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酱功成万股枯。

0 1

茅台股价跌破1400

以前有人这么形容茅台,说:股价下跌,谁最开心?当然是茅台。

做空的大赚,喝茅台庆祝;做多的大亏,喝茅台麻醉自己;怎么看都利好茅台,靠着资本市场的起起落落最终茅台市值突破10万亿不再是梦.......

然而,万事万物利好茅台的神话,最近破灭了。

10月27日午后,贵州茅台股价跌破1400元关口,创2020年6月底以来新低。

10月28日,茅台继续下跌,盘中创1360元新低,但有机构再喊2800元最高目标价,不知道忽悠人接盘,还是坚定的茅台价值信徒。

两天的跌幅看上去好像并没什么,股价有涨有跌很正常。但是在10多天前,国庆节收假后的开盘第一天,茅台的股价以今天的眼光看来仍高居1890的位置。

结果,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茅台市值蒸发5000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拉长时间线看,这个数字更恐怖——

一年多的时间里,茅台市值蒸发1.5万亿。

股民们内部人才济济、藏龙卧虎,段子手马上就跟上了:

第一天: 至高无上的液体黄金即将突破3000元大关。

第二天: 白酒之王高位回调,凸显投资价值。

第三天: 酱香型龙头回调幅度超过此前预期。

第四天: 来自贵州的辛辣液体跌破了2000元。

第五天: 糟粕酒桌文化的代表者正在被新时代投资者抛弃。

第六天: 阻碍共同富裕的阶级特供即将迎来它的末日。

要知道,前段时间茅台才发布了2022年三季度的财报,数据非常亮眼。今年前三季度,贵州茅台的营业收入达871.6亿元,同比增长16.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43.99亿元,同比增长19.14%。

这个数字不光是超过了机构的预期,这个增速哪怕在前几年茅台迅速发展的期间都算少见了。

一边是业绩大涨,一边是股价狂跌,茅台是“神话破灭”,还是发出“抄底信号”,亦或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0 2

机构们慌了

高净值投资人士的三种投资思路:

1.炒股票,需要买对股,估值和业绩的戴维斯双击再好不过;

2.投资信托,看中的是背后管理人“正规军”身份兜底;

3.而炒期货,赌的是对价格波动趋势的正确判断。

茅台,奇货可居。在某种程度上,茅台才是中国最成功的奢侈品。然而在股市中,茅台算是个异类。

我们来看茅台的业绩走势和股价情况:

2016年,营收20%,扣非8%,股价涨幅56%;

2017年,营收52%,扣非60%,股价涨幅117%;

2018年,营收26%,扣非30%,股价涨幅-15%;

2019年,营收15%,扣非16%,股价涨幅82%;

2020年,营收10%,扣非14%,股价涨幅79%;

2021年,营收11%,扣非12%,股价涨幅7%;

2022年,预计营收16%,扣非19%,股价目前涨幅-32%。

除2017年茅台的戴维斯双击外,业绩增幅最大的是2018年和2022年,恰恰这两年是茅台股价回报最差的两年。所以很多人把茅台当做是价值投资的标的,但也许茅台作为股票,其“价值”属性或许没有那么明显。

其实,无论是商品还是股价,茅台炒到这么高与散户无关,是机构抱团把价格送上天。

茅台酒的逻辑很好理解,不少买茅台抢茅台的人,大多有极其强烈赚钱欲望和进取心的人。

要么作为礼物送给某某当官的,以博取利益交换;

要么作为商品囤起来倒卖赚取差价,两千块钱进来,三千块钱出去,三千块钱抢来,四千块钱出去;

要么用来商务招待,谈大生意,或者打通人脉关系用的。

说起来土味很重,但都是实实在在的需求,而且完全可以把他们定义为高端消费市场也不为过。

有了需求,从供给端、从渠道端一把控,茅台厂商和渠道方、黄牛一抱团,价格很容易就冲上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讲故事、囤货物、加价格......越简单的套路越好用。

股市里的茅台也是被机构抱团给送上2000元的。

基金一直是中国资本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目前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超26万亿,基金数量超过10000只;开放式偏股型公募基金规模大概为7.5万亿元。

手握重金的基金经理,又究竟把钱投向了哪里?

第一,贵州茅台;第二,宁德时代。

两只都是现象级大牛股,一个是消费巨头,一个是新能源巨头,风向标级别的“带头大哥”,行业起伏看他们就差不多了。

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中有2066只基金持有贵州茅台,持股数量约9441万股。

国内基金手里保守估计有2000亿持仓。

那另一个持有茅台的大佬是谁呢?

是外资,手里差不多有1000亿的仓位。

大基金们购买的标的都高度相似,所有新增的资金都流入持仓市值最多的那几十支个股,市场流通的股权越来越少,抱团的收益率远远高于不抱团。

大佬们都买一只股,价格能不上去吗?

所以,你以为茅台这次下跌惨的是散户,其实不然。真正惨的是这些机构,是基民。

茅台越跌,他们越慌。

0 3

茅台估值真的高了吗?

从趋势上看,茅台的股价已经驶入“下行通道”。

所谓,向上不看压力,向下不看支撑;“1499元零售价”不可能是贵州茅台这波股价跌势的“底”。当然也确实如此,现在已经到1360了。

茅台这回股价迅速下跌有几方面的原因:

1.股市大环境进入周期性调整。

美国加息和经济衰退,引发全球普遍的资产价格下跌,尤其以股市最为明显。

A股的情况大家有目共睹,美股也没好到哪里去。

科技股集中的纳斯达克指数前三季度跌幅也超过三成,下跌32.40%。

美股道琼斯工业指数前三季度跌幅也超过了两成,下跌20.9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国综合指数、深证成指、恒生指数、台湾加权指数、标普500、德国DAX等指数前三季度跌幅超过了两成。

印度SENSEX30指数、英国富时100指数、日经225指数前三季度尽管相对抗跌,也下挫了差不多10%。

大家以为这是在杀估值、杀逻辑,其实这是杀情绪;是市场恐慌情绪在蔓延。

外资连续砸盘,易方达张坤减仓,但茅台股票当中仍有将近两千家机构。可是,今年股市行情很差,大家都亏钱。

这些机构的新基金卖不出去,谁会去给他们接盘呢?当他们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就开始踩踏式出逃了。

2.茅台估值确实过高了。

最近几年的炒作让高端酒的估值其实早已经脱离了消费属性,更多的是面向于社交与金融属性,茅台也不例外。

具备金融属性的白酒,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消费品。

现在一些中产阶级窖藏茅台酒作为投资品的现象已屡见不鲜,剔除掉通货膨胀因素,茅台酒的价格和茅台的股价一样,一直非常坚挺,扶摇直上。

正是因为金融属性,大量的茅台并没有真正被喝掉,而是被囤积在资本、机构、经销商、黄牛、个人等各路炒酒客手里。

茅台高企的社会库存,所有的炒酒客都心知肚明,只不过在市场一片向好的时候,所有人都相信还没有到达临界点,敢加码的还会继续加码。

但是就像房价一样,金融属性一旦开始反噬,所谓的护城河,不堪一击。

资本游戏还能玩,这叫基酒贮藏,如果故事破了,就是库存积压。

在2021年见顶之后,贵州茅台一直在杀估值的路上。而茅台现在的估值确实又偏高。

在市场进入下行阶段后,估值基本上都会来一波杀跌。2016年大概是20倍以下起步的,2018年也是跌到18.5倍才开始起步;但现在还有28.6倍的估值左右。

再加上,现在消费普遍开始走弱。根据统计局发布的数据:1-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0305亿元,同比增长0.7%,市场增幅微乎其微。

1-9月,餐饮业收入31249亿元,下降4.6%。

线下餐饮服务的消费场景也在萎缩。

所以在这个时间点,茅台估值体系破裂,也没有什么奇怪的;毕竟外部压力太大,哪怕是龙头企业也难扛。

其实如今的情况早有征兆。

去年底就传出消息:茅台推出了股东购酒的政策,凡是持有100股(1手)及以上的茅台股票的股东,均有机会购买到2瓶平价飞天茅台酒。同时,多个股东还称,自己已经接到专卖店取酒电话。

这是典型的捆绑销售,捆绑销售唯一的目的是去库存而库存无非就是茅台股和茅台酒,而传达出来的消息就是至少有一个标的滞销了。

虽然茅台回应消息不实,但是股东传出来的消息,那么大概率是股票“滞销”了。

可是,今年1月26日贵州茅台要求经销商在春节之前100%清库存。

如此说明,实际上从今年的年初开始,茅台的商品、股票,双双面临滞销,硬是挨到三季度报公布,才来了波大跌,原因是利润释放的差不多了,该跌了。

那茅台后续会怎么走?

首先,茅台酒的价值还在,企业的壁垒还在

很多人分析茅台的护城河,七七八八说了一大堆,其实只有一点

——他们的护城河,是巴拿马获奖那会儿就决定了,或者说是评“四大酒”、“八大酒”那会儿决定的。

比方说,当你谈个生意,你找个上档次的饭店,你桌子上摆几瓶牛栏山,多少显得掉价。

但是茅台往这一放,气氛就完全变了。

其次,你仔细观察茅台上市后的走势,它们历史上可不止这一次大跌:

第一次,2001-2003年,茅台最大跌幅35%左右。下跌原因:业绩增速低+消费税冲击。

第二次,2007-2008年,茅台最大跌幅55%左右。下跌原因:估值泡沫+系统性金融危机。

第三次,2012-2013年,茅台最大跌幅55%左右。下跌原因:塑化剂+反腐八项规定。

第四次,2015年,茅台最大跌幅35%左右。下跌原因:去杠杆后的恐慌盘溢出,A股大熊市。

第五次,2018年,茅台最大跌幅35%左右。下跌原因:贸易战+白马股估值过高+短期业绩不佳。

如今是第六次了,今天遭遇的问题,以前也遇到过,还不是这样过来了吗?

白酒这个行业板块,周期性强;然而每一次周期轮动的过程都会涌现出相当多的机会。

茅台的生意模式真的非常硬,在跌到尽头后肯定还会有第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