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著名的将领白崇禧,很多人都较为熟悉,但鲜为人知的是,白崇禧的儿子白先勇,作为将门之后,竟然是一位作家,更是台湾的文学代表。

白先勇先后写过很多本文学作品,被誉为是当代中国短篇小说家的奇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除却白先勇的作品,更令世人称奇的是,他与同性爱人携手共同度过了36年的风风雨雨,相伴一生,不仅如此,更是赢得了父亲白崇禧的尊重。

究竟对于儿子的感情,白崇禧是如何看待的?而白先勇和爱人又有着怎样的爱情故事?今天读者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

01 偶然相遇,意外结缘

白先勇出生于1937年,其父亲是大名鼎鼎的高级将领白崇禧,但也正是因为如此,白先勇的童年过得并不安定。

白先勇在老家桂林生活到七岁,虽然短暂,但是桂林在白先勇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代表了他童年的开始。

随着战事的影响,此后,他便跟随父亲辗转多地,先后去到了上海、重庆等地方。

也正是在这年,身体素质本身就较弱的白先勇更是感染上了肺结核。

在这种情况下,白先勇便无法再去到学校读书。为了能够让白先勇继续接受良好的教育,白崇禧为儿子安排了家庭老师,每日都会来到家中授课。

也许是因为脱离了同龄人的队伍,白先勇自小便性格安静,即便是在其他兄弟姐妹欢聚一堂,嬉戏打闹的时候,白先勇也如同一个局外人一般,只是坐在一旁默默地看书。

但白先勇并不是不谙世事,他会在闲暇之余去到附近的街头闲逛,在此期间,白先勇目睹了太多的人们因战争侵扰,而变得流离失所的画面。

这对白先勇也是产生了很深的影响,直到之后白先勇开始习惯用文字表达情感,我们在白先勇的作品中也是能够读到他对稳定生活的向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8年,白先勇跟随父亲离开了生存多年的重庆,去到了香港,并在不久之后又移居到了台湾。

正如白先勇自己所说,在去到台湾之后,白先勇的生活才算是真正地安定了下来,也是在这里,白先勇遇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知己。

1957年,正值高二的白先勇为了备战高考,参加了课外辅导班的培训,一次,在白先勇匆匆忙忙赶去上课的途中,遇见了另外一位和他同样已经迟到了的同学,

这人名叫王国祥。

也正是这次偶然的相遇,让两人从此之后便注意到了彼此,纵使白先勇和王国祥都是男生,但是他们仍然情不自禁地对对方产生了情愫。

值得庆幸的是,他们在知晓自己的性取向与他人不同之后,并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向对方表述了自己的爱意,成为了彼此不可或缺的知己

本就成绩优越的两个人,在有了彼此的陪伴之后,学业更是更上一层楼,直到高考结束,两人都如愿以偿地考取了满意的成绩。

02 相互扶持,不离不弃

虽然此时的白先勇远在台湾,但他一直以来都密切关注着内陆的发展,因此,参与三峡大坝的修建工作便成为了白先勇长久以来的梦想。

于是,在大学报名的时候,白先勇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台湾省立成功大学的水利工程系。

为此,王国祥也陪同白先勇一起去到了台湾省立成功大学学习机电,不仅如此,在同一所大学就读的两人更是在校外租了一间房子居住。

自此之后,白先勇和王国祥便开始了较为自由的大学生活,然而,经过一年的学习,白先勇发觉自己始终放心不下文学。

幼年时期碍于肺结核独处的那段时光,是一本本文学陪伴白先勇度过了无数孤独的时光,更是他的精神启蒙老师。

因此,一年之后,白先勇便放弃了在读的专业,准备重新报考台湾大学的文学系专业。

对于白先勇的决定,其父亲白崇禧始终没有过多干涉,而王国祥更是给予了白先勇很大的支持。

于是,两人在商议之后,便再次一同参加考试,最终白先勇和王国祥都顺利地考入了台湾大学,一个学习文学,一个学习物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学期间,白先勇一直保持着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经常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于是,在此期间,白先勇也是先后创作了不少的小说.

渐渐地,仍旧上大学的白先勇已经在文学界有了一定的名气,与此同时,同样优秀的王国祥在物理界也开始崭露头角。

大学期间,白先勇联合同学一起创办了《现代文学》杂志,前期较为艰难的时刻,为了支持白先勇的文学梦想。

王国祥更是拿出了自己的所有积蓄,帮助白先勇的杂志挺过了难熬的兴办初期,随着《月梦》《毕业》等多篇优秀小说的发表,白先勇的文学事业也是逐渐有了起色,正式开启了自己的文学创作。

然而,命运的玩笑总是突然而至,在王国祥大三的时候,他被诊断出患上了再生不良性贫血这种血液病是几乎难以治疗的疾病,并且极为罕见。

白先勇在听闻之后,很是着急,先后去到了很多医院打听治疗该疾病的方法,但始终无果。

西医要求王国祥不断地进行输血治疗,但终究是治标不治本,王国祥的病情始终得不到好转,整日需要依靠输血来维持生命。

白先勇很不甘心,便托朋友四处打听,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白先勇得知有一种民间疗法有着很好的效果。

于是,白先勇便如法炮制地让王国祥尝试,不料,没过多久,王国祥的状况竟然奇迹般地有了好转。

半年之后,王国祥甚至已经不再需要每日进行输血了,这令两人很是开心,这次事情之后,白先勇和王国祥也是更为珍惜彼此在一起的时间。

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噩耗接踵而至,毕业之后,白先勇的母亲因病离开了人世,母亲的逝世对白先勇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早在白先勇幼年的时候,父亲白崇禧因为工作原因,几乎经常在外奔波,常常见不到面,是母亲一直守护在白先勇身边。

因此,白先勇对母亲有着更多的依赖,母亲去世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白先勇都很是伤心,好在有王国祥的陪伴,白先勇才慢慢走了出来。

03 家人的认可和支持

后来,白先勇和王国祥也是决定要去到美国继续深造,临行之前,许久未见儿子的白崇禧前来送行。

虽然从小到大,白先勇并不像其他的孩子一样活泼开朗,擅长讨白崇禧开心,但是对于这个儿子,白崇禧还是非常肯定的。

尤其此时的白先勇已经在文学上有了一定的成就,虽然白崇禧对此显得有些漠不关心,但是白先勇的所有书籍,白崇禧都读过。

对于白先勇和王国祥的关系,白崇禧虽没有过问,但也都大致清楚,很多年后,白先勇在提到自己父亲的时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表示,父亲是知道自己的性取向的,但是一直以来,白崇禧都没有表示反对,更没有插手两人的感情,表示了尊重。

白崇禧的态度让白先勇内心充满了感激,即便是放在较为开明的现在,能够接受孩子特殊性取向的家长仍然只是占据少数。

更何况是在那个年代,白崇禧还是有着一定社会地位的将领,能够接纳并且尊重儿子的选择,无疑是令人敬佩的。

而让白先勇没有想到的是,临行前与父亲的见面竟然是此生的最后一次见面,1966年白崇禧去世,白先勇在父亲的送行典礼上才再次又见到他,而这次,是白先勇给父亲送行。

白先勇和王国祥在去到美国之后,很快就在那里安顿了下来,白先勇去到了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担任教师,教授中国语文和文学。

王国祥去到了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继续进修,开始了博士后的课程,虽然两人并不在一所学校,但是却一如既往的在校外租了房子,住在一起。

不管多忙,只要有空两人都会抽出时间见面,一起回到家中打扫房子,白先勇和王国祥还在院子里种下了柏树的幼苗,包含了两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冀。

此后,两人在美国也是度过了很幸福的一段时间,在彼此的相互陪伴之下,始终不离不弃,令旁人艳羡。

与此同时,两人在美国也是经历了很多,亲人的离世,身在异乡的孤独和落寞等等,这些也都会成为困扰两人的因素。

但是白先勇和王国祥都很好地克服了过去,在此期间,白先勇在文学上的创作也是达到了顶峰,先后写下了《孽子》等著名小说,成为了知名作家。

04 相伴一生,相守余生

然而,1989年的一天,白先勇回到家后,发现院子中的其中一棵柏树叶子变得焦黄,这让白先勇很是不安。

这份不安一直存在,直到不久之后,王国祥被查出再生不良性贫血疾病复发,来势汹汹的病情,使得之前的中医疗法已经不再奏效。

无奈之下,王国祥只能根据医生的治疗方案,不断地接受治疗,再次依靠每日输血来勉强维持生命。

病情之下,白先勇和王国祥感觉生活一下子回到了大学时期,本打算相伴一生,白头到老的美好愿望,突然间变得十分渺茫。

1992年,在白先勇的陪同下,王国祥度过了自己人生中的最后一个生日,紧接着,在不久之后,王国祥的病情不断加剧。

眼睁睁看着王国祥受尽了病痛的折磨,先前一直请求医生想尽办法一定要治好王国祥的白先勇,在这个时候,却主动对医生说道,要放弃治疗

病痛不仅对王国祥来说是一种折磨,对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白先勇来说同样也是,于是不久之后,王国祥便在病床上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王国祥的离世对白先勇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从高中开始,两人携手走过了36年的风风雨雨,一路扶持。

正如白先勇所说,他们两人之间的情感很是复杂,已经不仅仅是挚友、知己那么简单,他们对彼此来说几乎是一切。

王国祥去世之后,白先勇终究是忍受不了每日睹物思人,最终选择离开了两人在美国的共同居所,回到了台湾。

在此之后,白先勇也是将对王国祥的思念融入到了文字中,写下了《树犹如此》,在该部作品中,白先勇没有正面描写两人的感情。

他一再的讲述院子里的树,周围发生的一些故事,正如他文中所说:“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以此来表达白先勇对王国祥的无尽思念之情。

白先勇更是写道:“如果喜马拉雅山顶上有神医,我也会攀爬上去乞求。”由此可见,在白先勇心中,王国祥高于一切。

然而,两人的感情抵住了岁月流逝,却终究没能抗住病魔的侵袭,最终输光了所有的精力,留下了一身的伤痛。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白先勇和王国祥是幸福的,有多少人终其一生也没有遇见如此契合的伴侣,更是有不少人在生活苦痛面前放弃了彼此。

但是,白先勇和王国祥没有,从始至终,他们都陪伴在彼此身边,从未选择过放弃。

如同张国荣和唐鹤德的感情一般,让我们知道爱情真的可抵岁月漫长。

参考资料

中国台湾网 《台湾作家白先勇》

白先勇 《树犹如此》