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小,心灵越不设防,所以容易受到伤害。我们应该更需要小心呵护。

许多家长对待孩子,会不自觉的觉得孩子什么都不懂,讲道理也是白搭,不如命令干脆、明确。比如“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得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得不行”。于是孩子就有了这样的心理:“妈妈说了不准就是不准!” “爸爸说了要这样就不能那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就不敢再有自己的主意了。也许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心思很简单,即使挨批评了就跟小朋友吵架一样,一会就忘了。其实不然,孩子的心思既敏感也脆落,极容易受到伤害,它很清楚内外之别。小朋友之间一般不会计较,但是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却很在意。假如父母不尊重孩子,动辄恶语指责,而不说明道理,或者明知自己无理,也绝不向孩子低头,反而执意要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长此以往,孩子会变的畏畏缩缩,凡事没有主见,唯父母马首是瞻,这样的孩子没有个性,长大以后可能很难在社会上合群。

维护孩子的自尊,要从细微处下功夫,尤其是在公共场合,更要细心呵护,赞赏就同肥料,撒在孩子的心田里,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才能得以成长。

1.重视与孩子相处时的礼貌

命令、怒骂、责怪式的家庭语言,会使孩子感到父母对他的轻视,故而没有自我观念。

2.允许孩子失败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会经历无数次的失败,家长要做的就是安慰和鼓励,理解和信任。

3.强调孩子的优点比批评缺点更有效

孩子哪怕只有微小的优点,家长也要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对于孩子的错误,应该尽量实施正面的引导,避免否定、嘲弄的言语和表情,要让孩子知道在你心里他是个好孩子。

4.勇于向孩子承认错误

是人都会犯错,家长犯了错的时候,要及时向孩子表达自己的错误,让孩子知道父母也是人,也会犯错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