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对于苦难,每个人有着不同的承受能力与感受,永远在不断的磋磨之中寻求世间存活的真谛,是余华所作的《活着》希望展现的核心思想。

这本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变革产生的主人公徐富贵的苦难一生的长篇小说,入选了香港《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百年百强"。

并让作者余华在国际上逐渐打开声誉,2004年荣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随着《活着》在一众文学作品中脱颖而出,越来越多的质疑声也层出不穷。彻头彻尾的悲剧往往会压抑着读者内心在阅读时心中的光芒,寻求心底里对于主人公的悲悯与同情。

然而是否能够产生共鸣,并在社会发展中拥有历史借鉴与超前性,往往是一本伟大的文学作品能够长远存留的参照。

在具有"流氓"称呼的著名剧作家,影评人王朔面前,余华所著的《活着》是不能在真正意义上称为一部优秀作品的,甚至对于余华,他也有着不同于大众的负面评价。

王朔的犀利评价

王朔是这样评余华的:

"余华,他沉不下来,就没戏。关键是他看不得别人好,躺在屋子里打不开自己的内心世界,所以跪的最狠。那点假泪无非就是看完别人的东西留下的一点联想而已。前者写不过活鬼,后者写苦难,却也写不过阎连科、刘震云这些在农村生活过的作家。这无非就是高明的模仿和拙劣的抄袭,只有这点区别了。"

初听时或许不大理解,这位号称写"痞子文学"的王朔,为何会说出这样一段毫不留情面的话语。

其间的讽刺或许是有些刺耳,但对余华的评价细读后发现言语中还是真肯的,不过是换了一种人们不常见到的表达风格罢了。

可能会有部分人认为这一定是一位"嘴炮文学家"对余华的强烈偏见,还或许是希望博人眼球的拙劣技法,但与当今时常活跃在网络之中的微博大v不一样的是,王朔是位具有极强文学地位的大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朔"嘴炮"的资本

举个例子说吧,金庸先生创作的武侠小说名满整个华人世界,在文坛上也有着极强的号召力。在各类文化人批判声中,金庸往往是不大回应的。

理由很简单,这些在大声誉中的细小诋毁无关痛痒,也无法浇灭他的创作热情。一向直说的王朔曾公开批评过金庸的小说为四大俗之一,他眼中的另外三大俗为四大天王、琼瑶作品、成龙的电影。

在多次描述造成的舆论影响下,金庸不得不为王朔咄咄逼人的话语做出正面回应,称自己受到大众的广泛喜爱,有几个人不喜欢,骂几句是命里应该的。将王朔的观点与看法单独拿出来澄清,就是因为他的地位与权威性,这些足以撼动大家对一名作者的看法。

多年文学圈中沉浸着的王朔,即使因没有在近些年发表些许新作品而遭受非议,也有着令如今众多剧作家无法企及的傲人成绩。

在时代变革的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王朔如同一颗闪亮的明星从文坛之中崛起,才华与性格同样引人注目的他是当时令人匪夷所思的文学传说。

善于讲现实主义题材故事的他是个实实在在的"疯子",与常人思维的不同让大家对他抱有两极分化的看法,但瞩目的成绩是他最好的试金石。

四部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并且获得一致的好评,由《动物凶猛》而拍出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描绘了"特别时期"期间的青春肖像,《编辑部的故事》里通俗化的台词在忍俊不禁的同时发人深省。

那时王朔的作品脍炙人口,马未都曾在节目中表示,他的这种文学普适性影响了一众当时的青年人,并且是目前为止新中国文学史上还未有人能打破的纪录。

批判中表现的问题

回到上文中王朔所表述的《活着》是余华写出的一部具有高明模仿特征的小说。在他批判余华的话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几个信息:

1、 王朔认为余华是一个敏感,含有一定空想主义的人。所谓的空想,可以在《活着》中看到,徐富贵在随着内战、特别时期等社会变革里,陆续失去了周围的所有亲人。

经年遭受的苦难之下,最终只剩下了年老的富贵和一头牛与其相伴。通过一个又一个加持在主人公身上的苦难来最终表示人生是为活着而活着。这不难看到悲剧文章下强烈的戏剧冲突。对于真正社会环境的转变,余华笔下的世界在王朔眼中是有所缺失的。

2、 余华内心的真实思想与文章中表现出的力量不大相符,也就是在王朔心里余华是一个人设崩塌的人。

3、 他曾经引用过史铁生的这样一段话:"每个人都是一部好小说,自己写完了就得了,别学别人,学了就没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比陈忠实等深入乡村,希望与贫苦人民共同见证时代变化,感同身受的作家而言,余华是一个具有极强天赋性的文人。

作为自己内心情感的受益人,他会在感触之下创作出符合大众审美度的悲剧作品。全文中的压抑氛围与自己人生中的外在表现并未有着完全相似的方向。

4、 余华所著的《活着》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这点似乎与之前提到的"抄袭和模仿"产生歧义,但这就恰好是余华在自己与其他作者产生的同类型作品时的区别。

在《活着》之中余华表达了一种大多数读者无法反对的原则,那就是活着就是一切。周遭的任何胜利,都无法抵过活着的价值。这类作品的诞生恰好弥补了现实悲剧作品里有关对于肉体生命的尊重性的缺失。

但在王朔的看法里,《活着》里的强烈个人风格加深了余华的空想主义,也因此变得只剩下了一座空中的危房。

"偏见"产生的来源

王朔对余华产生"人设崩塌"的看法,很大程度上源自于二人价值观的不同。在王朔嘴中说出的"痞子精神"让大家对于他总有着不大正经的偏见,然而著名作家汪兆骞曾经评价王朔是最严肃的作家,他之所以会给人带来不好的观感是因为他也是个极具风格的人。

在"特别时期"之后的经济斗争之中,王朔紧紧盯住社会变革的中心,超强的观察力和自小养成的社会习惯让他敏锐地感受到那段时期里人们情感和思维的变化。

他的作品不仅存在人与人之间的普适性,也表现出时代和时代之间的普适性。超强的现实主义和年代的碰撞让王朔与余华在描写作品时的着重点不大相同,争议与矛盾就会显著。

加上作为剧评人的王朔是依赖作品而对作家展开分析的,所表述出的话语也就是之前提到的那般不近人情了。一件事情的看法拥有多个角度,多个立场,智者见智,仁者见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