人员,告知受害人其社保卡涉嫌洗钱,需要配合警方调查。

3、来电自称银行工作人员,告知受害人其名下一张银行卡涉嫌一起诈骗案件,需要配合警方调查。

4、来电自称快递公司客服,告知受害人其邮寄的包裹里藏毒或者有违禁物品,被海关扣押了,需要配合警方调查。

第二步:电话转接至“警方”

电话转接至“办案地公安局”,在电话中,“警察”不断强调该案件涉密,不得向任何人透露信息,否则要对受害人实施拘留并冻结资产。

第三步:“通缉令”“警官证”齐上场

受害人添加“警察”QQ或微信,对方发来虚假的警官证和逮捕令或者通缉令等文书,使受害人陷入恐慌,进一步相信骗子的说法。

第四步:下载软件配合“资金清查”

要求受害人下载指定软件进行“资金清查”,让其将所有钱转入一个银行卡内,并在软件内填写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填写完毕,受害人卡上的资金已被全部转走,对方称是转至了“安全账户”。

冒充公检法等机关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名下银行账户、电话卡、社保卡、医保卡等被冒用,或者身份信息被泄露,或者涉嫌洗钱、非法出入境、快递包裹藏毒等违法犯罪,以此要求受害人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配合调查或接受监管,进而实施诈骗。为增加可信度,一些诈骗分子会向受害人展示虚假公检法网站上发布的假通缉令等法律文书。为远程获取受害人手机上的个人信息,诈骗分子常常要求受害人下载具有屏幕共享功能的APP。为使受害人处于完全被操控状态,诈骗分子还会诱骗受害人到酒店等封闭空间,阻断所有短信、来电等外界联系。

公安机关工作中发现,一些诈骗分子还会冒充不同部门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以领取补助补贴、奖学金,医保卡、证券、金融账户被冻结,出入境证件异常、失效等为由实施诈骗。特别是近期一些不法分子以受害人涉嫌散布疫情谣言、贩卖假口罩、违反疫情防控规定等为由进行诈骗,影响恶劣 !!!

【二、警方提示

1、公检法不会通过电话、QQ、微信等社交工具办案。

2、公检法不会通过互联网发送警官证、通缉令、逮捕令。

3、公检法不会在电话里要求提供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

4、公检法不存在“安全账户”。

5、不要在互联网上泄露个人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等。

6、不要把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轻易告诉别人。

请注意,“110”为公安报警号码,“96110”为全国反电信网络诈骗专用号码。如您接到“96110”来电,请立即接听,会郑重提醒您谨防骗局;如不慎被骗,立即拨打110电话报警,并第一时间向警方提供涉诈银行账户信息等,及时止损。

再次提醒

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

能够有效阻止电信诈骗

保护您的“钱袋子”

请一定及时下载安装

供稿:盟公安局刑侦支队反诈中心

信息来源:平安兴安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