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福祥,1945年生,河南省许昌市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中国美协河南省分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北京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促进会会员,河南省三国文化协会书画院副院长,许昌书画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许昌书画院副院长,河南省书画院特聘书画家。

在赵福祥的艺术人生路上,始终恪守着“做人第一,艺无止境”这一信念和理念。所谓的做人第一,就是以德为上,以善为邻。德行在心,善行于世;在做学问上,刻苦上进,精益求精。也正是“做人第一,艺无止境”这一信念和理念的支撑,赵福祥在学艺这条路上,始终不为名利所困扰,淡然处世,淡然为人,甘于过平常人的清淡生活。

自从赵福祥从事书画艺术创作以来的60多年,始终孜孜以求,刻苦努力。自从1985年调任文化馆后,时常抽空去乡村授艺,向乡村学校、支农点的学生,和喜爱国画、书画文化艺术的人群,自费为他们传授书画创作技艺,极大地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不仅如此,每到春节,赵福祥还坚持义务参与到为群众书写春联的活动中来,深得广大群众的赞誉和社会的好评。

有道是天才出于勤奋。赵福祥始终认为,一个人要想在所学专业有所建树,必须读懂传统和生活两本书,在时间和精力上,都付出得足够多,才有可能取得成绩,这是攀上艺术创作新台阶的必由之路,其创作的作品,才会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才能出精品、出佳作。为此,赵福祥始终坚持走勤艺之路。他常年外出写生,到大自然中采集创作国画的素材和灵感。每到春秋两个季节,赵福祥会和师友们一道,带着学生走到大自然中采风,寻找创作灵感,收集创作素材。每次外出采风,少则十天半月,多则一两个月。在采风期间,他手把手教授自己的学生创作书画时的基本功,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学生畅谈书画艺术史,以及书画创作要领和心得体会。赵福祥娓娓道来,学生静心聆听,听得津津有味。不仅如此,还对他们每个学生的习作,都作认真的评价,奖优指错,认真修改学生的每一幅作品。学生们对赵福祥治学严谨,精心、认真教学的态度颇为感动。

在赵福祥看来,艺术来源于生活,无论是书法创作,还是绘画创作无不如此。只有刻苦努力,和坚韧不拔的学习精神,以及足够多的生活阅历、生活经历,才可以将这些丰富的生活阅历、生活经历诉诸笔端,笔下的作品才有灵魂,才会灵动。只有经过刻苦努力后创作出来的作品,无论是对于作者而言,还是对于观赏者来说,可以带来心灵的互动,这也是得到社会认可、大众好评的本源所在。

求学路上无老少,读书学习在心态。2019年9月,75高龄的赵福祥依然走在求学的路上。这一年,他自费去荣宝斋画院进修。在进修期间,认真聆听李可染大师的儿子李小可授课、写生创作,颇有收获。至2021年9月,在这三年时间里,赵福祥以一名普通学生的心态,安心求学,静心学艺,所学颇丰。也正是这三年的求学之路,使得他对文化艺术这一大方向的理解,对新时代脉搏的把握,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而他对文化、书画艺术的鉴赏力、领悟能力、自我评判能力、文化和书画艺术的价值判断,以及创作时个人艺术风格的形成,和自我创作价值的体现,都是极大的提升,创作风格的转变,均迈上一个新台阶。

赵福祥以写意山水见长,兼攻人物、花鸟画。在近数十年的创作中,五百余幅作品在国家、省、市级大展中参展,屡屡获奖,并被多家政府机关、艺术馆、院及书画爱好者收藏,在北京、上海、广州、郑州、许昌等地多次举办个展和联展,入编多部辞书和画册,出版有山水画专集三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福祥于1983年创作的电影宣传画《白蛇传》,入选参展,在中国美术馆展览,后又到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巡展,获得了极高的评价。次年创作的电影宣传画《杜十娘》也在参展中获奖。国画《福像》、《山旮旯人家》、《山村静夜》、《板岩石溪》、《山野交响曲》、《壶口瀑布》、《红色交响曲》、《水调歌头》、《山溪清泉门前过》等多幅作品,先后多次应邀参加书画艺术展,并多次获奖。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赵福祥从中学时期办板报时,便养成了勤于学习的好习惯。在创作时,赵福祥时常求助于字典、专业工具书籍等学习工具,到毕业后教授语文,至今已经50多年了,这一好的学习习惯,始终坚持如初。在近数十年间的创作中,赵福祥都会忙里偷闲,抽出时间,安下心来读书学习。

艺术是相通的,也是互补的。无论是文学艺术,还是书画艺术,无不如此,皆能相互裨益。这既是赵福祥的心得体会,也是他孜孜以求后,领悟到的真知灼见。

赵福祥不仅仅是一位治学严谨的老师,精通书画艺术的学者,还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爱心大使,他常年活跃在奉献爱心的路上,先后向助学、公益、教育等单位(个人)捐赠书画作品多幅。授人玫瑰手留余香,赵福祥的善举不仅为他人解危纾困,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