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鲁国一直在春秋战国的叙事体系中不占重要地位,却能产生孔子这样影响深远的思想家。而且这个诸侯国的存在时间很长,一直到战国中期才被攻灭。这些诡异的现象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的?

其实,这主要是鲁国的身份定位、地缘格局一直有缓慢变化。所以在初期难以做大做强,后期又因祸得福的存续很长时间。至于孔子的个人经历,则恰恰是鲁国由盛转衰的一个重要标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鲁国的地位与作用

可以参考有相似职能的晋国 郑国和燕国

首先,鲁国是西周初创阶段就设立的元老级诸侯。从公元前1043年-公元前255年,甚至超过了由殷商贵族后裔建立的宋国。仅次于因过于渺小而容易被淡忘的卫国,以及隐藏在钱塘江南岸的越国分支。即便是后来壮大的战国七雄,也未必敢说自己的运势强于这位老大哥。最终衰亡的原因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赖以立足的生存环境发生剧变,在新格局下显得不合时宜。

在周礼的封建制度下 鲁国的地位高于齐国

鲁国在建立之初,就是周王室安排在山东半岛的重要殖民据点。而且与有着类似功能的齐国不同,鲁王本人源自周公旦之子--鲁公伯禽,地位显然要比外戚姜氏更高。所以,鲁的位置选址其实也比齐国更加紧要,可以同时向南辐射淮河流域、向西辐射中原大地、向北辐射河北地区。其他有着相似地位+设定的诸侯,就是在春秋早期有过霸业郑国,以及负责防御北方开拓地的晋国和燕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地缘优势的角度看 鲁国的处境反而不如齐国

正因如此,鲁国的地位仅仅到春秋中期就非常难以为继。毕竟,当初被赋予的监视任务,逐步随地缘形势的变迁而演变为反向限制。比如与之临近的齐国,不仅能肆无忌惮的兼并整个胶东地区,还可以渡海到辽东发展商业留居地。类似情况也同样在那些地处边疆的诸侯身上发生,包括晋国、燕国、楚国、吴国,以及后来盘踞西北的秦国。哪怕是最不受人待见的宋国,都有过向淮河流域的发展趋势。

孔子的人生经历 就是鲁国国运衰微的真实写照

相比之下,居于中心或内侧位置的诸侯就无此幸运。一旦将立国之初的小块外围被吞噬干净,便会立刻同其他诸侯产生接壤相争。不仅难以实现低成本增涨,还经常会因为一点小小摩擦而面临全面对抗。无论向哪个方位挺进,都会面临相似困境。最早尝试称霸的郑国,就因为中原腹地的尴尬位置而提早收场。在春秋到战国间两度崛起的宋人,同样被抱团限制自己的邻居们给打压。鲁国的位置虽与他们有所不同,遭遇的困局却是如出一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桓兴起是春秋时代非常普遍的下克上现象

既然诸侯国无法成功外扩,那么日益壮大的贵族人群就势必相互内卷。从最初的长幼之乱,到后来愈演愈烈的三桓兴起、祸起孟任与庆父之难,都是统治阶层针对存量资源的血腥争夺。纵使早有曹刿看出“肉食者鄙”,也不乏孔子这类坚持复兴周礼的忠坚猛士,都不能修正因解构问题所引起的必然缺陷。

秦国崛起与楚国东迁 直接促成鲁国的寿终正寝

当然,这种外扩无力、内斗不断的死循环状态,注定了鲁人无法进行任何行之有效的富国强兵改革。因为任何改革本身,都是对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在连余额都没有的地方则根本无从谈起。所以,鲁国在春秋阶段还能靠旧俗延续来维持体面,进入礼坏乐崩的战国乱世就再没可能实现翻身。之所以能免于迅速败亡,主要还是靠齐国与楚国的长期均势,以及西边宋国的吸引火力。等到所有可供遮蔽的缓冲区皆耗尽,自然就无法为楚人的东进求生运动所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