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传统思想一直告诉我们,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得谈恋爱,就得结婚生子。

安家立业,“安家”始终是排在“立业”的前面。

但是这种一直延续下来的模式,却在现在有了瓦解改变的趋势。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放弃了这份执着,不再奢求婚姻,不幻想爱情,甚至就连恋爱这种本该很甜蜜的事,也被当成了生活的累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是肉眼可见现在的不“不婚主义者”越来越多了,而且这个大军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

于是有很多老一辈的人,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抨击,认为现在的年轻人逐渐丧失了责任心,也不愿再承担养育后代的义务,只顾着自己轻松,全然不去管人类的事情。

确实,人类需要繁衍,但只是一味攻击年轻人的声音,将原因归咎在年轻人贪图享乐上面,未免过于傲慢。

确实,现在的物质充沛,早早便以脱离过去那种随时饿肚子的年代,比起传宗接代,人们有了更想过好属于自己生活的思想,但真正导致现在年轻人不愿结婚、恋爱的原因,从来都不是这个。

他们倒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不婚主义者”,很多人其实很渴望能拥有自己的家,有一个爱自己的伴侣和孩子,但拥有这一切的代价,是他们根本无法承担和想象的,尤其是家境本就很普通的大多数。

现在随便在一个城市,房价动辄1万,但是当地的薪资水平往往徘徊在3k到4k左右,即便是北上广深,月收入能超过1万,面对七八万一平的房价,也很绝望。

而买房,只是结婚众多收费项目中的一个,婚礼、彩礼、酒席、婚纱,任何一样,都是不菲的支出,一个本科毕业没几年的大学生,根本无力承担,于是压力被迫又转移到了他们背后的原生家庭,这又成了原生家庭之间财力的比拼,越来越和当事人本身没什么关系。

就好像在十年前,大家都很鄙视啃老,但是现在,我只恨自己没有老可啃。人们思维的转变,只在一瞬之间,这是因为大家都认可了:努力对做成一件事的影响,已经越来越低了,努力愈加没什么用,“躺平”的思想逐渐占据了年轻人的主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有一个朋友,在上海工作,月入一万,但是因为家庭的需要,父母要他在老家县城买了一套房,觉得以他的收入,每个月承担四五千的月供,问题应该不大。

但也正是这看似不算太大事的月供,彻底限制了他。

工作不开心,整日压抑,但是他不敢离职,因为他身上压着沉重的房贷,他必须给家里人一个交代。

而除了房贷外,他还得承担上海的房子,加上水电每个月也得两千,再加上他的交通、日常吃喝,每个月基本月光。

但就是这样的条件,他父母还总是责怪他不找个女朋友,时常念叨自己要是这个年纪还不结婚,一定会被人笑话得不敢出门,是一件非常难以理解的事情。

但至于他的痛苦,他的父母根本无法感同身受,以至于每到过年,他都不敢回家。他工作的唯一意义,便在于偿还房贷,自己的生活和报复,都形如虚无,在这样的条件下,就更不要说追求爱情和理想了。

我相信,这才是大多数年轻人沦为“不婚主义者”的真实原因,一切都不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不是因为他们不负责任,恰恰相反,他们是责任感过于重了一些,才不会在连自己都无法照顾好的情况下,还要强行让自己来这个世界受苦,去承受别人的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