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内蒙古一牧童误入“狼洞”,没想到竟在里面发现顶级国宝

1972年,内蒙古一牧童寻找失踪羊羔,突然发现一个类似狼窝的洞穴,传来咩咩的叫声,他壮着胆子刨开,谁想竟在里面发现顶级国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2年冬的一天,内蒙古自治区寒风凛冽。东方的太阳刚刚从地平线升起,一个叫巴雅尔的小牧童便早早起床,拿着羊鞭驱赶羊群到草原放牧。

当时巴雅尔所在的生产队,属于集体公社,按照上级部门划分的牧区,他们生产队的牧场,位于毛乌素沙漠北部的一片草场之上。

这片草场名叫阿鲁柴登草场,地处杭锦旗、东胜县、伊金霍洛旗交界地带。由于地势低洼,降水适宜,因此这里的草场长势喜人,是当地人放牧的风水宝地。

经过大约20多分钟的路程,牧童巴雅尔成功将羊群赶到了阿鲁柴登草场。正在他高兴之时,小牧童突然脸色大变,原来羊群的数目对不上,他反复数了几次,确认丢了一只羊。

由于羊群属于集体财产,丢了一只羊会给公家造成损失。所以,巴雅尔立刻沿着原路,返回寻找。

找着找着,巴雅尔突然发现远处有一个类似狼窝的洞穴,而且洞穴里传来了凄惨的羊叫声。

此时,小牧童想起了长辈曾经所讲述的草原野狼吃羊的故事。他心里虽然有些后怕,但是还是鼓起勇气,向类似狼窝的洞穴走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靠近“狼洞”后,他用力将洞口周围的在草刨开,突然他脸色舒展起来,因为这个洞穴其实不是真的“狼洞”,而是一个自然形成的沙穴,而丢失的小羊就陷在这个洞穴里。

于是小牧童,赶紧钻进去抱起小羊羔,然而正当他想要出来时,脚下突然咯噔响了一下。他低头一看,沙土里竟然有一个金属疙瘩。小牧童觉得很好奇,便将这块金属疙瘩揣进口袋里。

放羊回家后,小牧童迫不及待拿出金属疙瘩在手中把玩,正好被家人看见。家人拿着这个东西仔细观察,顿时感觉这块金属疙瘩不一般,好像是金子。于是便问孩子这块金属疙瘩哪里来的。

小牧童一五一十地将事情的原委告诉家人。家人听后喜出望外,立刻带着工具前往那个“狼洞”,果然又在里面挖出了很多金疙瘩。

随后,小牧童一家挖到“金窝”的消息迅速在公社传开,社员们也纷纷带着工具到洞穴挖宝。这场挖宝行动,一直持续到天黑,众人才纷纷离开,而一些去晚的人,则纷纷感叹运气不好。

然而这件事情还没有结束,不久之后,当地文管会接到了有人在毛乌素洞穴私挖文物的举报。接到这则举报消息后,当地文物部门立刻派出工作组前往调查,最终确认那个发现金子的洞穴,正是一座古墓。

随后,文物部门一方面组织专家对古墓进行抢救性挖掘,一方面在当地开展文物保护相关知识法规的宣传。由于当时社会风气淳朴,社员们了解了文物保护知识的法规后,纷纷主动将挖到的宝物上交。

最终,文物部门一共收到上交的文物合计218件,其中最为珍贵的当属那件有“草原瑰宝”之称的“雄鹰金冠”。该金冠通高7.3厘米、带长30厘米、重1394克,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鹰形冠饰、半球形冠顶以及冠带。冠体上采用浮雕工艺,刻画着猛狼扑羊的画面,而在冠顶之上,则傲立着一只霸气威武的威雄鹰。

在这只雄鹰的头部,两块闪亮的绿松石镶嵌其间。一条金丝从雄鹰鼻孔插入,采用杠杆联动的原理链接颈部与腹下,所以可以使头部、颈部左右摇动。全冠制作工艺精良,造型逼真,威武霸气,戴上之后给人一种“雄鹰傲视草原”的霸气之感。

据专家现有资料考证:这顶雄鹰金冠,非常罕见珍贵,截止到目前为止,是我国所发现的唯一的匈奴酋长金冠饰,它代表了战国时期我国北方草原民族贵金属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目前作为镇馆之宝,该金冠珍藏于内蒙古博物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代国宝尘封千年,竟然因为丢失一只羊羔,被小牧童误入所谓的“狼洞”,而无意间被发现,这不得不说是巧合中的“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