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是一个讲座的文稿,音频请在微信公众号搜索“光阴的故事2021”)

大家好,我是老稻。我们今天聊一个天大的话题:阳明心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阳明是明朝中叶的人,诞生于1472年10月31日,本文发布的前后,恰逢他老人家诞辰550周年。

在500多年后的今天,我在这里和大家谈论王阳明所创立的“心学”,我想先做几个说明:

一、今天不讲能够百度到的内容,如王阳明生平、心学的起源与发展脉络等等。我认为那些不重要。

二、心学不是成功学。虽然王阳明以“立德立言立功”闻名于世,但其创立的心学与成功学毫无关联。

市面上很多把阳明心学包装为成功学的书籍、视频,那些都是伪心学,请大家注意甄别。我们今天谈论的心学,是我心中正宗的心学。

三、心学不是心理学。虽然,心学的修习,让我对心理咨询师“助人自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四、在我心目中,心学很了不起。然而,那仅仅是对我而言——在社会治理、国家治理层面,心学几乎没有价值。

这么说并不是贬低心学,而是说,心学的对话对象原本就是个体,而不是像传统儒家那样,与社会、君主对话。也就是说,心学所解决的,是三大关系(人与世界、人与他人、人与自己)中,最重要的那个:人与自己的关系。

今天的题目叫做“阳明心学:大时代的避风港”,这里分享的,仅仅是心学在当下这个大时代里、对于个人的现实意义。

这个现实意义大概包括: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没有治国平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认知提升、价值观的塑造与坚持等等。

当然,它未必适合每个人,也未必是唯一的、最好的。

五、心学属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今天在这里探讨心学,并不意味着排斥西方哲学思想。事实上我自己也很喜欢阅读西方著作,就我有限的阅读感受而言,我觉得同一个时代中,东西方思想中共通的地方远远大于差异。

六、我不推荐读者用种种概念、思想流派、理论框架去框量今天的内容——相反,我建议大家忘掉那些,或者说以一种空杯状态来看一看,心学到底是什么。

七、心学著作浩如烟海,我今天只讲我所能理解、领悟的那部分。为了避免枯燥,我会用一个现实中的小故事来串联我心目中的阳明心学。

好,说完了这些,让我们来看看,

什么是“阳明心学”?

其实特别简单,就这么几个字:

我心光明。知行合一。事儿上练。致良知。

把这15个字参透,就掌握了心学的要领和精髓,我并不推荐大家去读《传习录》之类的著作。

“我心光明”,也可以用王阳明另一句话来代替:“吾性自足”,什么意思呢?这是相对于当时的主流学说——宋明理学而言的。

朱熹认为,理,或者说天理,是一种外在于人的、独立存在的东西,它的载体大概就是往圣之绝学,即过去圣人的教诲。

王阳明通过自身的经历和体验,觉得这个事儿不对。

哪有天理?

王阳明上书批评奸臣刘瑾,却为奸人陷害,被朝廷流放到偏远的贵州龙场,差点死掉。王阳明自认一切按照圣贤的教导,也就是“天理”做事,结果落得这么个下场,天理何在呢?

这就有点像上一期我们讲政治性抑郁时提到的,好人往往没有好报,那么好人何以自处?

我当时给出的答案是:做一个好人,这件事本身就是上天最好的回报。

我这个答案,其实就是来自修习心学的感悟——

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道,就是悟出了:“我心光明,无需外求”。天理是什么?并非圣人教诲,而是良知。而良知,就在我心里,不需要向外面找,“吾性自足”。

(与龙场悟道几乎同时,西方的马丁路德开启了宗教改革运动,如果我们把“天理”对标“上帝”,把往圣绝学对标教会,就会发现其异曲同工之妙。)

说回到良知,什么是良知呢?

比如,我们想象一个场景:我们走在路上,旁边一个老人绊了一下,眼看要摔倒。

这时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伸手扶一把嘛——这个动作会在瞬间不假思索、自然而然地发生。这就是孟子说的:人不虑而知之者,其良知也。(关于良知的部分,王阳明很多思想来自孟子)

我们不去争论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王阳明和孟子只是说明,在人性中,天然地存在一种“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的良善部分,这个就是良知。良知不需要外在的圣人教化,它就在你内心里。所以王阳明说,我心光明。

然后开始讲我们今天的小故事。

这个故事与刚刚的例子稍有不同,也是老人摔倒,但这次是看到老人已经摔倒了,这时扶与不扶,有时间去考虑了。

这件事也发生在堃群。有一天一位网友X说,她路过火车站广场的时候,看到一个老人摔倒了,她想了想没敢去扶。回家之后,很愧疚,一直惦记着这件事,忍不住在群里问,我没去扶,是不是不对?

看似简单的一个问题,却引起了群内“扶派”和“不扶派”激烈的争论。

请注意,X虽然没去扶,但她感觉很愧疚,为什么愧疚?是因为她内心知道,这么做有违良知。也就是说,她内心是有良知的。

如何看待明明有良知,却没去按照良知行动?这就引入了心学精髓中的另外四个字:

“知行合一”

今天我们讲的这个”知“,是良知,而不是认知。心学认为,知和行是一体的,不分先后——争论这个先后也没有什么意义,而是说,如果行动违背良知,那么就说明并没有“真知”,至少是,“知”的还不够。

说起来,知行合一就是这么简单。然而现实生活中当我们面临选择时,在具体的情境下就会发现,哇,好难。

回到故事,网友X ,她没有去扶那个倒地的老人,她在顾虑什么呢?

大概是怕被讹。

“不扶派”有人是这么说的:

“除非家里有矿,不然(扶老人)就是不明智了。”

“这是对自己不负责,对家庭不负责。”

“傻白甜。”

我对这些观点完全不以为然,但也抱着理解之同情的态度——南京彭宇案的影响太恶劣了。

堃群网友因为支持方方而泡在一个群里这么久,应该说基本价值观是趋同的,然而扶与不扶引起这么大的争议,以至于到了“不扶派”去批评指责“扶派”的地步,是说明“不扶派”没有良知吗?

不是的。

而是,他们的良知被社会风气、彭宇案等事物遮蔽了。

而心学要做的是什么呢?就是把这些遮蔽良知的障碍物移除,让内在的良知重新焕发、生长,这就是心学意义上的“格物致知”,以达到知行合一。

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卡伦·霍妮(1885-1952)有一本书《我们时代的焦虑症》,里面提到:

“人,生而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如果移除了障碍,人会自然地发展为成熟的、充分展现自我的个体,这个过程,就像一颗橡树种子成长为一棵橡树一样。”

——事实上心理咨询师工作的本质,就是帮助来访者找到那颗生而具有的成长种子,然后移除它成长的障碍——所谓的“助人自助”。

“事儿上练”

知行合一,实际上是提醒我们,在义利之间做选择的时候,要多一个觉察,多一个考量:问问自己,这么做是不是符合自己的良知。

在具体的情境下,多这么一个觉察和考量,就是心学特别强调的,事儿上练。

网友X在群里的提问,实际上也是一次“事儿上练”,从引发的争论看,也给整个群来了一次“事儿上练”,所以这种做法也是我很赞赏的。

讲到这里我就想起初中时看禅宗公案,最有名的就是神秀与惠能之争。

惠能的偈子很有名:

菩提本非树

明镜亦无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染尘埃

南野治印:菩提本非树……

当时看了觉得好厉害,境界远超神秀。后来年事渐长,慢慢琢磨过味儿来了:惠能那个口吻,就是神,而神秀的偈子,才是凡尘中普通人的修行准则:

身似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莫使染尘埃

其中前两句说的是“我心光明”,时时勤拂拭,就是“事儿上练”——也就是在面对每一次义利选择的时候,移除遮蔽良知的障碍。

“致良知”

“致良知”实际上是对以上十二个字的总结和延展。

“致”有“极致接近”的意思,就是说,止于至善——这是个永远没有尽头、永远无法达到的境界。所谓“身不能至,心向往之”。

那么,是不是说明“致良知”很虚无缥缈,不值得提倡呢?

不是的。

英文有句谚语:不要让“最好”成为“更好”的敌人。

“致良知”恰恰是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永远在致良知的路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野治印:致良知

回到今天的故事,结局非常出人意料,也耐人寻味。

堃群的争论并没有结果,但网友X后来我的私聊中说:

“老稻你知道吗?我没敢去扶,根本不是怕被讹——我是铁路工作人员,广场上也有监控,我怕的不是给自己惹麻烦之类的。我真正怕的是,扶了以后,被亲友、同事们知道,说我傻……”

没想到吧?X怕的,居然是旁人对“知行合一”的指责——而且,这种指责也实实在在地在堃群的争论中发生了。

就是,大家看看,如果我们不“致良知”,那么人会被异化到什么程度,整个世界会被异化到什么程度。

好,故事讲完了,今天的内容也结束了。总结一下,心学很简单,就这十五个字:

我心光明。知行合一。事儿上练。致良知。

心学也非常难,因为它不是一种理论,一种概念,可以通过推演、背诵去掌握;心学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的一个行为指引。

尤其是在当下,面对这个不够完美大时代,良知与现实利益某种情况下是冲突对立的,义利之间的选择显得特别煎熬,所以有人说,在当下奉行心学简直就是自虐。

但是对于每一个对自己有要求,对社会有期待的人来说,这份“自虐”实际上是别无选择的选择。

1937年,浙大时任校长竺可桢在浙大第十届毕业典礼上致辞,告诫毕业生,日后“为人即在社会做事,应以但知是非、不计利害为训”。

竺可桢的期待,听起来就很像王阳明说的“知行合一、事儿上练”,这个要求相当的高。

现实生活中,“不计利害”对于普通人如我等,太难太难。我认为这个利害是允许我等计算一下的,我把它改为:“可计利害,但明是非”——前提是在计算利害的过程中,加入“良知”这个因素,然后再去做选择。

也就是说,不管你选择的是什么,心里有“良知”这个底线,你知道自己选择的是对是错(从良知的角度出发)。

这个世界上毕竟有太多“只问利害,不顾是非”、“只问利害、颠倒是非”的现象。那么心存一份良知,至少不要被扭曲为今天故事中提到的那种“不扶派”,我想无论于己于人于社会,都是有益的。

所以,奉行心学所带来的,内心的安宁与坚定,也造就了一个大时代下的避风港。

这种安宁与坚定,绝非一般意义上的“独善其身”、“遁世”,而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处事方式:坚守自己内心的是非标准,不为任何权威、功利所左右。

事实上,我今天和大家聊心学,也是一种“事儿上练”的“致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