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要说自己经济活跃度排第二,估计没有哪个地方敢说排第一,无论是京津,还是长三角。因为民营经济的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经济的活跃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民营企业立市的粤港澳大湾区各大城市,民营经济的实力在很大程度也代表了个城市未来的发展持续性和排位的升降。

不久前,广东省企业联合会、广东省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了2022广东民营企业100强榜单。这份榜单,有很多意料之中,也有比较大的意料之外。

在这份榜单中,前十的企业依次是正威国际(深圳)、华为(深圳)、腾讯(深圳)、碧桂园(佛山)、招行(深圳)、美的(佛山)、TCL(惠州)、比亚迪(深圳)、顺丰(深圳)、格力(珠海)。广州、东莞没有企业入围十强,都是多少都让人感到有些意外。

从整体来看,深圳上榜53家企业,占据大半壁江山,展示了民营经济方面的绝对实力。广州上榜22家企业,虽不及深圳一半,但也遥遥领先其他城市。广州、深圳上榜企业75家,占据榜单的四分之三,凸显也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的绝对实力。

佛山成为深圳、广州之外的第三城,总计上榜10家企业。

同为万亿城市,与佛山角逐第三城的东莞相对则显得逊色很多,仅有3家企业上榜。东莞上榜的企业分别是排在第19位的玖龙纸业、36位的宏川集团和81位的东莞农商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莞上榜的企业不仅远少于佛山,还被惠州迎头赶上甚至反超了。惠州也上榜了3家企业,分别是第7位的TCL、45位大的德赛及68位的意外锂电。

东莞不仅被惠州赶上,还在被珠海、中山这些城市迫近。这次排名中,珠海、中山也各有2家企业上榜。

东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内地的第四个万亿城市,上榜民企上的数量与城市经济地位显得有些落差过大。

这种落差,隐隐约约给人一种东莞经济大而不强的感觉。这种感觉首先在于民营企业上没有头部品牌企业。其次,是入围企业数量太少,缺少城市发展乘风破浪的核心力量。

与缺少核心力量相比,东莞产业、经济更严重的是打造产业核心力量的未来也不容乐观。

东莞常挂在嘴边的是东莞有OPPO、VIVO等品牌,但是这些叫得上的品牌是不是东莞的现在也要打上问号了。

OPPO已经在深圳超级总部基地建总部,VIVO在深圳大铲湾建总部,这两个手机品牌实际上研发和商务部分也早已转移到了深圳。

不仅做起来的品牌转向了深圳,有未来的企业也早早地在向深圳转移。2022年独角兽企业——云鲸智能,2016年就把研发中心移至深圳,目前官网三个公司地址,两个在深圳,一个在东莞松山湖,这是一家东莞的独角兽还是深圳的独角兽也让人有些琢磨不定。

与之类似的是2021年的独角兽企业——李群自动化,虽然名义上在松山湖,其实研发及诸多关键部门、职位也搬到了深圳。

东莞产业门面的松山湖尚且留不住有成长空间的企业,其他区域就更不用说了。留不住成长型企业,东莞就在不停地给别人做嫁衣,永远抹不掉“工厂”这个标签,永远也难以打造自己的产业拳头。

而现实就是,“工厂”就是产业链的最低端,在民工红利已经走到尽头的粤港澳大湾区时代,东莞是不是要静下心来想想,未来的方向在哪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