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学大院”公众号(ID:kexuedayuan)

作者|郑蕊 李纾

人们为什么要买彩票?听到这个问题,相信大多数人都会不假思索地答道:为了钱,实现一夜暴富啊。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全世界每年都有大量的彩票奖金无人认领。

在美国,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间,共计28.9亿美元的彩票奖金无人认领;2012年,英国出现了最大的无人认领的彩票头奖,价值6500万英镑。根据中国财政部的数据,2018年国内无人认领的彩票金额超过25亿元!

上述数据似乎与我们“买彩票只是为了钱”的普遍认知并不相符,或许我们该重新思考这个“愚蠢”(stupid)的问题:人们究竟为了什么买彩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买彩票与“冷”“热”相关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彩票。在风险决策的理论中,彩票被定义为一种以小损失博取大收益的投机票券。

在风险决策理论研究里,人们购买彩票的机制解释主要可以归为两类:基于效用的“冷认知系统”和基于情感的“热情绪系统”。冷认知系统通常包含成本效益的精确计算,而热情绪系统则基于无条件或条件触发特征的快速情绪处理和反应。

大量研究表明,认知和情绪都可以影响人们的决策。但是,由于小概率事件的权重是被高估或是被低估还存在争议,冷认知系统尚不能满意地解释人们购买彩票的动机。而热情绪系统尽管可以解释人们的购彩倾向,却无法对为什么许多彩票奖金无人认领的问题提供合理的解释和预测。

纽约的一条彩票广告十分引人注目——“你只需要一美元和一个梦想”。这是彩票营销的典型方式,他们将“购买彩票”视为“购买梦想”。这或许为我们回答“人们为什么买彩票”这个问题提供了一种另辟蹊径的解释:人们需要的是“梦想”。从这个角度看,也许彩票玩家想要的不是能让梦想成真的有形金钱,而是一种伴随着白日梦的好心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pixabay.com

购买彩票还能改善心境?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暨博弈行为研究中心开展了三项研究,系统探索了心境 (mood) 在彩票购买中的作用,以确定人们为了什么买彩票。

研究一

我们先将人们购买彩票的过程分为了4个阶段:

第1阶段表示受测者还没有买彩票;

第2阶段表示受测者买了彩票,但还没到开奖时间;

第3阶段表示受测者买的彩票已经开奖了,但还没有对奖(还没核对自己是否中奖);

第4阶段表示受测者买的彩票已经对过奖了。我们让受测者报告自己所处的购彩阶段,借此分析处于不同购彩阶段彩票购买者的心境差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 购彩的四个阶段(作者供图)

通过在中彩网上发布名为“中国彩民购彩情况调查”的问卷,该研究采集到了9,305名彩票购票者的数据。

结果表明:在购买彩票后(阶段2)的心境水平显著上升,并在受测者核对中奖号码前(阶段3)达到峰值。在问卷星网站采集到的1,931名受测者的结果与中彩网上的彩民受测者在不同阶段的心境基本一致

这启示我们购买彩票或与更好的心境有关,也为研究者进一步探究人们是否想通过购买彩票来改善自己的心境提供了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2 购彩四个阶段的心境评分均值

A为“白日梦”假设所推测的结果;B为中彩网收集的结果;C为问卷星收集的结果。(作者供图)

为了消除受测者可能同时处于不同购彩阶段的干扰,研究二进一步将购彩过程划分为7个时间点进行实验室实验,通过操纵奖励模式(彩票vs现金),让受测者在参与过程中的七个时间点对自己的心境进行评定,来测试与现金相比,彩票是否能够改善受测者的心境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3 报酬形式与时间点对心境的交互作用(作者供图)

研究二

我们通过操纵报酬形式将100名受测者随机分为彩票组和现金组,彩票组(50名)得到刮刮乐(票面金额50元),而现金组(50名)得到与刮刮乐票面金额等额的50元现金。

同时,我们在实验室中设计了一个完整的单次购彩过程,并将其划分为七个时间点。通过测量受试者在各时间点的心境,我们检验了彩票是否可以提供金钱刺激之上额外的心境助益,并比较了现金组和彩票组领奖的延迟时长和弃奖人数。

如图3所示,我们首先请受测者来到实验室并自评心境(t1: 基线心境),随后将所有受测者随机分配到彩票组和现金组,彩票组被告知将获得票面总价值为50元的刮刮乐作为参与实验的报酬,而现金组则被告知将获得50元现金。两组人均需等待5天方能领奖。在被告知这些信息后,受测者再次评价心境(t2: 得知报酬形式后)。

接下来在受测者离开实验室后5天的等待期内,我们得到受测者的日均心境值(t3: 等待期间)。在5天等待期间的最后一天,实验者提醒受测者次日起他们可以回到实验室领取刮刮乐或现金。

与此同时,我们记录受测者的日均心境值,直至他们回到实验室为止(t4: 回实验室前)。实验者计算了受测者重回实验室的延迟时长。当受测者回到实验室,再次测量他们的心境值(t5: 领奖前)。

接着,彩票组领取刮刮乐并根据中奖金额予以兑现;现金组领取50元现金。离开实验室之前,受测者再次自评心境(t6: 领奖后)。在受测者离开实验室后的3天内,我们记录并得到受测者的日均心境值(t7: 3天追踪)。

研究二结果发现:

①与现金组相比,彩票组的受测者的心境总体上更好。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彩票组在仅知道未来会拿到彩票时(t2)和在知晓中奖结果前(t5)均报告了比现金组更高的心境值;

②彩票组有42%的受试者弃奖,而金钱组无一弃奖;

③在返回实验室对奖的受试者中,彩票组延搁的时间比现金组更长。

这些发现支持了我们的猜测。我们惊奇地发现,许多媒体报道的中大奖却弃奖的现象竟然可以在只有50个受测者的实验室实验中得到重复验证。

与全员都来领钱的现金组不同,不来领取面值50元彩票奖金的有21人之多,占了彩票组全体受测者的42%。这种结果与“买彩票只是为了钱”的诠释背道而驰。这也意味着彩票带来的“情绪红利”可能并非仅来自彩票本身的物质奖励,还来自“彩票梦”造成的好心境。

享乐灵活性原则(hedonic flexibility principle)认为,当人们情绪低落时(即感觉不好时),他们更倾向于参与情绪上升的活动;而当情绪高涨时(即感觉良好时),他们更倾向于维持有益但情绪下降的活动

基于此,如果我们关于购买彩票的原因之一是享受白日梦带来的好心境的猜测是正确的,那么在追求好心境的动机驱使下,心情不好的受测者应该会表现出更强的购彩倾向。相比之下,心情已经很好的受测者应该会觉得彩票没有那么吸引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研究三

为了验证这一猜想,研究三招募了109名大学生参加我们的实验。实验测试了启动受测者的坏心情或好心情是否会增强他们对彩票或现金的偏好。

正如预期的那样,结果显示在受到坏情绪刺激的受测者中,大部分人(66%)选择了彩票,而只有34%的人选择现金作为奖励。那些被启动了好情绪的受测者则有55%选择了现金,其余45%的人选择了彩票。

总之,我们从大规模网络问卷得来的心境评定数据、从实验室得来的心境变化数据、延迟兑奖和弃奖数据,一致表明人们在购买彩票时寻求的不仅仅是钱,还有心境的改善。该研究也展示了彩票的娱乐功能,即人们可以通过花少量的钱来改善他们的情绪

结语

回首开篇的“愚蠢之问”,其实它亦是一个“聪明之问”。跳脱出传统的概率与结果的加权求和计算,从心境出发,让我们以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审视人们购彩的原因

有一句英文俗语 “No one can win all the time. We advise you to play merely for pleasure and to risk only what you can spare”,将我们实验的结论解释得出神入化。一个“merely”,干脆将“为赢钱而购彩”的可能解释排除得干干净净。

论文信息:

Hui-Fang Guo, Rui Tao, Ning Zhao, Hai-Ping Chen, Rui Zheng & Shu LI (2022) What we bet on is not only tangible money, but also good mood, Cognition and Emotion, DOI: 10.1080/02699931.2022.2128064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本文出品自“科学大院”公众号(kexuedayuan),原标题为《 超过25亿元彩票无人认领,心理学家这样解释...... 》 转载请注明公众号出处。

科学大院是中科院官方科普微平台,由中科院科学传播局主办、中国科普博览团队运营,致力于最新科研成果的深度解读、社会热点事件的科学发声。

-点击阅读更多科学家的故事-

科技发展的背后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奉献

阅读“科技工作者”

了解更多科学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