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二年(公元759年),被流放夜郎的唐朝诗人李白在白帝城得知,朝廷因关中遭遇大旱而宣布大赦的消息之后,便顺流而返。

一句“轻舟已过万重山”,淋漓尽致地诠释了李白重获自由的欣喜之情。

就在李白到达白帝城的五百多年前,蜀汉开国皇帝刘备就因为兵败猇亭(xiāo tíng),退守白帝城,继而忧愤不已,沮丧至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春三月,临终前的刘备对丞相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你的才能远胜曹丕十倍,一定可以安邦治国,完成我兴复汉室的愿望。你要辅佐刘禅,但如其不才,你可以自己选择合适的人。

刘备的托孤之言,使得诸葛亮泪如雨下:“臣敢竭股肱(gǔ gōng)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臣一定会尽到辅佐大臣的职责,效法古人忠贞的节操,直至献出我的生命!

如此,君臣之间的信任与承诺,最终成就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

刘备死后,诸葛亮花了五年的时间发展生产,恢复蜀国国力,并重新与东吴结盟,平定南中叛乱。

解决了这些后顾之忧后,诸葛亮便开始率领大军,一次又一次翻越秦岭,向曹魏发起了攻击。

诸葛亮此举,其实就是为了实现“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夙愿!

当蜀汉大军集结汉中,准备第一次北伐的时候,丞相司马兼凉州刺史魏延曾向其提出:分兵五千出子午谷,十日内便可直抵长安城下。

可是,诸葛亮则认为此举太过冒险,而是选择了最远的一条线路:出祁山,夺取陇右三郡,在相机进攻关中。

结果,因为先锋马谡失守街亭,使得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功亏一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多人认为,诸葛亮是因为没有采纳魏延的建议,才失去了北定中原饮马河洛最为有利的一次机会。同时,也有人因此而质疑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说他“空劳师旅,无岁不征,未能近咫尺之地”。

这样的说法似乎更加印证了陈寿在《三国志》中,对于诸葛亮“应变将略,非其所长”的评价……

事实上,关于魏延所提出的出奇兵,走子午谷策略,也未必不可行:

首先,此策略并没有变成历史的事实行动。

其次,仅凭后人推断,魏延所说的“不出十日,定能拿下长安”,谁能保证?又如何证明?

(一)、对于魏延的建议,诸葛亮当时最担心的就是曹魏会不会在子午谷埋有伏兵。但是,有很大的可能性就是魏延在提出此建议前,已经经过了实地调查,虽说子午谷地形险要,但却并无伏兵。当时,如果诸葛亮可以放手一搏的话,完全没问题。

(二)、魏延的计策确实如诸葛亮所说的,极富冒险性。但是,战争原本就如同赌博一样,本来就是一场生死冒险,对于诸葛亮用“山上万一有伏兵”来作为反对理由,其实魏延是完全可以反驳诸葛亮:如果没有伏兵又怎么办?

陈寿认为: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此观点对于后世的影响很大,因而使得不少论者以此来分析诸葛亮,说其军事谋略比较欠缺,五次北伐最终徒劳无功,就是最好的证明!

【注】奇谋为短,是指欠缺出奇制胜的谋略。

那么,如果真如陈寿评价的那样,诸葛亮还是那个至今耳熟能详、智计百出、稳操胜券的蜀国丞相吗?那个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空城计的主角,不是手摇羽毛扇的诸葛亮,又是谁呢?

“火烧博望坡”是《三国演义》中描写的,诸葛亮初出茅庐之后,所指挥的第一场战斗,且大获全胜。

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上,这场战斗是由刘备亲自指挥的:刘备与夏侯惇、于禁等人,在博望坡烧屯伪遁,设下伏兵,大获全胜。

此时,诸葛孔明还在隆中躬耕,并未出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草船借箭”与诸葛亮就更加没有关系了,它完全就是一个小说的创作。

当然,草船借箭也有它的历史典故——孙权木船借箭:孙权驶了一艘木船去查看曹军营寨,曹军发现以后,不说是万箭齐发,起码也是百箭齐发,全都射在了孙权的木船上,由于船的一侧中箭太多快要被压翻,孙权灵机一动,便将船身掉了个头,以另外一边受箭,待两边重量相等时,他便命人将船开了回去。

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经典的情节,并不是罗贯中凭空虚构而成的!

三国之后,人们对于诸葛亮推崇备至,在历代文人与民间艺人的共同作用下,赋予诸葛亮的传奇色彩也就越来越浓重。

正是采用了这样的艺术手法,才达到了美化与神话诸葛亮的艺术目的!

文学和历史的联姻,使得诸葛亮的形象被不断拔高,乃至于在某种程度上被神话。因此,他也成为了中国人智慧的化身,堪比“智慧之神”,使得人们将很多故事都附加给他,自然也就不会去求证故事的真假。

清代批评家毛宗岗曾对《三国演义》做出过点评,说其内含三绝,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绝:诸葛亮为古今贤相中的第一奇人,是为“智绝”。

毛宗岗将小说中的诸葛亮概括为智慧绝顶之人,既准确又深得人心。但是,离开小说回归历史,诸葛亮却还是那个靠锦囊妙计,决胜于千里之外的人吗?诸葛亮的智慧又到底体现在哪里呢?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屯兵新野的刘备三顾茅庐,结识了比自己年轻20岁的诸葛亮,二人见面之后有过一段精彩的对话,被后人称为“隆中对”或“草庐对”。

其中,诸葛亮清晰地分析了天下大势,并制定出具体战略:先夺取荆州,再夺取益州,之后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待时机成熟,从荆、益两州分兵北伐,天下响应。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诸葛亮仅用了短短数语,就决定了一个集团与国家的发展方向。

要知道,那时的信息与通讯条件都很落后,而诸葛亮作为一个未出茅庐的年轻人,在那时就能判定将来会三分天下,且历史也确实是沿着这条路线在发展,使得刘备能够取得自己的立足点,才得以鼎足而立。

试问,这不是诸葛亮的大智慧,又能是什么呢?

刘备也正是在“隆中对”的指导下,才得以建立蜀汉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