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太祖在位31年,在位期间杀了颇多的文臣武将,其中不少是建国勋臣。为此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刻薄寡恩、嗜血好杀的帝王形象。太祖留给后人的另外一个印象是不喜欢读书人,甚至看不起孔圣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太祖朱元璋

这也难怪,朱元璋十七岁当和尚,二十五岁参加义军,四十岁开创大明,靠的是统率大军、攻城略地。在朱元璋的整个前半生过得是东征西讨的日子,对文人的需求比较低。随着他的学识提升,以及国家安定之后,观念也在慢慢地发生了转变。在这期间他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为朱家服务了整整五十年,帮助大明开创了第一个盛世,而朱元璋却把他藏在身边十几年,这个人就是蹇义。

蹇义

洪武十八年,四川巴县人蹇瑢,考中进士,充任中书舍人(掌书写诰敕、制诏、银册、铁券等)。朱元璋见到蹇瑢,就问他“汝蹇叔后乎?”(蹇叔是春秋时期辅佐秦穆公的政治家)瑢顿首不敢对。朱元璋因他的实诚所以特别喜欢他,于是亲手写下“蹇义”之名赐给他。由于蹇义办事得体,奏答很合太祖的心意,所以他对蹇义印象非常深刻,一直留意着这个在身边替他抄抄写写的小职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蹇义的影视剧形象

中书舍人是个从七品的小官,职位不高,但由于是在皇帝身边处理各种文秘事务,有时也会替皇帝对外接待、交际,所以职位要求却不低。除了文采、学识必须一流以外,唐宋以来一直都对该职位的官员有外在要求,需要体格强健、长相俊美、口齿流利。通常只有进士出身才能有资格担任此职,为什么这么一个小职位却有这么高的要求呢,看一下历朝中,经历中书舍人职位的名人,或许能找到一些答案。

苏轼

纵观唐宋两朝,能青史留名的宰相、大臣,其入仕之初,大多都担任过中书舍人这个职位,还有很多文学大家也都任过此职位。比如汉朝有司马迁、张衡等人担任过中书舍人,唐宋时期,诸如白居易、萧嵩、苏轼等风云人物,也担任过这个职位。

从这里也不难看出,中书舍人这个职位不大,但在官场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多少名流、名臣都曾在此职位上踏上青云。这个职位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很磨练人,从学识、经验到能力、心境、眼见、格局都会得到很大的提升。而且时间一久就会成了皇帝的心腹,很受器重。因此这个职位是个很好的跳板,三年为一任,一般一任到期后,皇帝就会委派其它较为重要的职务,平步青云。

蹇义却遇到了一个特别的君主,在一任到期后,吏部上奏,请求给他升职,朱元璋没同意,留了三年,三年之后,吏部再奏,朱元璋还是没同意放人,又留他一任,此时蹇义已经经历了三任九年,之后,朱元璋还是没有同意让他离开,给出的理由是“朕将要重用蹇义”,这样的“厚爱”对年轻的蹇义而言,实在不知是喜是忧换作常人可能早就无法忍受这份磨练与绝望。但年轻的蹇义仍朝夕侍从皇上左右,凡机密文字,交付给他,无不处理得细致、妥当、小心敬慎,从不曾触怒皇上。以此可以看出蹇义并非常人,正应了少时的老师中书左丞殷哲所言“是儿将来远到非吾所及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棣

就这样,蹇义从一个初入官场的少年郎模样,变成了满颔髭须的中年学士。终于在1398年,随着朱元璋离世,蹇义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建文帝上位后,知道蹇义是皇爷爷留给自己的“礼物”,于是秉承了太祖的意思,让蹇义超升为吏部右侍郎(官居正三品),授嘉议大夫。可惜建文帝上位之后,就疲于与朱棣之间的战事,蹇义难有发挥的余地。等到朱棣入京之后,当即受到重视,升他为吏部左侍郎,并且在几个月后正式成为吏部尚书,这一年是1402年,蹇义已经41岁了。

明宣宗

吏部尚书一职,蹇义一当就是35年,最后鞠躬尽瘁,死在任上,前后经历了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四帝。再加上前面侍奉过的两任皇帝:明太祖、明惠宗,整整经历了六朝皇帝。

在成祖、仁宗、宣宗之时吏部权力很大,它兼有考绩铨叙的大权,所以其他五部,以及都察院、大理寺等等中央机构虽然不隶属于它,但是人事任调方面都归他管。蹇义为人厚重、沉稳、吃苦耐劳、作风小心,加之又经历了十几年的中书舍人职位的磨练,学识、经验、能力都很出众。与户部尚书夏原吉一起并称“蹇夏”,开创了明朝第一个太平盛世“仁宣之治”,使得这一时期成为明朝少有的一个“天下清平,朝无失政”的阶段(这在明朝很可贵,要知道明朝可是一个多事的朝代,几乎每一任君主都是一些不省事的主,不然也不会有人去写明朝的那些事儿了)。

明英宗

蹇义的成才和仁宣之治,都不得不再提到朱元璋,正是他的高瞻远瞩,以及识人、育人、用人的能力,才成就了大明盛世也成就了蹇义,不愧为一朝的开国之君。作育人才,将蹇义雪藏十几年换来了后世的繁荣,就这一点来看比三国时期的曹魏家族强。曹操、曹丕识人不准,所托非人,才有了后来的司马篡位。

蹇义

蹇义于正统元年去世,离世时嘱托英宗“陛下初嗣大宝,义独寡佑,不能效分寸裨益。然区区犬马之诚,所望于圣明者,惟望敬守洪武成宪,始终不渝”。致死时,这位六朝元老还在想着国家社稷,想着引导小皇帝,得此忠臣,实乃大明之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