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文化是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承载着城市精神品格和理想追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过悠久的历史,并在今天与现代生活接轨,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如何“守正创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更加迷人的光彩?

“在学生心里埋下一颗种子”——当江南丝竹走进校园,传统音乐“活”了

在铁岭中学,一阵古筝拨弦声从窗口飞出。近日,江南丝竹民乐团恢复招新,吸引了不少孩子前来报名。他们在排练室后方坐了满满三排,默默读谱,感受怀里的乐器与它背后的文化底蕴。

指导老师阮弘坐在台前,要求每一位学生上来表演一小段,看看他们的水平。作为上海市级非遗传承人、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每周抽出时间与孩子们为伴,已经成了阮弘的习惯。“我希望加入民乐团的孩子能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至少不是白纸一张,否则进来后会跟不上进度。因此,入门前的考查很有必要。”

在授课过程中,面对孩子们,阮弘会将江南丝竹的传统和表达方式融入课堂,提升趣味性的同时,通过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加深他们对这一音乐形式的了解。当下,随着江南丝竹进入城市,它的娱乐性在增强,功能性相对减弱,一些创新作品更符合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与聆听偏好。阮弘经常将这些新作品带入课堂,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南丝竹是流行于江苏南部、浙江西部及上海地区的丝竹音乐之统称,“丝”指弦乐与弹拨乐,“竹”则为管乐。演奏时,乐队主要使用二胡、扬琴、琵琶、三弦、秦琴、笛、箫等丝竹类乐器。2007年,江南丝竹被成功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江南丝竹的故事,上可溯至明朝嘉隆年间。彼时,以魏良辅为首的戏曲音乐家在太仓南码头,创制出昆曲水磨腔,再由已成规模的丝竹乐队用工尺谱演奏。其后,丝竹乐基本由昆曲班社、堂名鼓手兼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专职演奏班社。直至明代万历末年,新乐种“弦索”在吴中形成,成为江南丝竹音乐的前身。

上世纪20年代,著名丝竹家王巽之在杭州西湖孤山东麓的“凌社”创办了杭州早期的江南丝竹组织“杭州国乐社”,其演奏曲目很快传到上海等地。之后,王巽之又与丝竹前辈程午嘉在上海创办“华光乐社”,开启了沪杭丝竹界彼此交流的良好局面。

而江南丝竹与杨浦的渊源,在于上世纪30年代活跃在杨浦区引翔港一带的“沪东国乐研究会”,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那是一支由周惠等十几人组成的民乐队伍,他们在使用的二胡、三弦、笙、笛、琵琶等乐器上,扎好蝴蝶、宝塔、双龙、彩凤、花篮等彩头,在乡间小道和城镇街头,边走边奏,也就是“行街”的雏形。人们夹道相迎,热闹喜庆。据说,这一演奏形式叫做“清音客串”。

后来,杨浦区引溪一带成立了以朱玲娣为首的“引溪女子国乐队”,她们每周练习一次,并经常被邀请参加当地的一些喜庆、庙会活动。松潘路石灰浜建立了周惠辅导的“声扬国乐社”,杨家宅处成立了杨辛根负责的“凤鸣国乐社”。抗战胜利后,在江浦路陈家头又成立“沪东国乐队”。如今,这一传统仍在延续。在杨浦区四平路街道,就有一支老年丝竹国乐队在定期活动。

江南丝竹技法丰富多彩,讲究“你繁我简,你高我低,加花变奏,嵌挡让路,即兴发挥”;曲目丰富,有《中花六板》《三六》《行街》《四合》《云庆》等传统名曲。因而,其也成为江南水乡音乐文化的杰出代表。

“我最希望的,是在学生们的心中埋下一棵种子,推动江南丝竹这一传统民俗音乐的传播传承。”在音乐之外,阮弘也注重孩子的人格养成。“我要教给他们的不止是指法和技巧,也有很多人文上的东西。比如,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乐团排练最重要的是顾全大局,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弹得好就可以,也不允许你说请假就请假。团队是第一位的。”

在阮弘的带领下,铁岭中学的江南丝竹民乐团刚成立一年时,就在长三角地区江南丝竹展演活动中斩获三等奖。如今,他们的常规团队固定在30到40人之间,大部分由预备班、初一年级的学生组成。未来,团队还有望继续扩大,让丝竹雅韵在孩子们手中迸发出蓬勃生机。

其实,铁岭中学所在的四平路街道正在长期探索江南丝竹的传播传承方式。除了铁岭中学外,辖区内的打虎山路第一小学和杨浦高级中学也早在2015年,就被设为江南丝竹校园传承点。课堂之外,2019年,街道还举办了上海市“四平杯”江南丝竹进校园中小学生邀请展演,并在2020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中,邀请阮弘开展了一场关于江南丝竹的非遗文化赏析讲座。如今,江南丝竹以其“小、细、轻、雅”的艺术风格,越来越受到大众喜爱。

“一心一意做好一件事”——好味道,六十多年“不失手”

锅盖一掀,滋拉作响,“砰砰”,二两煎包落在不锈钢铁盘上,香气扑面而来……上午十点半,还没到饭点,位于平凉路上的一心斋清真饭店里就热闹起来。这家开了六十多年的老牌饭店,对周围居民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存在。最经典的几道菜,熟客们闭着眼睛都能报出来:牛肉煎包、牛肉锅贴、三黄鸡、酱牛肉……其中名气最大的当属牛肉煎包,点单窗口,常常是大排长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光是味道好吃,还干净卫生。”居民胡女士说,“因为时间长了,我对他们家已经很信任。如果想不出吃什么,就来一心斋准没错。”

饭店负责人马旺林,是清真菜点制作技艺项目的上海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已近80岁的他,每天早上,都亲自到店调配秘制的肉馅、酱料等,并完成常规巡视。

上一心斋吃饭,每天的口味不会有大差别,也就是说,厨师几乎没有“失手”的时候。这是因为,每道清真菜点都有各自的配方,加入什么调料、多重的肉糜,都有规矩章法。就拿牛肉煎包来说,做起来都有门道可循,也有历史沉淀。从面皮到肉馅儿,选材和分量都是固定的——牛肉只用精选的黄牛后腿肉,无筋无皮,制作时面皮一两二,肉馅一两四,加起来就是二两六,熟练的面点师就是“人肉称重器”,用手轻轻一掂量,就能即刻感觉出来。

马旺林的技艺,上可追溯他的祖父马世盛。1913年,马老先生在山东曹县开起了“马记”清真饮食摊,将牛肉煎包、咖喱牛肉汤、酱牛肉等列入菜单,喂饱了一批又一批饥肠辘辘的食客。而这,也正是日后一心斋里几道名菜的雏形。

随着手里的功夫一日比一日老道,小摊的名气也一日比一日大。马家于上世纪40年代末迁至杨浦区黄兴路一带扎根。90年代,马旺林来到一心斋工作,并亲手参与菜谱定制,带教新手,将整家门店越做越大。菜品更从只有点心,演变到冷菜、热菜超200个品种。

一心斋的食谱随着季节的转换而更新,这也是“习俗”。譬如每年4月起,这里就要开售各色冷面和刨冰、绿豆汤;每年冬天,这里还会上新年夜饭半成品,方便宅家过年的居民。

随着时代潮流的更迭,一心斋也在研究创新。前两年,这家老字号餐饮企业做起了外卖生意,马旺林在收银台边支起一张小桌,专门用来放置外卖餐点。每到饭点,桌上就堆得满满当当。最近,厨师们还研究起了烤肉串,秋冬的时候,大家都能在这儿香喷喷地来几串。正是这样的坚守与创新,让一心斋开了六十多年,生意越发红火。

目前,马旺林已将手艺传给了儿子,盼着有一天儿子能继续将一心斋的味道与文化传承下去。“一心斋,顾名思义,就是要一心一意地做好一件事情。”

“永远力争精益求精”——让年轻人在家门口和非遗文化亲密接触

在面粉和糯米粉中加入食盐、蜂蜜、色素,再将原材料放在蒸笼里蒸1小时;为防止面团变干,制作过程需一气呵成,手不能抖动,稍有差池,便会前功尽弃……面塑,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有文字记载,有民间传统艺术“活化石”之称。“一个表情就是一个故事,一尊面塑就是一部春秋。”如今,面塑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逐渐走入艺术殿堂的同时,也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妙趣横生的童子、各具神态的罗汉、栩栩如生的动漫人物……“75后”邱井梅算是“面塑界的年轻人”,无论是古今人物还是飞禽走兽,在她手下都能被重新赋予生命力。延吉新村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是邱井梅和非遗学员切磋技艺的地方。从古稀老人到三岁萌娃,邱井梅的面塑课程一开课,总能吸引社区居民的热情参与。面塑作为杨浦区非遗项目,延吉新村街道一直致力于创新传承和扩大其影响力,尤其是为学生群体开设非遗课程,让年轻一代有机会在家门口和非遗文化实现亲密接触。邱井梅也在努力,不断探索、改进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教学方法,带领孩子们制作各类人物面塑,激发他们的兴趣。

“十多年的面塑经历,让传承非遗、发扬非遗不仅成为我的工作、喜好,也早已融入了我的灵魂。”邱井梅告诉记者,她的最新作品在为中国航天事业加油。“我喜欢发掘新的品种,一空下来,我就要调制新的颜料配比,确保面塑色彩鲜艳,也要在造型配方上下功夫,符合新时代的大众审美。从事非遗工作,就要永远力争精益求精,把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发扬光大。”邱井梅说。

编辑:张辰霏 奚宇轩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