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5号,利比亚民众在班加西举行了大规模示威活动

随后几天,多家在利比亚的中资企业受到大规模袭击和抢劫

中国公民和企业在利比亚安全状况的恶化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2022年2月22日,国务院成立应急指挥部,启动国家涉外突发状态一级应急预案

目的只有一个——用最短的时间,安全撤离在利比亚的35860个中国侨民

一个都不能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得知边境口岸有船撤离,居住在边境附近的侨民开始自发性徒步前往

路上遇到大雨,大家没有雨衣和雨伞,又害怕走丢走散

只好排成纵队,后面的拉着前面的衣角,在风雨中前行

筋疲力尽的时候,前方照出一缕射灯,滋滋啦啦的喇叭中传出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

“是中国人吗?”

侨民们瞬间有了精神,欢呼着大喊

“是!是中国人!”

2022年,这段尘封十年的大规模撤侨事件被搬上了大荧幕

归途有风,我们一起回家。

近两年的主旋律电影很多,但不管是从剧本的处理还是拍摄过程中的用心程度来说

《万里归途》都属于上乘之作。

编剧在改编的时候显然花了心思,让“主旋律”和“商业化”结合得恰到好处

后期团队在场景的还原上也煞费苦心

剧组为了还原场景,1:1 搭建了2万平米的城市

电影拍摄期间,同在青岛拍摄《流浪地球2》的吴京前来探班,都为片场墙壁上实景钻出来的枪眼惊叹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影导演对细节的要求近乎苛刻

所有观众在影院能注意到的不能注意到的细节,他都力求做到完美

小到地上飘的纸袋、报纸、碎纸屑,甚至是塑料袋

细到包裹糖果的玻璃纸,都必须用阿语标识。

片场场景真实到让出生于战乱国家的外籍演员触景生情,泪洒当场。

除了幕后制作外,张译的表演也依旧可圈可点

张译对演技和角色的钻研,并不体现在那些充满爆发力的对手戏里

反而隐匿于那些不易被察觉的细节里

印象最深的是张译在沙漠喝水的那一段

他在大口地喝完矿泉水之后,用大拇指把嘴角漏出来的那滴水推了回去

不是擦干,而是推回去

人物所处环境的艰难与窘迫,被他这个即兴发挥的小动作体现得淋漓尽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样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电影末端

当所有人都沉浸在可以归家的喜悦时

张译饰演的宗大伟想起来牺牲的“战友”

他在灯火阑珊中、在众人的欢笑与掌声中慢慢躺下,哭着和所有人一起鼓掌

遗憾的是因为再也不能和你并肩作战,欣慰的是我并没有辜负你所望,三十二万六千七百一十三步,我真的把他们带回了家。

如果你有关注电影的幕后花絮,就能发现在片场最累的人就是张译

他很少让自己的状态松懈下来

不管干什么都是一路小跑,哪怕休息的时候也是能站着就不坐着

就算是坐着,他也不会舒舒服服地坐进椅子里,而是坐在脏兮兮的土地里

他时刻让自己绷着一根弦,哪怕是镜头照不到的地方,他也强迫让自己和宗大伟保持在同一种精神高压下。

同样让人出动的还有张译的老搭档殷桃

面对爱人牺牲的打击,她始终没有表现出太多崩溃的情绪

直到坐在归国飞机上的那一刻

直到播报中响起“飞机已经进入中国领空”的那一刻

她的眼泪才“敢”流出来

这一刻的殷桃未施粉黛,没有女明星热爱营销的“少女感”,没有吹弹可破的“冷白皮”

有的只是因为长时间暴露在中东的空气和阳光中而变得黑黄粗糙皮肤

有的只是褪不去的黑眼圈和哭到爆起青筋的双眼

可就是这样一个“不完美”的殷桃,让观众看到了一位女演员应该有的风骨和底线

《万里归途》给人的触动与惊喜在于

不光是占据大量镜头与篇幅的主角,就连群众团中的演员

也在尽自己所能的为观众再现一段尽可能真实的故事

不知道有多少人注意到,在长途跋涉后终于看到希望的那一刻

百人群演团中有一位男演员歇斯力竭的向前跑去,他大口大口的喝着救援团递过来的水

紧绷的神经在这一刻终于得以安生,在确认一切都是真实的之后

他虚脱的倒在了地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里归途》让观众明白

我们不是抵触“主旋律”,也并不反感带着枷锁舞蹈的“交作业”

观众真正抵触的是不用心的幕后团队,是应付差事的演员,是不肯花心思讲好故事的编剧

感谢《万里归途》,为观众重现了这段故事。

大家看《万里归途》了吗?印象最深的是电影中的哪些片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