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31年,组织上准备派几名骨干前往苏联学习,名单上报到毛泽东那里,他看过之后说道:“王震者,湘赣人也!”言外之意就是湘赣的革命斗争正需要他,于是,王震的苏联之行未能成行,他留下来参加创建和巩固了湘赣革命根据地的斗争,此时,他已经是湘赣独立一师政治部主任、政委了,这一年,他才23岁!

留学未成 与领袖结下深厚友谊

王震,1908年出生在湖南浏阳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中,14岁时就到长沙参军,后来又当了铁路工人,在此期间,逐渐接触到了进步思想,积极投身工人运动,192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9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由于表现突出,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两年之后,组织准备派他去留学时,却被毛泽东拦了下来,留下来后,王震参加创建湘赣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第二年,升任红八军代政委,留守井冈山。

王震脾气耿直藏不住事,爱发脾气,有一次开会时,毛泽东特意把他叫了过去:“听说你脾气不好。”

王震笑呵呵地点了点脑袋承认了,他本以为等待自己的是批评,没想到毛泽东拉着给她讲了个小故事:有一次,他和毛泽覃吵了一架,他是兄长,本准备以兄长的身份打毛泽覃时,毛泽覃拍着桌子跟他吼道:“共产党不是毛氏祠堂”,说到这里,毛泽东停了下来。

王震听到关键处不见下文,忍不住问:“后来呢?”

“我还是忍住了,就算是对自己的弟弟也不能发火。”

王震听后非常震撼,也明白了毛泽东的用意,在后来的工作中逐渐改变了自己的这个毛病。

第三次反围剿后,毛泽东逐渐被边缘化,王明开始推行一种与毛泽东的游击战略完全相反的作战方法。

有一次,王震参加了一个军事会议,会后他觉得有些不对,就找到了王泽东解惑,毛泽东赋闲在家,看他到来很是高兴,连忙叫他坐下,王震是个急性子,刚坐下就倒豆子一般把自己的疑惑说了出来。

毛泽东听后并没有表态,而是问道:“你知道诸葛亮、关云长、张飞吗?”

“知道一点儿。”

毛泽东便将这几个三国英雄人物的故事仔细讲给他听,最后,他告诉王震,如今敌强我弱,敌众我寡,要注重打运动战、伏击战,以及之长攻敌之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到湘赣苏区后,王震虽然如实传达了中央的指示,但是在后续的战斗中牢记毛泽东的方针,打了很多胜仗,内心对毛泽东更是推崇。

一声令下 率部开发南泥湾

抗战全面爆发后,王震担任120师359旅副旅长,率部奔赴山西前线,与日军数次作战,表现不俗,虽然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但是蒋介石的立场并没有改变,不断制造摩擦,企图削弱我党力量。

陕甘宁边区是国民党军队进攻的重点地区之一,1939年冬,蒋介石命令胡宗南部大举向我边区进犯,先后袭击了宁县等5座县城,扰乱陕甘宁边区安宁。

当时,八路军主力部队都已经开赴前线战场抗日,边区留守部队兵力薄弱,且战斗力不强,很难应对敌人的进攻,大敌当前,毛泽东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在华北敌后的王震。

他电令王震,让他率部回师陕甘宁边区,接到命令后,率领359旅立即出发,星夜兼程赶回了延安,协同肖劲光领导的边区留守部队,给予进犯边区的国民党部队以有力的还击,指挥359旅拔掉了绥德何绍南这颗“钉子”。

王震奉命担任绥德专区专员,很快,他就在陇东剿灭了投靠国民党的土匪赵老五,拔掉了绥德境内所有“钉子”,使陕甘宁边区与晋绥边区连成一片。

蒋介石因为国内外舆论的关系,不敢大肆发动军事攻击,就从经济上“制裁”边区,为了克服敌人的经济封锁与自然灾害造成的困难,解放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大生产运动。

1941年3月,毛泽东、朱德下令王震率领部队赶赴南泥湾,在随时保持战斗准备的情况下,屯田开荒,发展生产。

南泥湾在延安东南方向一百余里的位置,四周荒无人烟、杂草丛生、野兽横行,给部队的生活、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困难,359旅在王震的带领下,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靠着“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口号与精神,迅速掀起了生产热潮。

经过两年多的奋战,昔日荒凉的南泥湾终于变成了“粮食堆满仓、稻谷翻金浪、猪牛羊肥壮、鱼鸭满池塘的”地“陕北江南”。

王震也因为吃苦在前,成绩卓著,被评选为陕甘宁边区大生产劳动英雄,南泥湾垦荒的创举和经验,对各抗日根据地的生产运动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对于南泥湾开垦,毛泽东非常重视,他和王震联系很是频繁,经常抽空去南泥湾考察。

1943年秋,毛泽东在田里看了一早上后,赶到了王震的旅部,紧紧握着他的手称赞道:“庄稼长得蛮好啊!”

王震激动地说:“谢谢主席,这都是大家的功劳。”

随行的同志在一旁告诉王震,毛泽东来得很早,一进南泥湾,看到苍翠的群山和长势喜人的庄稼,心里很是高兴,一边走一边看,嘴里还夸王震有办法。他和地里劳作的战士们聊天,串了整整一个上午。

王震想着毛主席转了一上午也累了,就提议他先洗一洗,等下就开饭,毛泽东听后风趣地说:“刚来就开饭,可见你们的粮食有很多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他还是拒绝了,而是先去看了看新盖的房子和新挖的窑洞,吃饭时,毛泽东关切地问王震:“现在每人每天多少油?多少菜啊?”

“平均每人每天五钱油,菜随便吃!”

毛泽东又问:“星期天要改善生活吗?”

“午饭多半是吃大米、白面,有时候杀头猪,有时宰只羊,几个单位分着吃。”

王震一边陪毛泽东吃饭,一边介绍着部队的生产情况,他告诉毛泽东,刚到南泥湾那年,平均每人种三亩地,每天只吃两餐用南瓜、土豆、野菜拌玉米面做成的杂合饭。到第二年生活就好起来了,每人每天能吃一斤半粮、一斤半菜,每月还有2-3斤肉。今年每人更是种了十亩地,没有要政府支援,全部粮食经费自产自足。

说道最后,王震高兴地说明年要达到“耕二余一”的目标,不仅要自己够吃,还要给政府上交粮食。

毛泽东听后,不时地点头微笑,最后他说:“困难,并不是不可征服的怪物,大家动手征服它,它也就低头了。大家自力更生,吃的、穿的、用的全都有了,目前我们没有外援,假定将来有了外援,也还是要自力更生,我们不能像国民党一样,他们连棉衣都要靠着外国人。”

饭后,毛泽东带着王震一起去金盆湾附近视察,下午,毛泽东参观了战士宿舍、养猪场等地方,王震多次劝毛泽东回去休息,均被拒绝了,毛泽东兴致勃勃,一直到天黑才返回住处。

之后的几天时间里,毛泽东由王震等人陪同,查看庄稼、巡逻部队,与战士、老百姓等亲切交谈,晚上又在窑洞里和王震等人一起研究工作。

王胡子率部南征 毛泽东面授机宜

1944年7月的一天,毛泽东在自己住处召见了王震,交给他一项重要任务,让他派一个团长带领一个加强营,护送干部团到广东抗日游击区,扩大敌后抗日根据地。

王震回到驻地后,深感此次任务的艰难,想要到达广东,途中要经过很多敌占区,为此他特意向毛泽东请示,由自己亲自带领队伍护送,毛泽东笑着说道:“你去嘛,我就另有打算,党中央研究一下,再谈。”

第二天,毛泽东又将王震喊来,还未进屋,毛泽东就迎了上来,握着他的手说:“你来了,很好!”

进窑洞后,毛泽东兴致勃勃地说道:“你们是兵强马壮嘛,要告诉同志们,仗是有得打的,还有艰巨任务,今天找你来,就是谈这个问题。”

毛泽东告诉王震,党中央决定成立由三五九旅组成南下支队,护送一批干部挺进华南,将华中和华南两块根据地联系起来,他让王震带领第一梯队先走,等第一梯队和东江纵队汇合后,再让第二梯队南下。

对于这次南征的危险性,他提前给王震分析了一番,毛泽东说:“第一种可能,就是整个国际的反法西斯战争,包括我们的抗日战争还要持续两三年,这样你们就可以在华南利用日伪和蒋顽的矛盾,放手发动群众,壮大革命武装力量;第二种可能就是反法西斯战争迅速胜利,日本投降,整个局面就会发生重大变化,蒋介石是绝不对允许你们这颗‘钉子’插在他们的心脏中的,你们的处境会非常危险,很可能全军覆没,你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是出现第二种情况,你们还可以回到鄂豫边李先念那里,那也是一个重大的胜利!”

王震听完后,立即保证道:“有毛主席和党中央的领导,不管发生什么情况,我们都坚决完成任务。”

1944年11月,由王震率领的南下支队告别延安,于1945年1月底抵达湖北大悟山地区与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会师,初步开辟了以鄂南为中心的湘鄂赣抗日根据地,7月初,王震率部继续南下,于8月28日抵达广东南雄,和北上接应的东江纵队相距仅百余里。

此时,国际上的形势发生了变化,日本宣布投降,蒋介石立即派出军队对南下支队进行堵截,南下支队被迫返回,突破敌人重重封锁,于9月下旬返回鄂南地区,与李先念部重新会合,359旅随即被编入中原军区作战序列。

突围后率部北返 保卫党中央御敌断后

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反停战协定,调动数十万大军围攻我中原军区司令部所在地宣化店,以此为起点,发动了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中原军区被迫突围,王震率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冲破敌人封锁,跨过平汉铁路,向西挺进,耗时近三个月,终于返回了延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毛泽东听到王震到达枣园时,立即走出窑洞迎了上来,他紧紧握住王震的手,亲切地说:“王震同志,你辛苦了,你们的任务完成得很好!”

王震也非常激动,连声说道:“主席好!主席好!”

两天后,毛泽东在杨家岭中央大礼堂接见了三五九旅南征将士,对他们的南征行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随后又一起观看了文艺演出。

1947年2月下旬,蒋介石又调集了25万人马准备进攻延安,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根据双方态势决定,先诱敌深入,适时放弃延安,在延安以北山区中,逐步歼灭国民党有生力量,同时为加强陕北作战,下令王震带领晋绥解放区第二纵队返回延安,在延安以东地区机动作战。

3月13日,胡宗南率部大举进犯,我军英勇抵抗,在麻子街、金盆湾一线与胡宗南部激战三天,使得他三天内占领延安的梦想破灭。

16日,毛泽东调整部署,将在陕甘宁边区的部队组成左中右三个兵团,左翼兵团由教导旅和晋绥军区第二纵队组成,由王震、罗元发指挥,在南泥湾一带组织防御。

18日上午,胡宗南部逼近延安,等到日暮时分,延安最后一批工作人员和市民也撤离了,但毛泽东所住的窑洞中仍亮着灯,警卫排的战士们急得团团转。

晚上九点,王震率领一个旅赶到王家坪,他听说毛泽东还没有走,旋风般赶到了毛泽东住处,催他离开,等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人撤离后,他才率部撤退。

舍王大胡子其谁 将军边疆扬威名

随着三大战役的结束,长江以北的大好河山大部分都在我党控制之下,但还是有一些地区仍在抵抗,其中新疆地区更是如此,在1949年3月举行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王震主动提出前往新疆,思考再三后,毛泽东、朱德将解放新疆的任务交给了王震。

进疆前夕,毛泽东对他说,要多为新疆各族人民办实事,并嘱咐他抽空读一读王实甫的《西厢记》。

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在王震的带领下,踏上了进军新疆的征途。

12月7日,第一兵团与新疆三区民族军胜利会师,中共中央新疆分局随之成立,王震任书记,随后成立新疆军区,王震任第一副司令员,主持一切工作。

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毛主席发出了《关于1950年军队参加生产建设工作的指示》,王震积极响应,1950年1月21日,王震向所属部队发出命令:“全体军人,一律参加生产劳动,不得有任何人站在劳动生产之外。”

王震要求,部队在1950年要开垦荒地60万亩,于是,这支久经沙场,在抗战中开垦南泥湾的英雄部队,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前所未有的大生产运动中。

在王震的亲自带领下,广大指战员克服重重困难,仅第一年就获得了巨大成功,全区一共开垦农田达到83万亩,超额完成计划40%之多,生产的粮食足够自给七个月,油料蔬菜全部自给。

毛泽东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振奋,他高度评价说:“我王震部入疆,尚且首先用全力注意精打细算,自力更生,生产自给,现在他们已站稳脚跟,取得了少数民族的热情拥护。”

在王震入疆前,新疆各族人民始终不肯放下戒心,时常发生叛乱,王震入疆后以犁庭扫穴之势横扫南北,随后又大力发展生产,团结各民族,让新疆很快就恢复稳定,就连毛主席在谈到新疆问题时,也曾说道:“新疆的完整要感谢两个湖南人啊!一个是左宗棠,另一个就是王震!”

边疆扬威 情注新疆

1954年,王震调离新疆担任铁道兵司令员,虽然身在北京,但他依然情系新疆,时刻关注着曾经由自己开创的兵团屯垦事业。

从1954年离开新疆到将军去世,他先后17次回到新疆,1975年,兵团和师两级机构被撤销,原兵团所属各团场和企事业单位归地方农垦部门统一管理,使得农垦事业受到挫折,身处逆境的王震得知此事后非常痛心。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王震就积极筹划恢复兵团的有关事宜,他4次前往新疆实地调研,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1981年6月30日,王震给邓小平写了一封信,建议中央尽早恢复兵团体制,邓小平在信上批示:“请王震同志牵头,约请有关部门领导同志,对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必要性作一系统的报告,并为中央拟一决议,以凭决定。”

12月3日,党中央做出了恢复新疆建设兵团的决定,使兵团再次步入顺利发展的正确轨道。

此后,王震全力支持兵团大刀阔斧的改革,要求在发展国营经济的同时,放手发展集体和个体经济。1989年,王震又上书提议将新疆兵团实行计划单列得到批准,由此使得新疆建设兵团的发展得到了更为广阔自由的空间。

结语

在多次的新疆之行中,王震曾表示自己死后一定要把骨灰撒在天山,永远和各族人民一起守卫祖国的西北边疆。

1993年3月12日,王震于广州溘然长逝,按照他的遗愿,他的骨灰被运回乌鲁木齐,于4月5日撒向了巍巍天山,让他永远能守卫祖国的西北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